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是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物价上涨有多方面的因素:国内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近期的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因素,但对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影响较大;近年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也直接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升,房地产等资产价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下半年以来,物价上涨成为经济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受主副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今年以来全国和上海的物价不断走高,6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高达6.4%和5.9%,创近3年来的新高。物价上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让部分低收入群体日益感受到压力。因此,控制物价上涨幅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3.
大亚湾区近期再次提高了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并建立了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与价格上涨联动机制,缓解了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生活带来的压力。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为低保、五保对象发放了4个月临时价格补贴,  相似文献   

4.
蔬菜价格上扬、肉类价格上涨、食用油和奶制品价格更是疯涨…… 春节前夕,天寒地冻,物价上涨直接牵涉到9820万中原人民的利益,也牵动着新一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心。  相似文献   

5.
1995年物价治理工作的启示刘宏宇,余国华,吴起华1994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7%、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24.1%,是改革开放以来甚至是建国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高的一年。正如李鹏总理所指出的:物价上涨幅度过高是我国1994年最突出的问题。概括地...  相似文献   

6.
物价上涨的压力、节能减排的压力、企业经营的压力、维护稳定的压力……如何在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统揽发展全局,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关系到"十二五"开局之成败。本刊特约几位专家从不同角度纵谈应对压力之策,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创造》2011,(8):62-63
政府部门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控制商品价格,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对低收入困难群体实行补贴,弥补城市低收入居民因为物价上涨而增加的支出,使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物价上涨的压力、节能减排的压力、企业经营的压力、维护稳定的压力……如何在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统揽发展全局,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关系到“十二五”开局之成败。本刊特约几位专家从不同角度纵谈应对压力之策,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为了对付幅度过大的物价上涨,我们采取了物价指数目标控制的办法。实践证明,这种办法对于缓和物价上涨,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目前的物价指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物价上涨的短期压力依然偏大。由于导致物价上涨的主因不是货币超发,而是双重价格冲击,因此,通常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对解决我国当前物价增长偏高问题作用不大。我们认为,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及增加农产品的有效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党中央确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总的形势是好的。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都取得了好的效果。宏观调控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主要表现在零售物价总水平涨幅过大。1—7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了百分之二十二点四,粮食、蔬菜、肉类等消费品价格上涨较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高,城市公用事业收费上涨过多等等。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增大的根本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扩大了社会总需求,也  相似文献   

12.
<正>连日来的物价上涨,尤其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已让百姓坐不住了。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稳定物价的16项具体化措施。这次的国16条中,哪些措施对平抑农产品价格有效?哪些措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哪些措施有长远的影响?哪些措施难以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13.
《人大论坛》2008,(10):16-17
物价是一把双刃剑 物价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不能见怪不怪,也不能“谈价色变”,以为中国的物价高得不得了。我们现阶段的物价上涨仍是结构性的,主要体现在食品类、居住类。关于食品类的价格上涨,我认为它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的货币收入。  相似文献   

14.
时事学习     
价格改革以来,市场物价总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上升幅度还比较大。对于市场物价上涨,要作具体分析。其中有些价格上涨是价格改革所必需的,属于正常的和有益的;有些价格上涨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失去平衡所造成的,是改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有些价格上涨是由于对市场管理不力,对少数随意抬高物价、牟取暴利的不法分子打击不力造成的。属于非正常涨价,是有害的。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国家还不可能马上建立一套新的有效的宏观控制机制,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保持平衡。 2.经济体改前由于指令性计划长期占统治地位,价格体制僵化,导致价格结构性扭曲情况严重。价格体系改革,就是要逐步解决这种扭曲现象,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偏低的价格逐步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晋政办发[2014]5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切实减轻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水平的影响,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182号)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辽政办发[2011]3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减轻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的影响,维护群众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据《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局)《关于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431号)精神,省政府决定建立全省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剧烈变迁和性别失衡后果的逐步显现,青年婚姻支付压力急剧增加,主要表现为:婚姻支付数额高,彩礼索取现象明显;婚姻支付畸形增长,青年自身无力承担;婚姻支付的承担主体以男青年及家庭为主,且城乡差异较大。在婚姻支付的巨大压力下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导致婚姻市场中恶性竞争,诱发婚姻致贫和未来养老困境,促成姻亲关系与代际关系变化。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传统观念制约、物价上涨和消费水平提高、从众攀比以及婚姻挤压等多重因素是青年婚姻支付压力剧增的原因。因此,为了缓解婚姻支付压力不能仅靠婚姻支付观念的重塑,还需要从婚姻理性视角下拒绝婚姻攀比,发挥多方合力平衡婚姻市场中的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11,(20):15-16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精神,保障低收入居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相应降低,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临时补贴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以下简称联动机制)。联动机制自201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预防压疮的对策 对压疮采取预防对策还要从压疮产生的主要因素谈起,褥疮的发生=压力的强度×时间的持续性.从压力的强度看,一般的毛细血管最多只能承受32mmHg以内的强度;从时间的持续性看,一般承压持续超过两小时就会出现危险.因此预防褥疮的对策,一是减小压力强度,二是缩短压力压迫皮肤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大》2011,(9):27-27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别胜学说,在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大背景下,既要避免“谷贼伤农”,又要避免“谷贵伤民”,建议设立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基金,把粮价调控在一个适度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