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日前,省委常委扩大会上,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了把我省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建设的对策,得到会议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69-69
近年来,我省出台了《福建省文化强省建设纲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并通过政府民间合力互动,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持续运作,打造出一批品牌文化,有力提升了海西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化的效应也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3.
《新湘评论》2007,(2):44-46
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日前,省委常委扩大会上,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了把我省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建设的对策,得到会议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杨翰卿 《学习论坛》2005,21(9):7-10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有明显的优势。近日,我省制定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2005~2020年规划纲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这些文件将对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正确估量中原文化的价值以及我省文化产业的特点,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研究。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对建设文化强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有明显的优势。近日,我省制定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2005~2020年规划纲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这些文件将对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正确估量中原文化的价值以及我省文化产业的特点,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研究。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对建设文化强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田宪臣 《学习论坛》2005,21(9):10-12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有明显的优势。近日,我省制定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2005~2020年规划纲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这些文件将对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正确估量中原文化的价值以及我省文化产业的特点,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研究。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对建设文化强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周文彰 《当代贵州》2011,(30):29-29
政府在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这种责任应当集中在:主导和指导、规划和规范、推动和推广。首先,主导和引导。政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政府要始终走在文化产业的前头,牢牢掌握和用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动权。把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把文化大省变成文化强省,把文化产业变成扶贫攻坚工程、旅游发展工程;运用税收、金融、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调节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竞争的新兴领域和战略重心,其关键就是要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我省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就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支撑,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做好整体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做优环境和平台,加强与京津对接和对外合作,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催生和打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品牌,强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李长春同志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文化强省战略,也要求我们努力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我省地域文化丰富独特,工艺美术技艺精湛,旅游景点引人入胜。我省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便于闽台文化交流贸易和旅游双向对接。不过,如果  相似文献   

10.
今年5至8月,我与省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办公室的同志一道,就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在省内外进行了一系列专题调研活动,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事业的思路更为清晰。我也深深感到,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如大潮汹涌,只要我们励精图治,培育好文化市场,搞活市场主体,促进文化资源与生产要素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我省的文化产业就一定能从精神文明的看点,成为经济建设的亮点,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近几年来,我省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取…  相似文献   

11.
黎明 《党的建设》2012,(2):14-15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我省文化大省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将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怎样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性产业是我省文化大省建设面临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2011年年底,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了全省文化产业大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行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副省长成辉。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孝蓉 《学习论坛》2006,22(3):49-51
在全国一片创建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呼声中,河南省也提出了创建文化强省的目标。河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文化产业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加入WTO使河南文化产业同时面临着机会和挑战,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科学地制定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我省文化部门管辖的文化产业收入27亿、新闻出版达80多亿,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的特征在我省表现得十分突出。为此,在省八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将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作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其核心内容就是“壮大文化产业,丰硕文化精品”。站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审视占据主导地位的精神生产行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它们无疑是新的经济模式的领跑者。近年来,并购重组浪潮席卷全国,我省的媒体也在搏击中渐显峥嵘。前有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奏响了新闻出版行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序曲;后有省广电集团、出版  相似文献   

14.
尹辉 《当代贵州》2011,(30):35-35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也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我省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大省,丰富的原生态文化和生态文化、厚重的红色文化及文化活动成果,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坚实基础。站在旅游角度,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角度,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如何把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旅游的“硬实力”,我们要全力推进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一要强化旅游文化高度融合发展引导。编制高起点、操作性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加大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在家省领导和所有市州委书记、市州长都来了。四川文化领域开这么高规格的会议是没有过的。”省委书记张学忠的慨言为上月初结束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做了一次生动的批注。无庸讳言,这种高规格的会议是四川文化产业的强劲走向和我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决心催  相似文献   

16.
五年来,我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省文化系统全行业实现增加值260亿元,而到了2016年增加值达到了近600亿元.在高速增长的现状中,如何更深层次地认识目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态,更好地把握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017年1月3日,本刊就此独家专访了省文化厅挂职副厅长彭翊.  相似文献   

17.
甘肃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文化资源大省。这些深厚的文化资源,是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从2006年起,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每年都高于同期全省GDP的增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省已经培育并形成了一批在区域甚至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其中,以《读者》为代表  相似文献   

18.
蔡福顺 《当代贵州》2011,(29):36-36
我们必须抢抓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好机遇,将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在“十二五”期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省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福建是文化大省,但还不是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省文化创新人才的数量、结构、管理、使用等还存在不少问题,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湖北省发布了《湖北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召开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湖北省把中央关于试点地区的精神与本省实际相结合,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积极推进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文化体制改革,将为解放和提升湖北文化生产力、建设中西部文化强省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湖北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