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侗族《玩山歌》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玩山歌》是侗族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种情歌。分为《初相会》、《请坐歌》、《齐会歌》、《久伴歌》、《送别歌》、《苦情歌》、《失恋歌》、《逃婚歌》、《伴嫁歌》等等。从形式上看,多半是四句一首的;但有的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有几十甚至上百句为一首的。一般一句歌7个字,但也有9个、11个、13个字为一句的。它们从爱情的角度,真实地再现了侗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伦理观念,反映了他们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愤懑,对自己婚姻的强烈追求。侗族民间不少优秀的“玩山歌”经久不衰,至今唱传,实为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2.
<正>剑川,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渊源和民间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重点保护县。她是中国有名的木雕艺术之乡,以其悠久精湛的木雕艺术文化遗产传承闻名于世;她是西部美丽狂放的民间白族歌城,著名的石宝山歌会节让白族情歌声名远扬……在剑川,看到和听到的是民族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  相似文献   

3.
你见过这样唱歌的吗?歌者使足全身力气,敞开嗓门大吼,吼得脸红筋胀,额上汗珠直冒,脸上肌肉不停地抖动……目睹四川郫县农民在“望丛赛歌会”上如此吼歌、赛歌,不少人呼之“绝了!” 被称为“川西民俗一怪”的四川郫县望丛赛歌会,是该县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动。每临端午日,忙完了夏收夏种的农民,便身着盛装,笑逐颜开地汇集到高塔歌台、游人如织的望丛古祠里,争相对唱、赛唱山歌。那粗犷而婉转的对歌声应山应水,此伏彼起,使诺大的望丛古祠成了歌的海洋。由于这个赛歌会在望丛祠内举行,所以被叫做“望丛赛歌会”对于这一奇特民俗活动的盛  相似文献   

4.
石钟山石窟     
云南省剑川县城西南二十多公里,有座石钟山,是云岭流脉石宝山南峰,著名的石钟山石窟就开凿在一片片高耸入云,形态万千的紫砂石岩上。石窟现存一十七窟,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沙登村三个地点,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造像共一百多躯,创于南诏中晚期,盛于大理国,经三百多年陆续开凿而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国统一战线》2011,(8):48-48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委统战部近日主办了“海天杯”北仑区新的社会阶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第三届《企业之歌》大型歌会。来自区域内10多家民营企业的近千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歌会为载体放声歌唱党、歌唱祖国,尽情抒发对党和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拥护和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6.
“爨”(cuan)字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孟子·滕文公上》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此处之意为烧火煮饭;《诗·小雅·楚茨》云:“执爨(?)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此处则为灶;另外还用作戏曲名词或泛指演剧。在云南民族历史上,“爨”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则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为2013届1670名毕业学子送行。祝贺你们!大学是人生最美的时光,青春是生命隽永的记忆。作为北印毕业学子,学校在你们身上印下了什么,你们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模样,你们离别之际又有什么样的感怀与向往?一场以"青春梦歌伴行"为主题的毕业歌会,为即将离校的你们送上了一份倾情致礼。歌会现场,《最初的梦想》、《致青春》、《老男孩》、《怒放的生  相似文献   

8.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分析今天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再与中国百年近代史加以比较,无疑会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  相似文献   

9.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23):46-47
她是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中国,上至百岁老人,下至3岁幼童几乎都听过她的歌。她的歌从解放前唱到新中国成立,从战争时期唱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几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她的代表作品。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与她相提并论,在许多珍贵的历史纪录片中也会不止一次地使用郭兰英的镜头。  相似文献   

10.
正去过崂山北九水的游客,多会在山涧里的一块大石前驻足。令他们停下脚步的,不是磐顽之石,而是石上镌刻的两个字"抱一"。"抱一",出自《道德经》,文字虽简,却颇耐咂味。一滴水,折射七色光。何谓"抱一"?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章生  戴江 《今日民族》2009,(7):31-34
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石宝山属老君山脉,因山上有石如钟而得名,这里的沙岩特别适合开凿石窟和造像。石窟寺艺术发源于印度,自佛教传入,云南历史上的南诏大理国受其影响,在这里开凿了一批石窟群,计有石钟寺区8处,狮子关区3处,沙登村区5处。这些石窟及造像不论是对研究佛教艺术,还是对研究云南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张碧波 《创造》2002,(6):13-13
一、关于旅游资源开发 大理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等方面。从我们对资源开发的现状看,形成旅游团队产品的主要有大理古城、大理三塔公园、蝴蝶泉公园、洱海公园、小普陀、观音阁、南诏风情岛,以及苍山、感通两条索道连接的苍山景区;通过交通和景区旅游设施改善后,近期逐渐能够形成团队产品的还有宾川鸡足山、剑川石宝山、鹤庆新华民族村、巍山巍宝山和洱源下山口温泉度假村等。为使形成产业主  相似文献   

13.
4月8日,从上午9时起,巴马瑶族自治县当地群众和到巴马度假的外地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盘阳河边百鸟岩的一块沙洲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山歌会在这里举行。 “巴马开放三十年,城乡处处换新颜;如今思想大解放,小康生活谱新篇。”一曲开场引唱,拉开了巴马2008“三月三”百鸟岩实景山歌演唱会的序幕。这次歌会主要是宣传思想大解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国家希望长治久安、社会稳定,人民更希望能有好官、不循私枉法。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清官、好官,其事迹除载入史册外,各地还留下不少的文物古迹。这些景观既表达了人民的心愿,也为后来当官者从中接受教育。一诫石宋太祖登基后,为整顿吏治,旨谕各省道州县,在其衙门前竖一诫石,上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16字,使每日进衙门之官吏读后作为警诫。以后,各地衙门的大堂前纷纷立石,这在过去神权思想较浓厚的时代,大凡手足不净之官员见后心中总难免不安。这种诫石各处规格不同,有的专建一厅,如河南南阳府衙即有一诫石厅;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李子属 《今日民族》2009,(12):30-32
婚歌滇西北藏族、纳西族、傈僳族在婚礼中均有对唱婚礼歌的习俗,内容十分丰富。婚歌较为自由,有七言、八言、九言的,多为一段曲唱一段词,几句为一段,三段为一首。也有三句、四句、五句为一首的。曲式多为上下两段,曲调重复。  相似文献   

16.
普陀山论石     
普陀山论石傅志泉入东海,上普陀,本应该是烧香拜佛;可我们一行却去普陀山专门论石。显然,普陀山的石头比庙宇里的菩萨历史远为悠久,质量更为厚重。它在深深的海底早就形成,在浮出海面以后至少也峥嵘了亿万年。磐陀石、二龟听法石、云扶石、海天佛国石、心字石、望海...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惠金 《今日浙江》2005,(23):28-2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给予农村更多的关注,在第三部分专门设计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它对于提升农村、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维护农民权利,实现这一部分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知过程新农村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的概念。其动态特征集中体现在“新”字上,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可以依据已有思想资料的积累,在“新”字上发挥充分的想象能力,并根据历史的需要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因此,人们对新农村概念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赞彭德怀的六言诗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收录在《毛泽东诗词集》中、在军中久已流传的版本,一个是1962年彭德怀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凭记忆写出的版本。这首六言诗的两个版本大体相同,但在字词使用上有很大差异,有一句完全不一致,总共24字竟有9字不同,如果加上位置的改动可说有11字不同。诗学界对此少有人细究,其实很有细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张得寿 《创造》2002,(2):33-34
壮族是歌的民族,在他们的生活里,苦要唱歌,乐要唱歌,歌声表达感情,表达思绪、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表达对人生的理解、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恋爱更是一首经久不衰的歌。所以历史上,壮族形成了以歌为媒、对歌择偶的传统。如果说爱情的美好是因为其本质上属于审美的话,那么以歌为媒、对歌择偶无疑是将恋爱诗化了。这一传统的源头可能要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候壮族先民的婚姻形态进入对偶婚和族外婚阶段,几个不同族群或部落集团的男女青年以大型集体歌舞的形式进行交友结识和恋爱婚配。以后这种以歌为媒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1949年5月9日,上海战役总指挥粟裕接到一份重要电报。中央军委同意作战方案。粟裕很快下达命令:发起总攻,解放全上海!上海战役从5月12日到5月27日,打了16个昼夜,其中以外围阵地攻坚战最为惨烈。最后一滴血 追溯历史,宝山是解放上海战役的主战场,并打响了上海解放战役的第一枪。那为什么第一枪会从宝山打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