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1~2月,郑州市一养鹿场发生鹿的流产与死亡多起。初疑为布氏杆菌病,但经对死鹿心、肺、肝、脾、睾丸、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切片检查,未见布病的特征性变化,仅在心肌中发现紫染色团,后进行寄生虫学检查,将死鹿心脏沿心室壁纵切和横切,各取37片厚5微米的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纵、斜、横各切面(分别依肌纤维长度为20微米以上、3.5~20微米、3.5微米以下),发现有大量  相似文献   

2.
肉孢子虫病(Sarcoystosis)是肉孢子虫(Sarcocystis)所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人畜共患原虫病。早在1961年,加拿大安大略地方爆发了达尔梅尼病(Dalmeny Disease)。 Corner等作了报道,17头母牛有10头流产,25头感染牛死亡5头,12头在濒死前被扑杀,死亡率为68%。临床症状为:过度流涎,肌肉颤抖,采食量下降,体重减轻,尾尖脱毛,PCV下降,母畜流产。剖检16头牛,其中11头牛的许多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内有裂殖体,现  相似文献   

3.
从牛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分类、内生发育史、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防治等几方面阐述了牛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前人对牛隐孢子虫3个有效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及有效防制该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隐孢子虫是一种类球虫的原虫,本世纪初由Tyzzer(1907)首先在小鼠胃腺内发现并定名。此后发现隐孢子虫可感染多种脊椎动物,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之一。Panciera等(1971)首次报道了犊牛隐孢子虫病。嗣后,Meuten等(1974)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Pohlenz等(1978)应用病牛肠粘膜刮取物饲喂健康犊牛感染成功;Tzipori等(1980)使用患隐孢子虫病犊牛的粪便饲喂健康犊牛发生感染;Lanksverk等(1984)在挪威调查9个牧场,发现其中6个受到隐孢子虫侵袭;Vitovec(1984)研究隐孢子虫在牛肠道中的寄生部位。隐孢子虫是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之一,对养牛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动物新孢子虫病张常印(南京动植物检疫局210009)新孢子虫是最近发现的家畜和伴侣动物的一种原虫样的寄生虫,感染的宿主谱很广,目前仅知胎盘是传播途径,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新孢子虫病的报道。由于犬和牛新孢子虫病在公共卫生和畜牧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已引起各...  相似文献   

6.
自1965年以来,在内蒙古哲盟地区不断发生牛贝诺孢子虫病。患牛主要表现皮肤肥厚、皱裂,被毛脱落,重者导致死亡。当地群众称为厚皮病或象皮病,蒙语葫芦精[译音]。本病不但导致病牛皮张废弃,肉质低劣,而且可造成母牛流产和乳产品下降,公牛可发生睾丸炎,以致引起终生不育。  相似文献   

7.
自1907年Tyzzer发现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nm)以来,近70年内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认为它没有病原性。近年来,有关隐孢子虫病的研究日趋增多,证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等近20种动物和人均可受侵袭,成为多种动物肠炎和腹泻的重要病原。 鸡隐孢子虫病,Tyzzer(1929)首次发现于美国。其后有日本(1975)、中国台湾(1984)、广东(1988)发生本病的疫情报道。本文就雏鸡在自条件下发生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
犊牛隐孢子虫病首次报道于美国(Panciera等,1971)。其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丹麦、比利时、法国、德国、罗马尼亚、捷克、苏联和日本等国发现。我国黑龙江、兰州、北京和西安地区也有发生。为了掌握该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规律,为进一步作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87年2月开始,在病原学诊断的同时,对西安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该病在西安地区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诸如传染来源,易感动物,传播途径,影响传播的因素和条件,疫区的范围,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carini)是艾滋病(AIDS)患者常见的、最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也是对肿瘤进行化疗和器官移植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最易感染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死率很高。该虫除寄生于人体外,亦可寄生于多种动物,为一种人兽...  相似文献   

10.
肉孢子虫病是由无丝孢子虫亚纲(Acnidosporidia)肉孢子虫目(Sarcosporiclia)肉孢子虫属(Sarcocystis)的各种孢子虫寄生在动物体内所引起的原虫病。肉孢子虫除寄生于牛、马、羊、猪、骆驼、鹿、犬、猫及爬行动物外,人类、鸟类、鱼类及鼠类也是寄生对象。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食品卫生,我们于1983年9~11月结合屠宰加工,采用以肉样压片镜检为主,辅以肉眼观察,对青海省黄南州的300多只绵羊和山羊进行了肉孢子虫的检查和虫体形态结构观察。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在广东省3个猪场进行调查,发现其中2个猪场的猪有不同程度的隐孢子虫感染。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我们调查的3个猪场饲养的猪的品种分别有长白、约克、上白杂、杜上杂、杜斯上杂、斯长杂等。调查对象包括母猪、育肥猪和仔猪。调查时在各猪舍随机采集猪粪,将几处猪粪混合成一个粪样,用糖液漂浮法集卵制片,置高倍镜下观察,发现隐孢子虫卵囊者判为阳性。并以两只粪检阳性的小猪活宰,除作肉眼观察外,采气管、肺脏、肝脏、心脏、脾脏、十二指肠、盲肠、直肠、胰腺、肾脏、主动脉、眼结膜、大脑及小脑等器官作组织切片,H·E染色和镜检。  相似文献   

12.
从超免疫初乳、超免疫血清、超免疫卵黄和单克隆抗体几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隐孢子虫病抗体治疗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预防隐孢子虫病疫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防治该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住肉孢子虫是一类具有严格二宿主特性的原生动物。它们在草食性中间宿主和肉食性终末宿主动物间交替寄生,构成生长发育循环圈。这类原虫种类繁多,仅Levrne(1986)综合报道的就有122种之多,各有其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马的住肉孢子虫分布十分广泛,但有关马住肉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四川省永川县、泸县、荣昌县的6群2月龄左右的鸭群中发现有4群感染隐孢子虫。用所收集的鸭隐孢子虫卵囊进行人工经口感染7只1月龄雏鸭,感染后第8~9天开始从粪便中排出大量卵囊,持续排卵囊期约为12天。感染后13天开始,分期扑杀动物,取其气管、各段肠道、法氏囊进行组织学检查,发现法氏囊有大量隐孢子虫寄生。引起法氏囊粘膜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萎缩及上皮细胞脱落;电镜扫描观察发现法氏囊粘膜上皮细胞膜下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形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突起,引起上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初步证明鸭隐孢子虫对麻鸭有一定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调查我国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应用新孢子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分别检测了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份乳牛、10份肉牛和40份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乳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为17.2%,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2.3%,没有检测到既有新孢子虫抗体又有弓形虫抗体的乳牛血清。各牛场所检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34.4%之间。在水牛和肉牛血清中未检测到新孢子虫抗体和弓形虫抗体。流产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0.2%,未流产乳牛为16.1%,其中血清抗体阳性乳牛主要在妊娠中晚期流产。各个年龄段乳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妊娠胎次的乳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确认新孢子虫病在国内大部分牛场存在。  相似文献   

16.
隐孢子虫是一种球虫类原虫,于本世纪初由Tyzzer首先在小鼠中发现并予以描述。此后已发现隐孢子虫可感染多种脊椎动物。1976年以来又报道了经肠道活组织检验诊断的若干人体病例。近年来,隐孢子虫病作为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爱滋病)的常见并发症而引起重视。 (一)病原学 1.分类: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隶属于顶端复合体亚门、孢子钢、球虫亚纲、真球虫目、艾美耳亚目、隐孢子虫科。其主要分类特征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住肉孢子虫病是一种两宿主寄生性原虫病,对人畜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绵羊住肉孢子虫病的病原至少有6种,即巨肉孢子虫〔Sar-cocystis gigantea(Syn.Sarcocystis ovi-felis)〕、羊犬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ovi-canis(Syn.Sarcocystis tenella)〕、水母形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medusiformis)、白羊犬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arieticanis(Syn.Sarcocystis tenella)〕、微小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microps)和囊状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cystiformis)。现将各虫种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命名时间、种名的演  相似文献   

18.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o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人和其他动物的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病。隐孢子虫是Tyzzer 1907年在小鼠胃腺的组织切片中首先发现,并将其命名为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Tyzzer(1912)还描述了小鼠小肠中的C.parvum,后来他还记述了兔小肠中和雏鸡盲肠中的类似虫体。Triffit(1925)  相似文献   

19.
牛新孢子虫病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一种快捷、灵敏的牛新孢子虫病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新孢子虫NcSAG1基因(AF132217)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特异引物,建立了检测牛新孢子虫病的LAMP技术,并优化了LAMP的各反应条件,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LAMP方法扩增牛新孢子虫的电泳产物呈特征性梯状条带,显色反应呈现绿色荧光,酶切鉴定出现目的条带,LAMP方法检测的敏感性为5×10~5 copies/μL;特异性试验显示,新孢子虫检测管显色后呈阳性,而瑟氏泰勒虫、弓形虫和附红细胞体等对照组均呈阴性.表明,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适合于牛新孢子虫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西安地区流行的奶牛腹泻,进行了病原学调查。从死牛和病牛肠内容物分离卵囊,作光镜、电镜及不同染色标本镜检。用牛体分离的虫株接种雏鸡、雏鸽、小鼠、犊牛等实验动物进行生物学传递试验。对自然死亡牛和实验动物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在病牛粪便中查到大量圆形和椭圆形隐孢子虫,大小为2.5~6.0μm或3.5~6.0×2.5~4.5μm,其感染率:犊牛为75.40%,青年牛为6.25%,成年牛为29.36%;发病率分别为50.80%、0%和27.52%。球虫(E.bovis、E.brasiliensis、E.cylindrica)感染率:犊牛为7.34%、青年牛0%、成年牛2.13%。参与生物学试验的动物均发生感染,雏鸡和犊牛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小鼠和雏鸽呈隐性感染。病理学变化、实验动物与自然病例一致,均以肠道为主,其他脏器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