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也有不足。本文指出对幽默言语的成功解读不仅有赖于关联和推理,同时也有赖于概念整合和新显结构。关联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在对幽默言语的解读中具有互补性,两者结合起来对幽默言语的交际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入手,阐述了言语行为尤其是言外行为对语用翻译的启示,分析了如何利用语用等效原则译出言外之意,并提出了四种语用翻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的分析理论对影片《憨豆先生的假期》中的幽默进行分析,不仅仅分析影片中的言语幽默,还分析伴随着言语的手势,动作,神态,图像等非语言因素所产生的幽默。语言模态与非语言模态的使用在影片的幽默生成中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非语言模态信息可以促进语言模态信息的理解,强化、补充、调节、协同,达到更加充分或者尽量充分表达意义,使得幽默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的分析理论对影片《憨豆先生的假期》中的幽默进行分析,不仅仅分析影片中的言语幽默,还分析伴随着言语的手势,动作,神态,图像等非语言因素所产生的幽默。语言模态与非语言模态的使用在影片的幽默生成中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非语言模态信息可以促进语言模态信息的理解,强化、补充、调节、协同,达到更加充分或者尽量充分表达意义,使得幽默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言语行为场景”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框架内阐述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性质。指出动作及其涉及的对象均具有喻指能力;对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解释既要考虑认知因素,同时也应将必要的语用参数纳入其中,从而在动态、静态兼顾,语用、认知相互关照中深化言语行为转喻研究。  相似文献   

6.
歉语是英汉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言语行为,在中西文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国家的语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歉语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定义。英汉歉语的语用策略也有所不同。英语或者其他的非本族语学习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语用需要和语用目的来准确地选择歉语策略,从而在言语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做到礼貌得体的交际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讯问、询问、辩论等侦查言语交际中,为了解决自然语言的不完善性导致的语言单位意义的不明确等问题,必须首先考察预设因素。侦查语言交际中的预设是一个语用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语义问题。根据语用预设的最初含义,侦查言语交际中的预设是人们在侦查交际过程中,双方共同相信或接受的认识、知识或者信息,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侦查言语交际中的预设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在侦查言语交际中运用预设时需要遵循一些恰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爱情公寓》是一部都市情景喜剧,其中台词犀利而不失幽默,将吐槽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受到了时下年轻人的追捧。运用语用预设理论对剧中的部分经典台词进行分析,有助于加强对语用预设特征及其作用的理解,熟悉语用预设特征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9.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常常因为缺乏对对方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而不能对言语行为作出恰当的反应,产生语用失误,造成交际失败。英语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语用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0.
朱轶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97-198,200
Verschueren(1999)提出的元语用意识普遍深入言语交际,交际中的语用含糊也受到特定元语用意识的指引。本文拟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语用含糊的元语用意识进行新的诠释,旨在探讨语用含糊元语用意识的各种动机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11.
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具有魅力。中文幽默语出现时间早,历史悠久,但是系统研究起步较晚;英文幽默语理论研究起步较早。中文幽默与英文幽默在致笑机制以及取笑对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英幽默语融合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括论述了语用学的由来、内容、和语用学的主要理论,即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 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融入语用学知识,以此加深学生的语用意识,避免语用错误的出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女性言语交际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交际,男女有别.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女性在言语交际中常用的语用策略主要有礼貌策略、模糊策略、"谎言"策略、经济策略以及话题转换策略等.  相似文献   

14.
刻意曲解和误解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刻意曲解是语言使用者的一种语用策略,在网络笑话中被广泛运用形成语言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侦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侦查活动的延续,讯问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过程,以问答对话为主要方式。讯问言语交流的实质就是所谓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主张,人的言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当人们说出一串话语时,他就在完成一种行为,即所谓的"所说就所做"。为了便于讯问言语交流的顺利进行,成功实现讯问的目的,言语交流双方必须遵循所谓的合作原则。对于问题及其回答中的隐含、预设等会话含义,必须借助于语用推理来完成。  相似文献   

16.
语用原则是建立在对语境化的特殊话语进行推理的、适应于最一般意义上的正常人的、具有普遍认知价值的参照规范。然而,在基本的语周原则的基础上,不可能排除其它原则在不同的特定范围、特定语境中所起的作用。在现实环境中,每个人不可能仅是单纯的言语者,而是一个兼有多种社会角色和文化身份的人,因此,语用原则受到社会情境、特定文化的影响。本文将具体探讨语用原则与特定文化结合所产生的文化语用原则的基本意义、根源、应用特性及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本质上体现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是技巧性含意运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最重要的语用特征是间接性,着重体现为替代手法和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英语委婉语在实现其语用效果的过程中,明显违反了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这一重要语用原则。与合作原则相比,另一语用原则即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当两项原则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为了遵循后者而故意违反前者。英语委婉语遵守了礼貌原则,从而实现其特定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幽默是人的个性、兴趣、能力、意志的一种综合体现。人们都喜欢幽默,喜欢与那些满身焕发出幽默光彩的人交往。幽默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性的闪光点。谁都向往拥有幽默,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发出光辉。本文仅就幽默与社交、语言幽默特点与技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交际中的语用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语用预设是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同时是会话含义产生的重要因素。交际过程中正是由于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奠定了语用预设交际价值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语用预设的特点,避免消极的会话含义的产生以及交际中的尴尬局面,保证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传统相声艺术作为民间文化中笑的艺术,其快乐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幸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相声进行渗透、提升的结果。面对新生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构成解放后"舞台"新相声的基本艺术冲动,"家-国想象"是舞台时代相声艺术实现成功认同的核心机制。进入上世纪90年代,相声在"回归剧场"中开始重建多元认同。当前,电视情景喜剧不仅实现了相声在消费时代的"日常认同再生产",更重要的是为相声艺术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驱动性的媒介经济新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