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毒案件中的尿吗啡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杭 《刑事技术》2004,(3):10-11
目的 研究吸毒人员停止使用毒品海洛因后 ,尿吗啡含量自然递减的一般规律。方法 对确证的 1 82名吸毒 (海洛因 )人员在停止使用毒品后连续 9天采集尿样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尿吗啡含量。结果  1 82名吸毒 (海洛因 )人员在停止吸毒后第 8天 ,尿吗啡平均含量降至 30ng/ml。 结论 在办案中 ,吸毒 (海洛因 )人员的尿样检测 ,建议最好在末次使用海洛因 8天之内  相似文献   

2.
<正> 吸毒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丑陋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毒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由“追龙”、与香烟同吸、静脉注射吸毒,发展到动脉穿刺吸毒。本文作者连续发现6例因动脉穿刺吸毒造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后破裂出血死亡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 案例资料 案例1 方某,女,28岁。2001年5月23日被人发现死在家中。尸检见死者左侧腹股沟有一边缘不  相似文献   

3.
案情:2005年8月12日晚,吸毒人员李某电话请求犯罪嫌疑人蒋某帮忙代买200元的海洛因,蒋某答应后在贩毒人员陈某手中购买了200元的海洛因。由于毒瘾发作,蒋某回到家中分出约50元的海洛因自己吸食后将剩余的海洛因交给吸毒人员李某,李某付了200元现金给蒋某。  相似文献   

4.
刘瑟荣 《特区法坛》2002,(71):44-44
2001年6月12目晚10点30分左右,被告人陈某在其家中以人民币伍拾元一小包的海洛因卖给吸毒人员柯某时,被当场抓获,缴获海洛因六小包,毒资人民币伍拾元,并发现吸毒人员林某在被告人陈某家中吸食毒品,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陈某犯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  相似文献   

5.
15例海洛因毒瘾死者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毒品泛滥及其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为探讨毒瘤者机体组织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和致死原因。1989年12月至1992年3月间,我们对15例毒病者的死亡尸体进行了解剖,观察了毒瘤者机体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并就其发生机理和致死原因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5例毒瘤死者,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在18~37岁之间,其中18~28岁的14例。除2例外,其余均为无业人员。吸毒时间最长的4年,最短的半年,吸毒途径有静脉注射IO例,吸入兼静脉注射5例,除4例死亡发生于用其它药物所诱发外,11例在排除其它死因后确定为由海洛因直接…  相似文献   

6.
在宁波戒毒研究中心提供的至少已有一年以上不再复吸的名单中,有一个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W。在我国的吸毒群体中,大学生还是不多见的,这自然引起我们的关注。W住院病历显示:W,男性,1975年出生,中原某市人,吸海洛因半年,肌肉注射半年,静脉注射1年余;吸毒量:每日0.1克,分2次;既往戒毒史:公安局办的戒毒所戒毒1次,在私人诊所戒毒3次,每次停吸1—2个月,但心瘾太重,又复吸。入院日期:1997年12月5日;出院日期:1997年12月12日。  相似文献   

7.
1案例资料某男,25岁,有海洛因间断吸毒史数年,某日傍晚到朋友家中参与聚会,次日凌晨零时许被发现注射"海洛因"后昏迷不醒,遂将其送至当地医院进行抢救。根据病历记录:静注海洛因后出现昏迷、口吐粉红色泡沫状痰及大小便失禁入院治疗,查体:R9次/min,Bp 60/40 mmHg,昏迷状态,全身皮肤发绀青紫,双瞳孔呈针尖样大小,  相似文献   

8.
江苏贩卖、运输毒品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毒品种类以海洛因为主江苏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25515名,绝大多数都是吸食海洛因。对2000年全省查获的6568名吸毒人员调查分析,吸食海洛因的占96.7%。吸毒人员90%以上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等市。贩卖、运输毒品案件也主要发生在这5个城市。近两年受国际和国内毒品违法犯罪形势变化的影响,江苏的毒品种类也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黄某,女,47岁,自2001年始开始吸食海洛因,吸毒方式为静脉注射。2015年某日晚因涉嫌盗窃被刑事拘留到看守所,被抓获时身体消瘦。羁押次日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躁动不安、流泪等症状,考虑为毒品戒断反应。病程中呕吐频繁,呕吐物为糊状液体,每次200~300g,进食量少,于第3日凌晨出现呼吸心跳微弱,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0.
刘晓梅 《法治研究》2011,(12):70-76
基于对T市970名青少年吸毒人员的问卷调查和43例个案访谈,从人口特征、行为模式、社会身份与关系网络等方面对青少年滥用新型毒品和吸食海洛因状况进行比较研究。调查显示,两类吸毒人员构成在总体上呈现出男性多、未婚者多、社会闲散人员多等"三多"特点。与滥用新型毒品的青少年相比,海洛因吸食者的年龄结构偏大,受教育水平较低;吸食者的成瘾性较高;其朋友圈子较小,人际关系网络相对脆弱。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因注射海洛因过量引起中毒死亡的案例时有报道,但直接吞服海洛因自杀死亡的案例报道较少,笔者对1例在列车上涉嫌盗窃旅客财物的犯罪嫌疑人突然吞服海洛因自杀死亡的尸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剖,观察中毒死亡者的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并探讨中毒死亡的原因。1案例资料1.1案情某男,年龄、身份及吸毒史不明。2004年8月28日晚,因涉嫌在旅客列车上盗窃被讯问时,乘人不备突然把随身携带的白色粉末状物吞服,发现后迅速抠出口中异物,刺激咽喉催吐,但吞服异物1h后犯罪嫌疑人出现神志不清,急送医院抢救。入院检查:T36℃、P 140次/min、R8次/min、BP…  相似文献   

12.
安徽毒情概况、规律特点及发展趋势安徽毒品问题,开始主要是私种罂粟,80年代,还只是极个别地区出现制贩吸食鸦片,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贩吸海洛因及苯丙胺类的新型毒品问题,到了90年代末,毒品犯罪呈现快速发展势态,目前全省涉毒县(市区)占总数的90.7%。涉毒乡镇、街道占39%。近年来涉毒活动的规律特点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吸毒人群扩大,一些地区已形成了毒品的消费市场,吸毒主体主要是低文化的无业青年,吸毒方式由烫吸发展到静脉注射,吸毒的盲目性、危害性增大 1997年安徽在册吸毒人数仅为1497人,而到了2001年则猛增到5847人。调查5822名吸毒人员发现,40岁以下占96.2%,其中18岁以下97人,最小的14岁;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2002年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到100万,全国2863个县(市、区)中有2148个存在毒品问题,一些地区甚至呈泛滥趋势。河北1997年全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为1700人,到2002年发展到7978人,6年增长了近5倍。2002年河北省共破获各类涉毒案件1059起,缴获毒品海洛因300千克。然而我们目前打击毒品案件的力度与毒品案件上升的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标准品国内缺乏,如何制备亦未见文献资料报导。近几年,我省一些地区海洛因走私贩毒案件较多,吸毒情况也有蔓延之势。为了解决司法毒检鉴定中对海洛因标样的急需,我们和云南大学实验中心共同进行了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提纯的海洛因标准品的含量为87.3%,略超过联和国提供的标样(87.2%)。  相似文献   

15.
吸食海洛因慢性中毒致较死的案例报告不多,现介绍一例,并作法医病理学分析。1案例某男,20岁,某日在撬门行窃时,被群众扭送至公安机关。在审讯室,双手被扣在窗台上,拒不答话,在1小时后,突发烦躁,双脚乱踢,全身颤抖,继而意识不清,送医院途中死亡。3小时后进行尸检。体表检查:显著消瘦。角膜轻度混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7cm,双侧睑结膜苍白。双手腕关节见手铐摩擦痕迹,全身体表未见静脉注射迹象。经全面尸检见肺血管充血、淤血及小灶性出血,肺泡腔内见红细胞及肺泡间质水肿,肺泡腔内见水肿液,有的肺泡腔中见到浅绿色…  相似文献   

16.
犯罪嫌疑人粟某知道其丈夫扈某把大量毒品放在家中抽屉的三个香烟盒中并在家中吸毒.但对毒品的来源并不清楚且对扈某在家中吸毒也不干涉。在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公安机关又去搜查其住处。粟某为使其丈夫逃避处罚.将扈某放在香烟盒中的毒品海洛因藏匿在身上,并在民警带其上警车的过程中趁机把毒品扔掉.被民警当场发现。经依法鉴定,从粟某身上查获的毒品海洛因重82.3克。经审理,扈某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  相似文献   

17.
杨宇  李桢  曾晓锋  徐静  邓冲 《法医学杂志》2008,24(3):227-228
1案例1.1案情某男,42岁,无业。2005年因牙痛使用海洛因于牙根部敷涂开始染毒,至2007年改为海洛因烫吸或静脉注射。2007年4月15日15∶00许,其到某"私人戒毒医院"服用"美沙酮口服液"45mL(含美沙酮45mg)后回家,未见异常情况发生。次日15∶00许再次到该  相似文献   

18.
1案件简介 某年3月份,某区一旅店内发现死亡1人,在现场床上发现残留有透明液体的安瓶1个。经过调查,死者生前有静脉注射海洛因勾兑液的历史,身上检验有多处针眼。将现场遗留的安瓶内透明液体倒入试管中,在80℃的水浴锅条件下挥干水分,  相似文献   

19.
正吸毒人员管理不仅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难点,也是社会管理的一大难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又是毒品的受害者、病人,在对其违法行为惩戒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其救助。而戒除毒瘾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之后,往往面临复吸的风险。据统计,吸食海洛因的吸毒人员在解除强制戒毒后,其在一个月内和一年内的复吸率分别高达54.8%和88.2%1;  相似文献   

20.
2004. 15中国监察2002年12月,A市公安机关开展查处和取缔“黄、赌、毒”的严打整治活动。12日晚上11点左右,该市某派出所两名公安干警张某、刘某(二人均为中共党员)在对某宾馆突击检查时,发现旅客赵某(国家工作人员、中共党员)非法持有海洛因50克,并携带港币2万元。张某、刘某依法将海洛因和2万元港币予以扣押,并将赵某带回单位审查。途中,赵某许诺将2万元港币送给张某、刘某以求脱身。张某、刘某协商后将赵某中途放走,海洛因也“物归原主”,张某、刘某从中各收受了1万元港币。2003年5月,赵某因吸毒被B市纪检机关查处,交代了张某、刘某的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