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如何推动中欧关系深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年中欧关系是绘制蓝图和确立目标时期,目前中欧关系已进入勇于解决问题和实现雄心壮志的阶段。双方应抓住谈判签署新的合作协定的机会,将战略伙伴关系定义为“贸易战略伙伴 全球负责任伙伴”。这是介于普通的合作伙伴和军事结盟之间、基于二者间的合作对于双方本身以及全球问题均具有战略影响的一种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在与欧盟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时要把握欧洲的特殊性,认识到欧盟是一个特殊和复杂的国际行为体,并对其内部的差异性做到心中有数。解决武器禁售问题需要外交技巧,中国应主动与欧盟一道共同影响和改变美国的态度。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解决则有赖于中欧经贸关系大背景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中美俄三边关系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最受瞩目的三边关系,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变化都将对第三方对外政策造成重大影响。美国重返亚太,积极推动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地缘战略缓冲地带,俄美双方针对乌克兰是否加入欧盟问题展开"拉锯战"。作为俄美争执的第三方,中国应借此"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与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努力构建与美的新型大国伙伴关系,满足自身安全、发展需求的同时,承担大国责任,推进俄美双方以"不对抗"、"非军事"的方式和平解决利益纠纷,促进世界继续朝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欧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矛盾与摩擦亦空前突出,这是当前中欧关系的主要特征。由于近年来欧盟微调对华政策,使矛盾与摩擦的一面凸显,中欧关系进入了一个大的调适和转型期。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有着复杂背景,其深层原因在于对"中国模式"及其影响的疑虑加深。虽然这种调整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但中欧加强战略借重、双方关系总体势头良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今后双方要学会在复杂关系中共处,在磨合中继续携手前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的出台经历了一个长期酝酿和精心准备的过程。它既是中国对欧盟对华政策的一个积极回应,同时更体现了中国对欧盟重视程度的提高。欧洲一体化不仅增加了欧盟的实力,也增强了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大作用的战略自信心。中国对欧盟的重视程度与欧盟一体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共同的经济、政治及战略利益,加上双方加强更高层次合作的政治意愿将为中欧今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第一个面向亚欧非等广大地区的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及其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应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即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并加强与域内外国家在供给上的合作,注重文化类公共产品的提供。  相似文献   

6.
作为影响中国和平发展外部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是一种长期战略考虑,是一种涉及安全、政治和经济等所有领域的结构性转型,美国要致力于重建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并主导地区秩序的规划和构建。不同于将亚太地区截然划分为两大阵营的冷战战略,美国亚太战略调整所采取的措施是两面下注和两面套利,一方面把中国确定为战略"假想敌",挑动中国和亚太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为美国介入该地区提供战略机遇;另一方面也尝试积极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防止亚太地区陷入冷战对抗的泥淖。中美两大战略资源系统如何协调彼此关系,成为决定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秩序的关键因素。从全球化时代和亚太地区一体化的现实出发,构建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合作竞争、聚同化异的新型大国关系,开展中美战略协调和预防性合作,将是化解这一危险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战略机遇期内 ,中国外交应实施以下战略和策略 :把握中美关系走向 ,努力构建中美关系发展的稳定框架 ;广泛建立伙伴关系 ,发展制衡、协调与合作的大国关系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加强睦邻友好 ,积极经营周边  相似文献   

8.
国家身份变迁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迅速发展,从1992年双方“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确认两国已具有“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直至1996年宣布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年内两国关系上了三个台阶。“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模式规定:伙伴之间的关系平等,本着相互信任的精神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俄罗斯与中国在冷战结束之后对于建立新型的多极化国际秩序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俄油气合作是中国石油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对俄油气合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中国石油要充分认识中俄油气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清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贯彻落实好开放发展的理念,以国家利益为重,锲而不舍,把握重点,控制风险,培育合作精神,创新合作模式,扎扎实实地推进中俄油气合作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纪梅 《工会论坛》2006,12(2):120-121
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如今两国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但在目前两国关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经济合作滞后、两国关系“上热下冷”、缺乏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以及美国因素的制约等等。为进一步改善中俄关系,应展开大规模的互利经济合作,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两国的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提高相互信任度,加强合作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