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建》2014,(10)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9月12日至13日上午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精神,真正做到思想更自觉、行动见成效,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刘云山指出,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自信才有执着的坚守和自觉的践行。我们的价值观自信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自于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2.
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的“普世价值”作为西方国家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武器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普世价值”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领域的指导地位、冲击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阻碍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消解了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感召力。面对“普世价值”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形成的危害,应敢于抵制“普世价值”、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意识形态竞争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价值观自信;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打破西方迷信。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社会主流价值观自信,增强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使核心价值观自信得到不断彰显。而文化产业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保障。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要显现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消费,文化产业的价值导向要落实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诉求上,要在文化消费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以文化精品支撑文化品牌建设,以文化精品引导文化消费趣味,以高质量的文化品质和健全的审美情趣满足大众差异化、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文化精品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够在当代文化创造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阳光战士”应该是政治坚定、意志坚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身心健康、技艺精湛、充满军人阳刚之气的革命战士,是能够为社会为军营为他人传播正能量、传递真善美的时代先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阳光”。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做一名“阳光战士”,首先思想上要“阳光”,始终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自信自觉,坚信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正确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认知不深、网络文化对主流价值观带来冲击等。高校教育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就必须以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网络文化,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并注重历史文化教育,以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正>固本培元"筑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切实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民族的自信,树立文化自信可以彰显国家与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契合时代需求,是当前社会思想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校具有弘扬、传承、创新、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能,承担着培育社会精英的职责,因此文章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对影响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因素分析,进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以及搭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旨在培养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当代大学生为视角,对其道德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受"非道德因素"影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存在偏差和认同危机;道德价值弱化与核心价值观缺失并存;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性较差。研究认为,只有在道德自觉框架下,才能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成效,并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道德自信。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价值观危机的背后是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问题,更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准绳。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马克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唯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为导向,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原则,才能实现其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价值观的嬗变是在"破"和"立"中交替进行,以及在冲突和整合中同步发展的,并存在他人导向型向自我导向型转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落,民主平等与法律意识增强、权威意识衰落等特征。针对这些特征,青年价值观的建构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构建共享价值体系,树立国家权威,构建利益均衡机制,提升人们对共享价值的认同以及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重新整合,才能避免价值观的断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与精髓,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基于其功能定位,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示范者、引领者,以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章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三个维度阐述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14,(9):32-32
在多元思想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大潮中,增强求真抑假、扬善祛恶、趋美远丑的道德责任感,切实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迟疑,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懈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既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品质,也是对共产党员党性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提倡一种新型的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战略高度提出文化自信,围绕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南。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对中华文化价值、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维护民族精神独立性;必须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价值自信是价值观的根基和核心。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其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里并成为他们的主流价值观。文章从剖析大学生在构建价值自信时面临的挑战入手,找出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事倍功半"的症结,运用辩证思维,帮助构建大学生价值自信,使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地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组织发展,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又是社会组织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组织的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组织发展的基础,价值自觉和价值自信是社会组织价值认同的有力支撑。依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以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为着力点,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改善社会组织发展外部环境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中心无不处在科学文化的中心,只有那些控制着文化的核心价值、核心技术及基本信用的国家才能支配世界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老大”。中国是一个人文大国,在我们“技”不如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我们千万要把“人文之根”留住。如果在自己的产品中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或许能弥补暂时“技不如人”的遗憾(没有人文内涵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必将被淘汰);也只有留住了“人文之根”,我们才不乏文化自信和底气,才有发奋图强的动力。——编者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都需要一种由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价值目标体系来维系,以此来共筑整个民族的精神核心和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整个社会发展方向和国家根本利益,在多元价值社会中处于主体核心地位,是维系民族社会的精神纽带。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如何在多元社会中坚守核心价值理念,培养未来合格社会人才,是国之大事。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利用好高校这一特殊的思想理论阵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宣扬,会产生巨大的理论影响和教育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江霞 《学习月刊》2014,(19):51-53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孔子七十岁的人生境界,这个境界不只是一个圣人修身养性的境界,也是所有普通人价值追求和价值规范朝圣的境界。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欲”和“矩”,在时代精神中追求自我的超越、在民族精神中实现自我的归属,这既是中国精神的自我弘扬,也是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践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依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铸魂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在高校教育中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的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20.
张晓林 《前线》2017,(11):138-14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现实土壤,说到底是民族自强自信。文运与国运相通相连,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