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要心系民众     
“心系民众”,对于民政工作者来说,既是天职所需,又是道德所在。民政工作是代表着党和政府去做“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谋福利”的工作。我们所从事的如拥军优属、退伍安置、救济救灾、五保供养、社会保险、残疾人福利事业等,没有一样不是“心系民众”的。、如何做到心系民众,从民政干部特别是基层民政干部而言,我认为,应努力做到四个“要”:要关心民众疾苦。时刻把民政对象放在心上,时刻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用自己温暖的手,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我们是公仆,是勤务员,是为民政对象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周游  殷苏 《中国民政》2008,(8):58-58
他如一团火,走到哪里,就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发热。他是民政对象感情上的贴心人,呼声上的代言人、权益上的维护人。他就是江苏省高邮市民政局局长陈满祥。讲感情与民政对象建立感情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陈满祥常说: “我们为民政对象服务,就是要讲感情,要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的难处,像关心父母兄弟那样去关心他们,解决他们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沅陵县民政局局长蔡泽亮以“人民满意我满意、人民高兴我高兴、人民幸福我幸福”作为自己追求的目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为民政对象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实事,被民政对象誉为“贴心人”。  相似文献   

4.
时光转瞬即逝,我从部队转业到民政系统工作很快就要满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来,我在民政的岗位上体会、感悟到了许多许多!每当我想起、接触我的工作对象时,我既欣慰又感动。深感这份工作的分量,深感我的付出值得!我们民政人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得牢不牢,直接关系到我们为群众服务的情意真不真;  相似文献   

5.
希望在基层     
常德市民政局长庹朝明讲过两句话:“重声、在基层,希望在基层。”此话语重心长,耐人寻味。基层,是民政系统之根、民政工作之本。基层民政干部离老百姓最近,为他们的服务最直接、最具体,最能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在父老乡亲的眼里,民政助理员就是他们的民政局长、民政厅长、民政部长。有句哲言:“要想工作创一流,打好基础再盖楼。”常德市民政局的一班人坚持这一指导思想,立足基层,打牢基础,建立基地,发展基金,使其所辖县区的民政工作扎扎实实,民政设施面貌一新,令人振奋的“临症现象”,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实践结…  相似文献   

6.
8年来,南通市民政工作者以“为党和政府分忧、替人民群众解愁”为宗旨,努力促进社会稳定,树立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美好形象,多项工作走在省、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08,(10):52-52
山东省兖州市民政局张伟认为.新形势、新发展对于民政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结合民政工作特点.扎实工作,积极有为.开拓创新.向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民政工作者应倡树“三风”。一是鉴于民政工作无小事.  相似文献   

8.
我认识的一位民政助理员已届退休年龄,身患高血压和颜面神经麻痹。但他不顾年老多病,除了开会学习,他几乎都是撩开双腿或骑自杯车走村串户,为民政工作对象服务。天长日久,他练就了一双“铁腿”。连小伙子也禁不住赞叹:“老民政的走功更好!”走功,应是我们民政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我们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是党和人民的“孺子牛”,我们也常常以此形象自励,既然是“牛”,就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得不辞辛劳,多用双腿,爬山涉水:,走村串户。否则,象有的同志那样,整天坐在办公室,要下基层,非得有小车坐…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民政事业进一步开放、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在于树立新的观念。 一、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民政部门要彻底摒弃多年来自身存在的不懂经济、不学经济、不关心经济甚至觉得民政与经济关联不大,关起门来就民政抓民政的缺憾,要善于从经济的角度看政治、看社会、看民政。这是创新民政工作最根本的宗旨。 二、树立大民政的观念。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变化,民政正以大民政的角色,登上社会发展的历史舞台,民政工作任重而道远。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看稳定这两个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我们的民政工作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大民政是创新民…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高安市民政局王伟认为.民政工作者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当好“十员”:一是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民政人要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思想,并采取各种形式放下架子.深入基层和民众.热情地、不厌其烦地为群众宣传政策、法律。二是当好民众发家致富的“领航员”。民政人要想方设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自  相似文献   

11.
民政乃国政,重心在基层。基层民政干部在想什么,想说什么?最近,本刊编辑部在山西省稷山县组织了一次乡镇民政助理员座谈会,请他们畅谈了种种感受和想法。应该有一点“窗口意识”朱永林(翟店镇民政助理员):有人说,我们的工作是给民政对象干的,不是做给人看的。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现在各行各业都讲“窗口”,民政系统的“窗口”更大更多,每项业务工作,为鳏寡孤残的每一次服务,影响面都很大,不仅关系到民政部门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头脑中多一点“窗口意识”。我讲这话是有根据的,经济搞活之后,…  相似文献   

12.
田良贵同志自1984年4月任兰考县民政局局长以来,一心扑在民政事业上,不畏艰辛,任劳任怨,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为民政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热爱民政事业和民政对象,为解决民政对象的生产、生活问题呕心沥血,深受广大民政对象的爱戴;他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为广大干部群众所赞誉;他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田良贵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新时期焦裕禄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广大党员干部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为了表彰田良贵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13.
民政作为从事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直接为广大困难群众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民政部门职业道德水平如何,不仅代表民政队伍综合素质的好与差,而且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加强民政职业道德建设是民政部门具体实践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提高民政干部队伍素质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是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掀起新一轮学习讨论解放思想的热潮。作为担负着党和政府维护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缓解社会矛盾、发展社会民主、体现社会公平、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和谐重任的民政部门,面对民政对象日益增多、民政职能不断拓展、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业务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很有必要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不断推动民政事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笔者认为,民政部门解放思想要把握好“三项标准”、强化“四种意识”,努力做到“五个注重”。  相似文献   

15.
看着眼前刚刚竣工的新房,回首一年前那场无情的火灾烧成的残垣断壁,四川省邻水县丰禾镇先进村村民甘建清感慨万千:“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修好了房子,民政局的干部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啊!”老甘的话,道出了广大群众的共同心声。四川省邻水县民政局时刻牢记民政“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职能。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化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行动,满怀深情,倾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盛誉。  相似文献   

16.
正8月5日,河南省民政厅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采取四项措施,扎实做好当前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防范等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牢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政治责任。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坚决扛牢防范化解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民政领域  相似文献   

17.
王益 《群众》2000,(7):28-28
“三讲”教育的核心是讲政治,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讲政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政治方向偏不偏、中心观念强不强、宗旨意识牢不牢等问题,努力把政治讲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是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法宝。民政工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水葆蓬勃生机和青春活力,重在思想上的解放,观念上的更新,作风上的改进,工作上的务实创新。一、变空谈为务实。民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具有管理性、服务性、综合性、社会性、福利性、群众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民政法规,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到群众中去,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把工作做到每一个民政对象心坎上。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民政法规仅靠开会、发文件是不够的,再好的文件和领导讲…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06,(11):48-48
安徽省蚌埠市民政局局长凌建东认为,民政战线要切实肩负起“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注重强化“四种意识”、打造“四型民政”。一是强化大局意识,打造强势民政。有为才能有位。没有民政工作的强势,就没有民政部门的强势.没有大局的稳定.就没有民政事业的发展。民政部门面对着城乡成千上万的弱势群体,如果不能把“六位一体“的民政救助工作做大做强.不能更好地为这些特殊服务对象排忧解难.就是作为不到位甚至是不作为,也就谈不上有多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对民政部门“有为”与“有位”问题,最近谈论较多,我的看法是,只有“有为”,才能更“有位”。“有位”是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重视,民政意识强。领导的民政意识,不能自然强化,要在反复宣传中强化,民政宣传来自上级,来自社会,也来自民政部门。“有为”的民政部门,抓住各种时机,采用多种形式,给领导汇报情况,提供信息,阐明观点,沟通思想。又拿出工作实绩,让领导在“眼见为实”中受到启迪,看到民政的功能作用。可见,领导的民政意识,得益于民政的“有为”。“有位”是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思路清,决策对,指导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