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逊 《外交评论》2013,30(4):96-107
奥巴马政府执政后,积极调整美国的反恐战略,降低反恐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相对地位。面临国内外困境和反恐新形势,在反思美国十年反恐战争、加深理解恐怖主义的基础上,其反恐战略对反恐的性质、框架和路径等进行重新定位,摒弃了"全球反恐战争"模式,"退出"伊拉克和阿富汗反恐战场,反恐重心回归美国本土,放弃对军事手段的"路径依赖",转向威慑性防御态势。奥巴马政府的反恐实践表明,其以"退出"为标志的反恐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并未能根除美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美国的反恐战略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自911事件后,美伊关系不断日趋恶化。美伊历史旧恨、美国对中东民主改造计划和伊朗核问题正是困扰反恐时期美伊关系恶化的根源性因素。由于美国不能超越美伊关系的瓶颈,美伊始终没有建立起改善两国关系的对话协商机制,两国关系也呈恶性循环发展,从而给美国反恐战略和伊拉克重建及中东和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外交评论》2016,(1):60-81
2015年9月,普京在经过精心准备后,出其不意地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展开大规模空袭,推动叙利亚危机进入新阶段,俄罗斯的中东战略也进入关键时期。普京在叙利亚的强势举动,不仅事关反恐安全,更希望借此达到"撬动"中东地缘政治板块、改善俄美以及与西方关系的政治目的。面对国际恐怖主义和中东地缘政治的复杂形势,普京全面而周密地设计了针对叙利亚战争的战略战术,充分检验并展示了俄罗斯的军事装备水平和实战能力,在这场堪称新地区战争的混合战争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是结构性失衡,这种结构性失衡体现在阿拉伯世界内部、中东地区国家之间、世界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教派矛盾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以及阿拉伯国家转型进程等五个方面。中东地区结构性失衡只能通过战略性平衡重构来解决。从中长期来看,可能出现的中东地区部分国家版图重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主义力量保守化、以核技术和核产业发展谋求独立自主、页岩气和页岩油带来的世界性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大国关系在中东地区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结构性失衡与战略性平衡重构这两种趋势之间的博弈。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于顺势而为,推动中东地区战略性平衡重构,并且应该以之作为中国中东战略的指针。中国的中东战略应该坚持相互尊重、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中东国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平衡发展与各类中东国家的关系。同时,努力建构中、美、俄在中东地区的大国合作、协调和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一年以来中东的反恐形势,探讨了影响地区反恐形势的内外因素,对未来地区反恐形势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一年来,中东反恐形势没有根本好转,叙利亚、伊拉克两国乱局外溢效应明显,对全球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中东国家固有的内在矛盾、世界格局变化带来的冲击、地缘政治博弈的影响、恐怖主义活动的非对称性在网络时代被放大。未来,地区反恐形势不乐观,"伊斯兰国"被打散将给地区和全球反恐形势带来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拉丹被击毙象征着反恐主导美国全球战略时代的终结,新防务报告出台标志着美国全球收缩进入实施阶段,中东政治动荡一年之后美国对形势的判断趋于乐观.这三大因素决定,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战略性投入将逐渐减少,美国对中东盟国的政治和安全承诺可能弱化,未来美国在中东地区可能采取选择性介入战略.  相似文献   

7.
李洪波 《外交评论》2013,(6):133-146
在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中,台湾的战略地位实际上得到了提升,因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强化美台关系的政策,其主要框架是:强化美台军事安全关系;加强美台“准官方”交往的力度;谨慎对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防止自己被边缘化;着力提升台湾当局的“国际能见度”;重启美台TIFA协商,加强美台经贸关系建设;继续支持台湾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些政策的特点是:以军事安全关系为核心,实现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多种功能;以关注岛内民众的各种需求为切入点,与大陆争夺岛内“民意”;以台湾的“民主范式”为样板,推动美式价值观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以对台军售和TIFA建设为抓手,从美台关系中攫取“超额利润”。奥巴马政府的对台政策将使东亚地区内国家间关系更加复杂,使中美两国本已脆弱的战略互信关系受到进一步挑战,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并且使美国干预岛内政治进程更为便利。  相似文献   

8.
试析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出台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命名的美国新中东政策——艾森豪威尔主义,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冷战宣言书,它的出台不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苏伊士运河危机后中东形成的“权力真空”,遏制苏联的需要,中东石油资源、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有关,更有美国自19、20世纪之交形成的“门户开放”政策有关。可以说,“门户开放”是艾森豪威尔主义出台的深层原因。艾森豪威尔主义在其出台后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在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三国应用了三次。  相似文献   

9.
中亚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地区,是中国通往中东、欧洲的陆路重要通道。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与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毗邻,还与中亚各国有众多的跨境民族,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中亚的安全局势直接影响中国新疆社会稳定甚至中国国家安全,牵动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和发展大局。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共同目标是有效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剖析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反恐合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以期多维度、多层面探寻完善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反恐合作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的中东政策考量中,安全、经济、价值观和全球领导地位四大利益目标均占有一定分量,它们常常相互阻碍,彼此抵触。奥巴马政府在应对中东北非的政治动荡时,既要同时服务于相互冲突的四大利益目标,又受国内政治斗争干预,再加上中东局势变化极快,其政策不可避免地充满两面性、矛盾性和多重标准。近期美国仍要修补其原有的中东政策。从长远来看,美国减少对中东的战略投资势所必然,对中东民主化问题则持伪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