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构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产业体系,推进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催生一批增量服务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企业,丰富新业态,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加快推动企业服务化转变,是贵州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促工业全面转型升级目标之一。贵州将构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产业体系,推进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催生一批增量服务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企业,丰富新业态,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引导企业开发服务型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供应链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通过农村产业革命、"双千工程""万企融合"等举措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有效推动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贵州既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也处于提质转型关键期,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贵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正大数据是引领和支撑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大战略、大引擎和大机遇,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是一场抢先机的"突围战"。加快建设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先发声还要快赶路,抢占大数据发展的制高点。"十三五"开局,贵州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增势强劲,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大数据战略行动引领作用突显,互联网和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无上光荣、无比幸福、备受鼓舞、责任重大。"这是参加党的十九大的36名贵州代表听完十九大报告和听了总书记对贵州的肯定后最强烈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正新时代贵州精神,是人们在贵州大地上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生动体现,反映了贵州人民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和价值准则,是贵州不断前进的力量之源。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希望大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由此,"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成为新时代贵州精神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为了满足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充分利用贵州大数据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开启了信息化建设新征程。如今,通过自主规划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振华工业云",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正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贵州电子信息产业大数据应用的"排头兵"、创新转型升级的"先遣队"、中国电子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贵州大力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做出新的贡献。近日,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深入田间地头,采访一线"三农"服务专家,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8.
段洪 《当代贵州》2014,(17):53-53
正5月23日,贵州医疗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旨在为贵州医疗健康服务业搭建专业化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成立,顺应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顺应健康服务业大发展和行业及社会的需求,将成为推动全省医疗健康服务业大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9.
张明 《当代贵州》2015,(9):48-49
<正>大龙经济开发区着力打好"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三大攻坚战,园区建设呈现出"一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三年大跨越"的可喜变化。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地处贵州东大门,位于铜仁市玉屏县,是名副其实的"黔东门户",沪昆高铁、湘黔铁路、沪昆高速、铜大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是贵州"东联"发展战略桥头堡和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原地升级转型基地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  相似文献   

10.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宁德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快宁德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围绕"强"字,推动工业经济创新发展;要围绕"大"字.逐步提高服务业比重,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围绕"稳"字,突出农业基础地位;同时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即政府要明确自身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定位,要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扶持...  相似文献   

11.
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成都实现稳增长和转型发展对服务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成都服务业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增速下行压力增大、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形态新模式不足、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必须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定位,紧密结合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大力推进新常态下成都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将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重点围绕一、二、三次产业中转型升级最急需、融合发展最迫切的主导产业,分别明确融合方向,找准融合路径,提出融合措施,不断提升大数据融合应用的广度、深度、精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贵州提出,2018—2022年,将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以工业  相似文献   

13.
加快服务业发展 支持宁夏经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华民 《共产党人》2008,(10):44-46,4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服务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财富创造和劳动就业的主体,现代服务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高了人们的需求层次和生活质量,现代服务业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立强 《当代贵州》2010,(20):45-45
<正>省委、省政府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贵州发展的主基调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伴随着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贵州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这也为贵州的进出口贸易和扩大开放型经济规模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习近平同志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并"希望贵州的同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绩的高度肯定,对贵州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全面提升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和《贵州方案》信息含量大,内涵丰富,饱含了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不断加强对大数据企业的支持力度,让大数据企业在贵州这棵"智慧树"上长出郁郁葱葱的"绿叶"。瞄准大数据"蓝海",贵州把大数据作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企业是基础性支撑。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运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促进  相似文献   

17.
正"百姓富则贵州富,生态美则贵州美。"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希望贵州的同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运用底线思维方法,贵州始终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后的首次"春天之约"——2018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日新月异"的贵州引人瞩目。"全国脱贫攻坚‘省级样板’""大数据搞得红红火火""高铁拉长‘富裕线’""贵州代表委员讲话有底气"……全国两会的"黄金平台""黄金时间",让贵州赶超跨越的好故事、好声音持续传递,令人振奋。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化的新贵州,在新时代的自信展示、奋进之姿。  相似文献   

19.
正这五年,是一个个关于贵州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贵州故事——大扶贫战略行动真抓实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吹响了"决战贫困"冲锋号。大数据战略行动风生水起,成为贵州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助推贵州迈上"云端"。大生态战略行动成效斐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进一步巩固,碧水蓝天,美美与共。旅游大发展,山地公园省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实体经济是主要经济形态,其转型升级关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创新性地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需求。"万企融合"如何推进?"贵州制造"如何加快迈向"贵州智造"?就此话题,专注于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学者有何思考?找准融合发展的产业重点当代贵州:"万企融合"的重点,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以工业企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