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行政化已成为我国大学的痼疾,去行政化是我国大学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在去行政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其突出表现为大学对外部生存环境的依赖,以为只要实现大学自治就达到去行政化的目的,而自治视野下大学去行政化却存在着诸多困境。大学需重塑学术自由理念,落实教授治学,制定大学章程,从而实现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2.
文明 《学习月刊》2010,(7):36-37
我国大学行政化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心理基础和体制根源。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大学行政化的背景、基础和根源.是有效推行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文明 《学习月刊》2010,(9):16-17
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的“行政化”有四点表现:一是管理体制“政校一体、管办合一、权责失衡”:二是大学校长“官员化”;三是政府对大学实施全面的行政化管理;四是大学内部管理行政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行政化是我国的特色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而去行政化是现代大学办学目标的现实性要求,也是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的要求。在我国实行高校去行政化,存在诸多困境,其去行政化的路径是: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正确处理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使高校回归其本来使命。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3,(Z2):270-272
<正>中国大学管理体制长期演绎着行政权力的话语,从而导致了学术权力被行政化、边缘化,学术权力处于行政权力遮蔽状态之中,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发展。这必然使大学丧失自己的发展方向,危及大学的核心价值——学术自由、学术自治。近些年来,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推行教授治理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也使得教授治理重新成为大学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6.
朱清时,63岁,四川成都人,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近日从深圳代市长王荣手里接过聘书,成为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聘期五年。朱清时当选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办大学首先要去官化、去行政化”。朱清时被媒体形容成一条可以冲击饱受诟病多年的大学行政化陋习,让中国整个高校教育受益的“鲶鱼”。  相似文献   

7.
大学“去行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长乐 《学习月刊》2009,(21):31-32
毋庸讳言.大学行政化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而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受聘到新成立的南方科大任校长后.所提出的要在该校管理中“去行政化”的思想.则将我国公立大学中严重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问题.又一次摆在了人们面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思考和热议。  相似文献   

8.
文明 《学习月刊》2010,(13):16-17
我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本质要求和目标定位.不是要去掉“行政管理”本身.而是要实现大学行政管理的转型、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办学的内在驱动因素,在推进学校建设、促进主体发展、引导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高校存在诸如行政化、办学同质化、功利化、人文精神失落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大学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确立和坚守的程度。深化大学章程、办学理念、校训、人才培养目标等载体建设,凝练和弘扬大学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培育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大学,提高办学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和成功转型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经历了规模性的外延发展阶段后,内涵性的文化建设成为发展的主调。就基本态势和发展状况而言,既有成就又有缺憾,既有经验又有教训。总体而言,我国大学文化建设注重突出特色文化,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传承和发展,注重大学形象的提升,在物质、精神、环境、制度文化上同时铺展,同时又显现了精神文化功利化、行为文化低俗化、制度文化行政化、环境文化趋同化、生活文化简单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就是去除社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还其社会组织自治性、志愿性、独立性、非政府性的组织特征。社会组织的"去行政化"改革有其历史和内在缘由,广州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新尝试,包括制定相关法规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解决社会组织主动依附政府体系问题、应对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改革后的生存发展问题等。基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孙发锋 《求实》2016,(4):68-74
当前,国内学界对社会组织行政化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从类型学的角度研究官办社团、半官方社团;从法律的角度探讨社会组织行政化问题;从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角度分析其行政化问题;从政府改革的角度研究社会组织行政化问题;个案研究;特定领域、特定类型社会组织的行政化及其转型发展;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改革的地方探索。这些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也存在结论分歧较大、成果"碎片化"、理论深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去行政化需要找准平衡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林 《学习月刊》2009,(21):33-33
高校行政化问题一直广受批评。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清晰地认识它。但是,我们发现,对高校行政化的表现与弊端,以及去行政化等问题讨论较多,但把高校去行政化和去行政两者混在了一起.以至于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  相似文献   

14.
具有800年悠久历史的英国剑桥大学进入21世纪后发起了一场现代化治理改革,体现了大学学术权力在现代的嬗变。这场改革说明,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虽然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并不绝对排斥,两者的合理定位和协调运行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必要张力。由此审视我国高校的“去行政化”本质,不能简单理解为去掉行政管理,也不是让学术权力替代行政权力,而应该定位于让学术事务回归学术权力决策。  相似文献   

15.
聚焦大学去行政化——高校行政化之弊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丙奇 《学习月刊》2009,(21):27-29
2009年9月10日,经过长达一年的全球校长海选,已退休的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从深圳市长王荣手中接过聘书.开始履任深圳新组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上任伊始,这位素以特立敢言闻名的教育界风云人物,便以“大学要去官化,去行政化”的言论,又一次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一直关注和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问题。他说:大学变得越来越浮躁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来自市场和商业的力量,教育产业化和功利主义造成的影响;一是行政化、官本位的价值,侵蚀着学术本位、学术自由的价值,从两个方面对大  相似文献   

17.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社会进步实际上是人的进步,尤其是人的思想的进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育人,即培养文明的人。因此,大学教育的核心就是树立人文价值,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点尤为突出。然而,由于量化考核的管理机制、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科学至上的实用主义以及办学宗旨的偏失等原因,造成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要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大学就必须去行政化,实行独立和自治;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使失落的人文精神重新回归大学教育怀抱。  相似文献   

18.
搞好社区治理的关键是要克服居委会的行政化,制约地方政府的越权行为。首先,社会组织的力量能够制约地方政府的权力;其次,现有社区体制有缺陷,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与单一的居委会体制有关系;最后,整合社区自治组织体系,限制地方政府的越权行为,逐步克服居委会的行政化。  相似文献   

19.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社会进步实际上是人的进步,尤其是人的思想的进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育人,即培养文明的人。因此,大学教育的核心就是树立人文价值,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点尤为突出。然而,由于量化考核的管理机制、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科学至上的实用主义以及办学宗旨的偏失等原因,造成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要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大学就必须去行政化,实行独立和自治;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使失落的人文精神重新回归大学教育怀抱。  相似文献   

20.
雷振岳 《求贤》2010,(4):51-5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前,称将去官员化、去行政化、实现教授治校。一所大学要想具有学术独立性和专业信仰.那就必须具有不为外力所动.不为外力诱惑的坦荡风度和独立高傲精神。也就是说,应该始终将专业追求、公平精神、公正理念和对制度的坚守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