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员 《求实》1999,(10)
从一九二七年十月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至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被迫长征,毛泽东同志在江西苏区从事革命活动、领导中国革命长达七年之久。这一时期,既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正开始,是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对党的建设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积累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经验。一、适应时代需要,把加强党的建设上升到战略地位的高度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陆续在全国发动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2.
建国前夕,毛泽东在总结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后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①“三个主要的法宝”②.中国人民依靠这三个法宝,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思想,是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探析三大法宝入手,论述毛泽东思想的起源,以期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中国在20世纪20至40年代必然产生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也只能在中国产生,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光辉继续,是引导人民、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思想.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加珍惜毛泽东思想,更加激发作为毛泽东思想故乡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更加信仰毛泽东思想,更加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1943年7月王稼祥第一次明确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七大”通过的党章当中,正式确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对全党无可争议的指导地位。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此后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毛泽东本人始终保持了比较谨慎的态度。1943年是毛泽东50岁诞辰。为了表示祝贺,党内的一些同志…  相似文献   

4.
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写进了党章并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逝世5年后,中共中央于1981年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形成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其核心部分就是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做了新的概括。其中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完整、科学的表述,十二大党章对毛泽东思想内涵的完整表述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对于理解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发展获得丰硕成果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自觉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到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  相似文献   

6.
1930年5月,毛泽东为反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倾向,在江西寻乌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写了这篇《调查工作》。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首次提出“不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形成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思想的雏形。这篇文章,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30年8月21日,中共闽西特委将这篇文章翻印成册,发给苏区军民学习。由于革命环境,该文后来散失。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持编辑《毛泽东选集》时,这篇文献未能收入。 195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福建龙岩征集到这本小册子。毛泽东得到该文后,十分欣喜…  相似文献   

7.
夏道汉 《求实》2001,2(1):17-19
毛泽东关于以和平方式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石。本文从民主革命时期、建国初期和 195 2年前后毛泽东有关这方面的论述中 ,分析了毛泽东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社会历史条件 ,论述了毛泽东这一理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从1927年“八七会议”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在福建的革命活动,使他的建党学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由此奠定了福建在毛泽东建党学说初步形成时期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博览之窗     
八大党章不提 “毛泽东思想”的真正原因 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概念提出于延安整风时期,见诸于《关于党内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为什么到八大时,毛泽东会把“毛泽东思想”在党章中删去,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不赞成恢复使用它呢?长期担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后来说,这与苏联共产党对毛泽东思想的提法不感兴趣有关。 “历史决议”提毛泽东思想就有对着苏共的意思。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在苏共、共产国际帮助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王稼祥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从1938年到1943年,王稼祥还是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对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成熟作出了独创性贡献。他的革命功勋、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2月,胡绳在<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的文章.文中指出:"孙中山和毛泽东本人都曾染上过民粹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2.
李亮 《党史纵横》2004,(7):44-45
1945年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曾明文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刘少奇在中共“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全面的概述。他说: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本人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2 0世纪 5 0年代以前 ,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是谦虚和清醒的 ,“八大”新党章不再提毛泽东思想为党的行动指南 ,是他本人坚持的结果。 5 0年代末以后 ,随看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升温 ,毛泽东思想也被不断地拔高、突出 ,“文革”达到了顶峰。一贯厌恶个人崇拜 ,但又认可这种崇拜的矛盾心理伴随着晚年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对八十多年来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认真的研究。而研究毛泽东对党的建设的伟大贡献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仍具有深远的意义。毛泽东对党的建设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建党,党的建设要与党的政治路线相联系,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权,走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2月毛泽东出访苏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正式访问,非同寻常。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商谈废除不平等的中苏旧约,签订新约,用法律形式把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固定下来;二是寻求苏联援助,以便尽快恢复和发展中国的国民经  相似文献   

16.
章士钊,字行严,湖南长沙人,一生阅历至富。,-3-年为国民党和谈代表团成员,后留北平。曾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早在建党前后,毛泽东即与之有过交往。建国后,过从甚密,毛泽东尊其为“行严老”。“文革”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倒。章对此事甚不以为然,坚持上书毛主席。他在信中对毛泽东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走上建设之路,国家的兴旺发达,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核心,又…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胡乔木是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整理者。自从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命题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段时间内,文艺被严重地政治化,自身的发展受到了根本性的阻碍。邓小平对此总结说,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如何挣脱这种束缚,还文艺创作一片自由广阔的天空,成为当时文艺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胡乔木的建议下,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被重新翻译,成为文艺走出困境的契机。这篇…  相似文献   

18.
陈晋 《党的文献》2006,(1):81-83
1944年7月28日,毛泽东给7个地方的中央局或中央分局负责人发了一封不短的电报。电文开门见山:“下列问题,请予电复。”哪些问题呢?计有10个。为解读的方便,不妨一一列出———(一)经过时事教育、整风、反特、减租之后,对于党外人士的团结、“三三制”的推行是否生长了一种“左”的现象?党外人士是否对我们发生不满,其不满之点主要是什么?他们是否感到有职无权,如何使他们有职有权?如何使他们经过参议会、座谈会、参加政府工作与社会事业,把他们进一步团结起来?同时,右的现象是些什么?(二)减租中的偏向,明减暗不减是否还存在,减租是否还应定…  相似文献   

19.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取得第三次战役的胜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赶回“三八线”以南,朝鲜战局大体上稳定下来,毛泽东松了一口气,想离开北京,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集中一段时间来编辑《毛泽东选集》。于是,这年2月底3月初,他以休息的名义向党中央请了假。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与毛泽东“唱反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漱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便成了名满天下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号称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毛泽东与梁漱溟二人同庚,那时毛泽东只是北大图书馆的一个小职员,他们初识于1918年,在杨开慧的父亲、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