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有偿不闻"悄然升温,成为继有偿新闻之后媒介腐败的一种表现形式.相比有偿新闻的危害,它更严重地损害了公民的知情权,违背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在杜绝"有偿不闻"现象的过程中,加强新闻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举措.同时,必须大力提倡各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自律,把新闻行业的自律和他律紧密地结合起来,法律和道德双管齐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瑚 《探索与争鸣》2003,(11):21-22
今年9月15日、26日,新华社连续两次发布消息,揭露了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11名记者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过程中受贿的详情。这一事件,虽以有偿不闻为其表现形式,即记者受贿后将真相隐而不闻,但本质上仍是一种权钱交易行为,属于有偿新闻的范畴,是有偿新闻的一个新变种。这一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以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有偿新闻之风至今未衰,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反省的问  相似文献   

3.
中国记协举行加强行业自律座谈会,强调新闻单位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建设,把加强行业自律、禁止有偿新闻作为新闻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抓紧抓好,常抓不懈。近年来,新闻界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有偿新闻正在变换手法,以新的方式和面貌出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声誉,破坏了新闻工作者的整体形象,妨碍了党的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贺琛 《湖湘论坛》2014,(3):120-124
当今社会,大众处于一个"我被传播故我在"的媒介化生存时代,人们在日益依赖传媒的时候,又常常为传媒频频出现的道德责任失范现象而恼火。传播责任失范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新闻侵权和越权、漠视和利用弱势群体。传播责任失范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传媒组织、新闻传播者个体和受众共同努力,积极寻求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5.
所谓“员工自律工作法”是员工在工作守则的指导下,对一天的工作和行为进行自我安排、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一种工作方法,让员工每天无论身在何处都受到道德的约束,循序渐进地由他律变成自律。一、实施“员工自律工作法”的基本做法(一)塑造职业良心———夯实员工自律的基础层面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而职业良心是职业道德内化的基础,是职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塑造健康的职业良心就是逐步培养从业者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厅(局)、新闻出版局、记协,中央各主要新闻单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严格禁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无理索取高额报酬。"为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维护新闻工作的信誉和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树立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的行业新风,根据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有关规定,结合新的形势,重申并制定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7.
赖名殷 《重庆行政》2013,14(3):85-86
一、有偿新闻现象概述有偿新闻现象在这里表述为"红包新闻"现象,指记者采访写作中,接受被采访单位的各种好处(多是封在红包里赠送),因之在撰稿时为之隐恶扬善。在新闻界,这种现象已延续多年,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网民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虚假新闻和信息的泛滥。为建立新闻传播的权威性,建议建立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新闻行业自律和监督机制;加强公民的社会道德和新闻素养教育与宣传等。  相似文献   

9.
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幸福而自觉地内化并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所形成的内在约束。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从对人应该怎样存在、应该怎样塑造自己才能成为好人这个自我认识最核心问题的深思,结合对外在社会客观要求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自身,充分发挥主体性,而对自身的约束。道德自律的形成应主要解决两个大问题:道德主体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实现道德自律应解决好四个统一:道德自省与道德评价相统一;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统一;“德治”与“法治”相统一;自律与他律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詹春华 《湖湘论坛》2006,19(6):84-86
新闻从业者“内化”的职业道德标准与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待、主观愿望,以及上层意识形态要求的外部行为准则之间存在差异,分析“不同视角下的新闻道德评价”,力图扩大媒体从业人员与外界在新闻伦理标准上的共识,有利于促使新闻从业者在实践活动中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的综合平衡,特别是在关系到大众根本利益方面达到一致。同时,通过探讨新闻伦理的合理规范,也有利于提高新闻的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自律是道德的基本原则。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幸福而自觉地内化并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所形成的内在约束。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自己为自己设置必然性。只有当在道德中构成人的主体性的种种人类本质特征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时,道德对于人来说才是一种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方式,才是人掌握世界的方式。道德自律包括:获取道德认知;内化道德规范;培养道德情感;践行道德规范;进行道德反省;养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2.
刘志军落马前一天还在会上信誓旦旦,"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要管住自己"。话音刚落,自己就从铁道部长的宝座上轰然倒下。为什么口口声声强调自律,强调"管住自己"的刘志军最终却没能自律,没有"管住自己"?他怎么就不"管住自己"?大家都知道,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一点,是人有自控力、自律力,能够"管住自己"。人与人的差别以及一个官员的成败,很多时候都体现在和取决于自律力的有无和大小。有道德戒律和法纪敬畏的  相似文献   

13.
网络道德失范是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心理畸形发展的具体反映,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折射出了青少年内心的诸多问题,极具危害性。弱化的"自律道德"和难以形成的"他律道德"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根本原因。面对新的挑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寻求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孟桢 《求索》2013,(10):208-210
引咎辞职制度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干部自律制度。公务员引咎辞职的目的,主要是从行政伦理的角度。希望通过加强政府官员的自律,推动其主动积极地承担和履行行政伦理责任,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执行的关键主要是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因此,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常常会遭遇“引咎不辞”和“有咎难辞”的困境。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现行的《公务员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引咎辞职制度,真正实现道德自律和制度他律的相互规范作用,推动民主政治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冯丰收 《人民论坛》2010,(6):208-209
在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循环转化中,无论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还是个体道德"外化"为社会道德,都离不开个体道德自律这个必要环节。个体道德是个体对社会道德内化的结果,表现出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自律性。  相似文献   

16.
道德自律是精神文明的最高实现形式。道德自律即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生活规律的认识和对道德规范的认同,自己为自己立法,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自觉地指导和约束自己。道德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种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循环转化中,无论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还是个体道德"外化"为社会道德,都离不开个体道德自律这个必要环节。个体道德是个体对社会道德内化的结果,表现出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自律性。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腐败已危及了执政党的存亡和国家建设的健康发展。党中央、江总书记一再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反腐救,把反腐倡廉做为一件大事抓出成效。前不久,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布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这一深得人心的纠风决定将随着各家新闻单位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出台而得到落实。笔者认为,新闻系统的“有偿新闻”要坚决取缔,而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各  相似文献   

19.
环境道德培育机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既是个人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环境道德的培育机制主要在于内化,体现为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外部道德调控,另一方面要培养个体道德的接受机制和加强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0.
如果按人们自觉的程度来划分 ,道德与法律可以分为道德自律———道德他律———法律他律由高到低三个层次。从人们遵守规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来看 ,道德自律是最高境界 ,道德他律和法律他律都必须转换为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才能发挥最大功能 ,三个层次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三种实现形式。道德自律、道德他律、法律他律三种形式整合的实现是衡量精神文明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