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今日民族》2012,(8):I0001-I0001
近日,云南省民委主任乇承才率委办公室、经济发展处主要负责人到楚雄彝族自治州调研指导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相似文献   

2.
信息     
《今日民族》2011,(12):63-64
省民委王承才主任到富民、石林两县调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12月9日,省民委王承才主任到富民、石林两县专题调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省民委办公室)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族》2012,(12):I0001-I0001
12月10日至17日,国务院办公厅调研组一行4人在云南省民委副主任徐畅江(图中)的陪同下,赴普洱、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等州市就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开展凋研。  相似文献   

4.
正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民族文化悠久,地域特色鲜明,具有保护、传承、开发价值的村寨和集镇。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正在牵头编制《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六大工程中首次安排了规划编制设计工程,要求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统筹协调各部门,按照"政府组织、专家参与、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优美的自然风光,是活态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云南省以创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契机,有力地推动了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云南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目标不统一、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社会参与不足、民族文化彰显不够等问题。因此,从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目标、完善发展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管理、引导社会参与、营造舆论氛围、突出民族文化元素等方面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促进少数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以来,普米新村被列为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建设,村寨成为泸沽湖省级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融合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源远流长的普米族历史、宗教文化为一体,突出新村的自然美、环境美、历史文化美。  相似文献   

7.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3,(5):61-63
省民委赵立雄主任一行到大理州调研4月2日至3日,云南省民委主任赵立雄、副主任徐畅江率队到大理州巍山县、大理市喜洲镇等地就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和"3121"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在实地查看和听取汇报后,赵立雄主任指出:要着力建设特色民居村寨;着力壮大富民强县产业;着力保护和繁荣民族文化;着力建设和谐寺观;着力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着力建设带头创建少数民族示范区的村"两委",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建设示范区创建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湖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起步较早,工作成效显著,村寨自然生态得以保护,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特色得以彰显,和谐文明氛围不断增强.其经验为: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建设中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三者必须协同发展;政府重视、学者支持、村民热情参与是村寨建设成败的关键;特色建构型村寨虽然部分与历史文化真实不尽一致,但在村寨保护与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璟 《今日民族》2012,(7):53-55
可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三镇南面,全村共有188户人家726人,以彝族支系阿细人为主,占该村总人口的99.6%,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村寨。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0%,生态保护较好,是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全国首批云南省唯一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的村寨。  相似文献   

10.
渝东南的发展必须实施"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战略,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创建,就是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笔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基于巴泽尔产权理论,以渝东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为研究对象, 揭示其在创建特色村寨过程中各相关利益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和作用, 为渝东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开发和扶贫攻坚,特别是精准扶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至建国前为止,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对村寨公共事业进行管理的传统模式和要素,这些传统管理模式和要素对维系少数民族村寨的社会治安、经济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传统管理模式和要素中的某些方面对于当代少数民族和汉族村寨公共事业管理、乡村社区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0,(7):22-23
<正> 6月20日至22日,由全国台联主办的第二届海峡论坛·两岸少数民族联谊交流会在宁德举行。交流会以"扩大两岸民族交流,促进宁台共同发展"为主题,通过联欢晚会、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座谈会暨乡镇对接签约、参观畲族博物馆和畲族村寨等活动,使两岸少数民族同胞间的友谊得以深化,让两岸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得以展现,对  相似文献   

13.
贵州苗族村寨凝聚着我国少数民族古老文化结晶,却经济落后,处于地理劣势,并逐渐被盲目的旅游业所侵占,本土文化缺失。从苗族历史发展和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先民所具有的文化生态意识是超前的,并发现贵州苗族村寨风景园林文化生态特点与生态意识变迁规律,为将来保护与规划少数民族古村寨提供帮助,同时在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村寨更新规划中建立理论依据,最终让苗族文化生态和苗族村寨重现光芒。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12,(9):F0002-F0002
9月5日至9日,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交流暨培训会议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召开。会议总结了自2009年全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取得的成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巡视员乇铁志、省民委主任王承才、大理州副州长洪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民委副主任张慧星主持会议。,大理州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许云川,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世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村寨具有独特的文化、美学、经济和社会价值。自2013年国家民委公布了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以后,2017年又评选出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过空间分析法对两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省际、区际及族际的定量与定性考察,认为当前特色民族村寨主要集中在西南、华中、华南三大区域,基本呈西南多、东北少的不均衡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09,(6):70-70
“佤族村寨都用上了节能灯。”这是当天在阿佤山听到最多的一句话。6月17日,云南省节能办宣传小组及志愿者车队开进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为勐来、勐角两个乡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村、小学、佤族村寨免费送去2650只节能灯及配具。17日上午,宣传车队来到勐来乡曼来村,向村民和当地唯一的一所小学免费发放1440只节能灯。该村总人口258户1079人,是一个佤族聚居 的村寨。  相似文献   

17.
正渝民宗委发[2017]26号万州、黔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区县(自治县)民宗委(局、办)、城乡建委、文化委、旅游局(委):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包括特色村寨和特色小镇两种形态。特色村寨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特色小镇指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相对聚集,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功能比较齐全,新型城镇化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正>在滇西南边陲南汀河源头,有个美丽的村落——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大勐准村。这是个"名寨":2003年8月被列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2012年入选国家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2013年被授予国家级"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称号;2013年,被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据《博尚镇志》载,勐准寨建于1414年,是一个古老的傣族村寨。村里颇有名气的大勐准缅寺、勐准大佛塔见证了其数百年的兴衰。不过大勐准的"名气"更多的还在于其欣欣向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中廖村中廖村隶属三亚市吉阳区管辖,先后获评"2016年中国休闲乡村""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等称号,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游目的地。2015年10月起,三亚市开启中廖村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文明和谐新黎村。采用幵放、共享的合作开发模式,保护民俗、修复生态,结合中廖村当地传统农业,导人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20.
赵芳 《今日民族》2005,(6):46-50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文山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2003年,文山州民宗委结合云南省民委下发的《关于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和“兴边富民示范点”工作的通知》,在少数民族贫困村寨建立了一批”民族团结示范点”。一年多来,民族团结示范点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建活动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