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谦 《传承》2009,(23):4-6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并在邓小平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与解决香港问题一样,解决澳门问题一开始也是在邓小平亲自领导下进行的。在解决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倾注了  相似文献   

2.
杨凡  杨志功 《传承》2008,(8):44-45
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观点确立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基本思想;"红与专的统一"是邓小平反复阐明的人才辩证法思想;知识分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观点确立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基本思想;"红与专的统一"是邓小平反复阐明的人才辩证法思想;知识分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深化邓小平"三农"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深化邓小平"三农"思想研究具有时代的紧迫性.本文简要分析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现实意义、当前"三农"问题的研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深化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人熟知的风采集中体现在他的大魄力、大胆识、大智慧上。其实,邓小平除了具备"举重若轻"的恢宏气度外,也拥有"举轻若重"的细致工夫。"精雕细刻",就是邓小平成功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也是成就邓小平治国理政"大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曾说,"中国的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统一就是要使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作为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贡献了毕生心力。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要为中华民族共同作出贡献旧中国"国破山河在"的历史面貌,刻骨铭心,自始至终都缭绕在邓小平脑海里。人到晚年的邓小平,每每谈论这段历史都有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1983年4月30日,邓小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分配的问题大得很"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富了起来,但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和收入差距过度拉大也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深刻分析、正确认识和有效处理贫富和谐的任务十分艰巨。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毛泽东和邓小平晚年都十分关注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8.
史海一勺     
《乡音》2012,(5):48-48
邓小平怎样精妙回答提问邓小平说话,向来简洁精辟,善于抓住问题核心,一语中的。邓榕曾问父亲:"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回答了三个字:"跟着走。"在评价刘邓大军的辉煌战史时,他也只用了两个字——"合格"。"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江西,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  相似文献   

9.
夏明星  华灵强 《传承》2009,(7):17-19
由于卡特出生于1924年10月1日,生日恰好同中国的国庆节在同一天。每次会见时,邓小平总要说:"你的生日是你与中国人民友谊的特殊情结。"对于邓小平的外交风采,卡特也深为折服,他在邓小平逝世后接受采访时如是说:"我深感荣幸的是,在我担任美国总统期间,邓小平与我实现了中美建交。"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构想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实情和港澳台的历史现实情况,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同时也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国际形势要求,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
1月23日至25日,中国法学会在京举行"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研讨会",会议围绕"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精髓和基本内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对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指导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在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一)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  相似文献   

12.
谢双明 《传承》2009,(4):42-44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改革应该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即应该从农村改革开始。在改革以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左"的政策,我国的农民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生活与生产极为困难。邓小平立足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立足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现实条件,从占人口80%的农民的视角,获得了对当代中国农民和农民问题的最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李琦 《党建研究》2012,(1):62-63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人熟知的风采集中体现在他的大魄力、大胆识、大智慧上。但其实,大凡高明的领导者,都不仅拥有超群的胆略和决策能力,也同样要善于全面、周密、细致地做具体工作。邓小平除了具备"举重若轻"的恢宏气度外,也拥有"举轻若重"的细致功夫。"精雕细刻",就是邓小平成功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敢说"不行",爱说"不行",是邓小平工作中的一大特点。翻开他的著作,"不行"一词用得非常多。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共有60篇文稿,其中36篇文稿100多处用了"不行"。"不行"二字看似简单,却不是轻易能说出口的。它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语言风格,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一种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仔细品味邓小平说的"不行",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改革应该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即应该从农村改革开始.在改革以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左"的政策,我国的农民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生活与生产极为困难.邓小平立足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立足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现实条件,从占人口80%的农民的视角,获得了对当代中国农民和农民问题的最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制度性腐败”与“制度反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制度性腐败"这一概念,有点"敏感",甚至有点"犯忌"。不过,只要你认真研究邓小平理论,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常识性问题"。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1988年的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建国三十九年,头八年好,后十年也好,当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扰,情况不大好。"为什么出现邓小平所说的好与"不大好"的差别?首先是思想路线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关于"真正的民族平等"的论述,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关键是加快发展步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孙代尧先生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总第89期撰文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之创新与可创新是治国理政的新课题。他说,从1978年11月邓小平在同缅甸总统吴奈温的谈话中首次表述以"一国两制"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到1982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直到1990年9月邓小平最后一次发表关于国家统一问题的讲话,"一国两制"在邓小平时代从最初的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是一门科学。这个科学命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以为,最早明确地提出"邓小平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是1990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邓小平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邓小平论统一战线》已出版发行。特别是最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有着重大指导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