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亮 《两岸关系》2013,(7):57-58
一条海河横穿而过,为天津注入了活力与生机。而海河上姿态各异、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座座桥梁,又形成这座城市一道道靓丽的特色风景。一桥一美景,一桥一韵味,宛如连通津台人民间的交流之桥、亲情之桥。它们穿越时空,拉近距离,描绘着津台两地交流新篇章:2010年,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七次会谈在天津举办,达成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历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及台湾名品博览会,使津台经济合作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2.
索穷 《今日民族》2005,(10):44-47
根据各地地形条件的不同,西藏境内过去有石桥、木桥、溜索桥、藤网桥、铁索桥等,在江河、峡谷上架起一座座飞天“彩虹”,为当地人民出行往来提供了便利。但是,有桥并不等于就能平安通达。清代诗人吴升对过去雪域高原高山峡谷地区溜索悬渡的惊险境景曾作过这样的描述:上无一发可援手,下则百丈奔惊龙;身如云滔脚绵软,达岸回视人飞空。……作为西藏地区最大的城市,解放前,拉萨及周边的农村曾经有赤桑桥、门仲桥、格桑桥、顿觉桥、“夺桑”(石桥)等六七座大小桥梁,方便市民出行。一地处城外的堆龙赤桑桥原本是一座木便桥,是拉萨通往后藏的必经之…  相似文献   

3.
笔者随河东区人大代表视察了重点工程建设,目睹了海河上新建、在建的座座桥梁,仿佛赏视着永不消失的道道"彩虹"。保定桥横跨于和平与河东两个行政区交界的海河之上,形同风帆,均衡协调,美观大方;蚌阜桥富丽华贵的桥体,轻盈的体态,优美的曲线,充分展示了桥的现代感;奉化桥的  相似文献   

4.
陈作凯 《当代广西》2012,(16):56-56
柳州,可能是因了"八龙现于江"的腾挪,水流随意地把她弯绕成了一盏可意的碧壶。为了沟通南北,桥,成了这座城市必不可少的建筑,它们都是"城的桥";桥多了,城市就成了一座"桥的城"。城,为桥提供了存在的理由;桥,便成了这座山水城市的亮丽风景。桥见证了城市的历史。柳州自建城起,江水就隔断了城区两岸。早期,只能靠渡船交通,渡船的不方便及危险性是可想而知的。300多年前,  相似文献   

5.
20年来,他与桥为伍,以工地为家,风餐露宿,先后参与100多座大大小小桥梁的维修施工,坚固起一座座饱经风雨侵蚀的桥梁。 20年中,他经历过数次生命危险,面对过死亡,却依旧痴心不改,仍忠于铁路桥梁事业。他,就是柳州铁路局柳州工务机械化段优秀党员、桥梁加固工班工长玉云。  相似文献   

6.
丁目 《今日民族》2014,(8):42-45
<正>南溪河从芷村镇开始,就一直和滇越铁路相依相伴,最终在河口汇入红河,滇越铁路的中国段也在这里结束。铁路与水,铁路与人的故事在滇南大地不断上演着。白河桥的街子天屏边是云南唯一的苗族自治县,那里有着"云南苗乡"的美誉。除了各族的传统节日外,当地山村的赶集日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当数滇越铁路上的白河乡赶集日最为独特。白河乡位于屏边县南溪河畔,滇越铁路直接从乡里穿过,  相似文献   

7.
情证断桥     
李晓卫 《浙江人大》2012,(11):72-73
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断桥名气最大。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呈断开之态,得名"断桥残雪"。"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更让断桥成为了西湖上最富浪漫色彩的一座桥。烟雨、断桥、纸伞,凝聚起千年西  相似文献   

8.
曾防汛 《世纪行》2008,(7):30-32
汉阳,是武汉三镇中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古城,也是一座典型的“桥城”。 当今汉阳,不仅有连接武昌、汉口的八座现代跨江公(铁)路桥梁,也有武汉最早的立交桥(琴台立交桥)、迄今为止全市最大的人行天桥(钟家村人行天桥)、三镇最长的跨湖大桥(墨水湖大桥)、两座铁路跨线桥及诸多湖(港)交通桥和景观桥。其实,依江伴水的古汉阳也曾有过一些桥。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或已不存,或演变成当今的街巷。或仅见于地名文献中,或被今人改建成坚固的现代桥梁。  相似文献   

9.
从“花园之城”苏州出发,沿古运河南行二十六公里,就可抵达同里镇.这个水乡小镇以幽静、明丽、古朴的特色,成为著名的太湖风景区中一个新辟的旅游点. 有三千年历史的吴江县同里镇,物产富饶,在古代就是个繁华小镇,被称为“富土”;因含金铜之意,故又曾叫“铜里”.同里镇迄今保持着水乡古镇的建筑风格,全镇零点六七平方公里被“川”字形的十五条河道纵横分隔成七个墟.河间横卧着许多不同造型的古桥.原先有五十座,现保存有二十九座,包括从宋朝(九六○——一二七九年)到清朝(一六四四——一九一一年)几百年间的桥梁建筑;较多的是石拱桥、石板桥,它们像弯弯勾月垂挂在绿树和碧水之间,显得古雅、优美.许多石桥都有桥碑或在桥的两侧刻着造桥年代和描绘当地风土的诗句.年代最久的桥梁要算南宋的思本桥.这座石拱桥,传说在桥的底部也有一个石拱洞,与水面上的石拱洞相对成圆.还有一座元代(一二七一——一三六八年)的石桥,在巨大的桥板下面,雕刻着一条花纹细腻、形态逼真的盘  相似文献   

10.
每天上班我要翻过两座“山”。这当然不是“王屋”、“太行”二“山”,其实是四环、三环两座“过街桥”,这只是我的一个戏称而已。这两座过街桥,既是我上班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与“城市环境”的联系桥梁。曾几何时,这两座桥的桥栏杆上、桥的地面上,以至桥柱上,琳琅满目地都被贴满  相似文献   

11.
<正>①9月23日,上海六十名"共和国同龄人"举行集体生日派对共贺新中国生日。②9月22日拍摄的世界上首座大跨径斜吊拱曲线桥、单孔跨度300米的南宁大桥。据了解,这种大跨度非对称性结构是国际桥梁设计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2.
南京有一座长江大桥,被写入了中国的中小学课本,因它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造特大桥梁的新纪元而使中国人感到自豪。这座60年代建成的大桥目前仍是长江上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但其通过能力已被运用到极限:每8分钟有一对列车从上通过,高峰时间等待过桥的汽车会排起长龙。人们预料不出几年这座大桥就会成为中国东部地区南北交通的一个阻塞的咽喉。在南京修建第二座长江大桥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正>他毕生为祖国和人民架桥,不仅架设有形的物质的桥,而且架设了一座座无形的精神的桥。茅以升先生认为,桥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毕生为祖国和人民架桥,不仅架设有形的物质的桥,而且架设了一座座无形的、精神的桥。这一座座各具特色的物质的、精神的桥,形成了他光辉灿烂的彩虹人生。  相似文献   

14.
<正>杨似玉认字不多,算术不精;不会画设计图,也看不懂图纸。但他能用一根根木头拼接、建起一座座风雨桥和鼓楼,在一件件建筑杰作上留下思想与印迹。在百里侗乡,"有寨必有鼓楼,逢水必建风雨桥。"三江以风雨桥和鼓楼闻名。1924年建成的程阳风雨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座桥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大小条木斜穿直套,皆以榫衔接,被列为世界四大名桥之一。杨似玉的扬名与程阳风雨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今日广西》2010,(5):18-18
广西最著名的风雨桥是三江程阳风雨桥,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始建于1920年,现桥为1985年按原貌重修的,是侗族风雨桥的杰出代表和侗族建筑的集大成者。桥长77.76米,桥道宽3.75米,高11.52米;石墩木面翅式桥型,桥梁采用简支托架法,吊脚悬柱;整座桥不用一根铁钉,大小条木穿斗式组合衔接,直套斜穿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正>滇越铁路南起云南河口、北抵昆明,全长468公里,是国铁唯一仍在运营的米轨铁路。作为一条百年历史铁路,滇越铁路的运输功能正逐渐弱化,但其作为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却日益突显。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如何整合铁路资源,优化开发模式,对滇越铁路实施保护与再利用,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一、滇越铁路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1.历史遗迹资源作为"百年铁路活化石"的滇越铁路为米轨铁路,全国独一无二,也是云南第一条  相似文献   

17.
圆中国梦     
《台声》2017,(17)
<正>634.在台湾海峡上建一座世界第一长的类似于港、珠、澳跨海大桥的"世界第一桥",来缩短两岸亲人间的距离。这是我最大的梦想。——石悦清华大学桥梁建筑专业学生635.战酷暑,应高温,把伟大祖国的每一座城市美化好,让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有一个理想的安乐窝,是我们每个建筑工人毕生践行的目标。——石玉硕中国建筑总公司北京公司  相似文献   

18.
张双山 《中国人大》2012,(20):35-35
自2011年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活动中了解到,一遇下雨,境内山区河沟就洪水猛涨,且因缺乏桥梁,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经常委会研究,决定通过人大代表捐资、全程督办等形式,开展100座人大代表"便民桥"建设活动。日前,记者了解到,全县已完工"便民桥"66座,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在建的34座,也将于今年年内全部完工。位于武隆、彭水两县之间的乌江支流木棕河,被当地人称为"天堑"——河上的索桥2003年被洪水冲垮,  相似文献   

19.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在浩瀚宽阔的万里长江江面上,静卧着一条条钢铁彩虹: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把长江点缀得格外美丽和雄壮。一座座大桥,凝聚了无数桥梁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也浓墨重彩地写进了新中国桥梁发展的史册中。  相似文献   

20.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0):32-33
1964年4月,结构复杂精巧的美国切萨皮克湾隧道大桥正式通车,桥体融合了人工岛、沉管隧道和大桥三种形式,可谓美国桥梁建设工程历史上值得骄傲的杰作。1988年4月,连接日本本州冈山县和四国香山县的濑户内海大桥建成通车,由两座斜拉桥、三座吊桥和三座桁架桥组成,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