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卢燕 《传承》2009,(20):158-159
在广西龙胜乐江宝赠村上寨,每年的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卯日是宝赠萨岁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当地人都会为萨岁举行隆重的祭萨活动,不仅有传统的祭萨仪式,还有现代的文艺表演,人们祈祷萨岁保佑村寨平安、六畜兴旺。  相似文献   

2.
广西龙胜宝赠村侗族的萨岁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燕 《传承》2009,(10)
在广西龙胜乐江宝赠村上寨,每年的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卯日是宝赠萨岁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当地人都会为萨岁举行隆重的祭萨活动,不仅有传统的祭萨仪式,还有现代的文艺表演,人们祈祷萨岁保佑村寨平安、六畜兴旺.  相似文献   

3.
<正>每年农历二月初,居住在云南省弥勒市巡检司镇陶瓦村的彝族会举行祭龙仪式,历时三天结束。农历二月初一,选"龙头"的日子到了,老人们一早就忙开了,准备着祭器。上午十点老人们相继来到村南面被认为是"龙树"的大黄栗树下,将鸡宰杀处理干净,用三块石头搭建一个灶,用大锅放水煮鸡,水开后加入米慢慢地焖熟。饭熟后取下  相似文献   

4.
祭“昂玛”     
1居住在哀牢山脉南东端与越南相连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的哈尼族支系“糯美”,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龙日,都要举行最热闹最隆重的祭“昂玛”活动。在宗教祭祀中,哈尼人将自然、社会及族人的历史发展融合在一起,将一年中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不同属相日,以至一天的不同时辰,都认为是受神灵支配的。据糯美老人讲:在很久很久以前,哈尼人是在一棵树下出世的,从那时起哈尼子孙就把树作为神圣的神,特别是村寨上的“昂玛”寨神,在他们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哈尼人相信杀鸡祭神他们所祭拜的这片森林会保护山寨,所祭拜的这棵…  相似文献   

5.
祭“昂玛”     
居住在哀牢山脉南东端与越南相连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的哈尼族支系"糯美",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龙日,都要举行最热闹最隆重的祭"昂玛"活动.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河南淮阳有规模宏大的二月盛会,数以万计的龙的传人徜徉在人祖的香火中。流连忘返。太昊陵庙会,俗称"二月会",也叫"人祖古会"。农历二月二,按我国民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镇的河南张村,因地处县城西南约15里的沙河南岸而得名。河南张,村子不大却人气很旺,因为这个村做的"泥娃娃"独具特色,不但在本地有名,还漂洋过海到了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地,所以人们更习惯称为"娃娃张"。关于泥娃娃的来历,有两个传说。相传村里过去有位中年妇女,一直未育,备受婆家冷落和白眼。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相似文献   

8.
张宏伟 《今日民族》2006,(6):F0003-F0003
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对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放彝族自治州弥勒县的彝族阿细人来说,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他们用各种方式纪念把火种送到他们生活和生命中的先人﹍﹍木邓赛鲁。在神秘的气氛中,烈烈火焰从木柴中钻出,数百彪形汉子几乎完全赤祼,在神秘的音乐中摇曳着舞步,祭拜着他们的神灵,炫耀着野性的魅力,这就是被称为“东方狂欢节”的阿细祭火盛典。“东方狂欢节”——阿细祭火@张宏伟  相似文献   

9.
龙武高跷会     
杨月 《今日民族》2014,(5):41-41
<正>石屏县龙武镇高跷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至十八分别在龙武的龙平村、大寨村和龙武村举行。农历正月十七的上午11点多来到大寨村,在村口的小广场四周已围坐着很多村民,广场在一个凹地上,两面是房子,另外两面是2米多高的台阶,上场演出的演员已在房子里进行化妆,门口贴着今天演出的节目单,第一个节目就是高跷表演《天郎寨》,反映的是唐朝薛仁贵、薛  相似文献   

10.
<正>丘北县彝族白彝支系僰人祭山习俗肃穆庄重,富有民族特色。农历二月初七是官寨乡山心村委会岩峰山村小组僰人的祭山日。当日早饭后,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早早聚集在村里的活动广场,跳起了淳朴古老的大三弦舞。到了下午三时,祭山仪式开始。全村男子用大家凑钱买好的鸡、腊肉、酒等,在村中的毕摩带领下来到村子的龙山进行祭山。首先毕摩在祭祀的神树脚下用小树枝撘一个四方门,然后用山上的野草编成四方绳子绑在神  相似文献   

11.
农历二月初二,古时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据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米甸镇楚场村委会的立腊么山寨的僳僳族、彝族同胞,会在这一天举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祭龙会”,用民间传统的祭祀方式,祭龙求雨。  相似文献   

12.
侗族摔跤     
杨仪波 《今日民族》2009,(4):65-66,F0003
摔跤,是贵州省侗族群众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通常在黎平县双江乡的四寨、坑洞等地举办。一般在农历二月十一日在坑洞初赛,优胜者会在农历三月十五日到四寨决赛。决赛这一天,各地的侗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涌来,云集于四寨沙坝,共赏摔跤技艺;晚上男女青年相互对歌开展社交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个地方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人们都是"宾弄赛嗨",这里就是孟连,意为"寻找到的好地方"。重在平时的交心阳春三月,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信乡回俄村的村党总支书记岩相正在家中与他的"宾弄赛嗨"们一起探讨如何发家致富。岩相是傣族汉子,他家有10口人,他家的"宾弄赛嗨"也有10户:拉祜族5户,在回俄村撒拉科大小寨,是上世纪50年代结下的;佤族1户,在回俄村  相似文献   

14.
牛皮大鼓舞     
碧约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分布在云南省普洱市的墨江县、玉溪市的元江县以及红河州的绿春县等地,尤以墨江县居多。墨江县联珠镇的克曼村、仁里村的碧约支系寨子中流传着一种传统舞蹈——牛皮大鼓舞,舞蹈内容反映了山区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粗犷彪悍的舞蹈律动体现了山区民族豪放直爽的性格和民族气质。牛皮大鼓舞通常在祭祀和节庆时表演,该舞蹈主要分为:正月祭竜节、二月绣花节、三月栽种节、四月娠产节、五月太阳节、六月火把节、七月丰收节、八月  相似文献   

15.
彝族祭鹁鸪     
李毕 《今日民族》2010,(3):34-35
每年农历二月初七这一天,弥渡县牛街彝族乡马鞍村委会二宜可坝村方圆数十里的各族人民,扶老携幼,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到村后的山坡上,杀鸡宰羊祭祀“鹁鸪神”,祈求全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丁兴旺、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16.
早在二千多年前,哈尼族祖先就从每年的十一月到十二月选定一个吉样日子作为“昂玛突”节日。哈播村“昂玛突”节在各位村民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定为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举行。1992年,元阳县政府正式批准,哈播昂玛突”节由俄扎乡政府主办。在节日前夕,要选节日主持人,俗称“咪谷”。“咪谷”系村里儿女双全,品行端正,德高望重,未丧偶的老年男人。“昂玛突”节为期3天,第一天由“咪谷”举行祭把活动:在村里选定的“寨神树”周围摆上一头猪,一只大公鸡,数对染色鸡鸭蛋,染色糯米饭和长龙宴酒等供品,由“咪谷”在寨神树前跪拜,乞…  相似文献   

17.
<正>仡佬族主要聚居在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等地及越南。他们一年之中要过两个重大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春节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而仡佬年多在农历三月初三过,并且有着特殊的"喂树"习俗。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崇拜。过节这天,各家备好米  相似文献   

18.
<正>"彝族以二月八日为年,是日必将道路拦塞,祭密枯。各村皆置密枯树,祭祀时以黄牛一绳系于旁祝之,祝讫,一人持利斧劈牛首,后按人数分剖以归。"这是《蒙化志稿·人类志》中关于二月八彝族节日的记载。祥云县的二月八彝族节要数普淜镇力必甸村最为隆重、最为有名。力必甸的二月八相传是为了纪念孟获夫人。民间流传,三国时代的孟获是彝族的祖先。孟获的夫人既武艺高强,又能歌善舞,精通多种乐器。闲暇的时候,她教彝族男子武艺和乐器,教女子唱歌和  相似文献   

19.
朋友,您是否在舞台上感受过南涧跳菜艺术团表演的“哑神之舞”给人带来的震撼和喜悦?如果您错过了机会也没关系,每年农历二月八,您可以亲临大理州南涧县公郎镇盖瓦洒村去体验。  相似文献   

20.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城子水库的三佛祖遗址便打破了往日的沉静,四面八方拥来的拉祜族群众,甚至来自缅甸、泰国的拉祜族同胞纷纷齐集于此举行赕佛仪式,把自己的虔诚通过拴线、歌舞祈祷来年的好运和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