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武昌起义称为武昌首义或武汉首义,是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黄兴首先提出来的,得到辛亥革命党人及社会的广泛采用,到民国初年已成定说。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把武昌起义爆发日确定为中华民国国庆节,并将1912年中华民国第一个国庆节庆典特意放在辛亥首义之地武昌举行。武汉作为辛亥首义之区的历史地位,同样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可。武昌起义在辛亥革命中并非最早,之所以称为武昌首义,主要是因为:第一,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各地响应,为推翻清王朝及中国专制帝制建立了头功。第二,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率先将中国同盟会提出的民主共和制度变成革命实践。第三,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拟订了《鄂州约法》,成为其他各省制定约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是中国宪政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0,(12):78-80
<正> 1911年,这一年为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  相似文献   

3.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旬月之间, 已有十几省继起响应,宣布脱离清廷独 立。为统一独立各省的行动,组织北伐, 彻底推翻清廷的统治,建立统一的政权 机关已是当务之急。但是如何组建这统 一政府,在当时则有不同的方案。 一是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提出 的方案。1911年11月7日,黎元洪致 电各地军政府.以“现在义军四应,大  相似文献   

4.
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中,陈宏诰等省城中等工业学堂部分学生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从青年学生成长为革命者。其中,陈宏诰在武昌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革命团体的重要骨干、武昌起义的领导者、湖北军政府的重要人物。其成长经历体现了在校青年学生在这场革命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夙以时务致称,晚以铁路见贤。”这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赛对辛亥革命后首任被推选为浙江军政府都督,后被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  相似文献   

6.
当了几回傀儡、人称“黎泥菩萨”的黎元洪,面临重要关口,也有大处绝不糊涂的一面……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逼上梁山的湖北第21混成协协统黎元洪被革命军推为鄂军总督,之后相继任中华民国副总统、总统,始终是一个傀儡。但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是“忠厚长者”、“稳健派”和蔼谦虚,号称“民国弥衡”的章(?)  相似文献   

7.
弘毅 《创造》2011,(10):48-49
云南虽地处边疆,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云南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战场。云南是武昌起义之后最早举行起义宣布“独立”的省份之一。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起义的胜利声援了武昌,推动了贵州、四川及一些省的独立,为推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一九一一年在中国大陆上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结束几千年封建帝制的一次伟大革命。继武昌起义后二十天即阴历重九爆发的云南起义,则是武昌起义的继续。它高擎反帝反封建义旗于云南高原,为中国近代历史添写了灿烂的篇章。六十八年过去了。读着毛主席“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诗句,今日重饮黄花酒,不禁勾  相似文献   

9.
作为辛亥武昌起义建立的革命政权,特别是作为民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一度代行并发挥过中央政权作用的地方政府——湖北军政府,即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它的官制与人事,特别是辛亥年的官制与人事,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当其时也,军事初兴,众议纷纭,一制度也,时兴时废,一职任也,或甲或乙”,使得这个课题的研究殊非易事。作者读史之余,留心于此,略窥一二.似与习见著述有悖或为其不录,试述三题,以就教于识者。  相似文献   

10.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90周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和2000年封建君主专制。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的时候,我们深深怀念在这次革命中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人们不会忘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热烈响应。12月29日,孙中山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  相似文献   

11.
黄吉亭对于当代人来讲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在有关辛亥革命的论文中也很少有人提及。大家都知道武昌起义,但是武昌起义为什么在武昌爆发呢?无产阶级革命家,辛亥革命著名活动家吴玉章同志指出:"辛亥革命的爆发,不在别的地方而在武汉并不是偶然的,在1904年以后这里已经建立了革命团体,并有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0,(12):83-83
1912年辞去中国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转赴上海,此时的孙中山十分热衷实业建设,希望早日实现民生主义。在上海没住上几天,即就被黎元洪以副总统和湖北都督的身份函约访问首义之地武昌。  相似文献   

13.
正1911年10月10日,一批满腔热血的青年军人在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在武昌发动起义,史称"辛亥革命"。两个半月后,孙中山回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仅仅过了一个月,孙中山就被迫辞职,让位给军阀头子袁世凯。辛亥革命把皇帝拉下了宝座,但未能触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未能改变中国人民被压迫被  相似文献   

14.
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发生在一百年前的1911年(旧历辛亥年)。它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们为推翻帝制、恢复中华而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的延续。它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它和当年接下来各地举行的一系列起义一起.形成了辛亥年的革命风暴.最终以10月10日武昌起义获得成功为标志。  相似文献   

15.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它以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之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武昌起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固然是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当时两湖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工作,特别是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和宣传  相似文献   

16.
皮明庥 《世纪行》2011,(1):28-28
在一次讨论会上,有同志向我提问。我不假思索地说,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故人们便称为辛亥革命首义。设问者说,难道在辛亥年是武昌首先起义吗?广州在同一年3月29日就发生黄花岗起义,比武昌还早半年。也没有叫广州首义。又说,在保路运动中.四川发生成都起义,而且各地起而响应者有全省各州县。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时期湖南的政权斗争,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1911年10月22日,长沙新军起义,宣告湖南“光复”;时过十天,风云突变:10月31日,长沙城内又一次发生兵变,都督焦达峰、副都督陈作新惨遭杀害,原立宪派首领、参议院院长谭延闿登上了都督宝座。 如何看待焦、陈被杀与谭延闿上台?过去史学界流行的说法是:这一事件是立宪派密谋策划的,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反革命政变。近年来则有人提出:立宪派密谋策划说难以成立,焦、谭两任政府的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在攻克汉阳的第二天,冯国璋便致电袁世凯,要求乘机攻打武昌。由于袁和在武昌的湖北都督黎元洪密谋联合迫清帝退位,举袁世凯为总统,所以袁世凯下令冯国璋按兵不动,不得向武昌发动进攻。冯此时立功心切,认为长江随时可渡,武昌唾手可得,因而曾对袁世凯当时停战和谈的意图表示不满。袁世凯意识到冯继续留在湖北前线,可能成为完成自己大计的障碍,便改任冯国璋为察哈尔都  相似文献   

19.
张铭歌 《世纪行》2011,(7):42-46
以武昌起义为胜利标志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它在世界上也是举世瞩目的奇迹。在全球华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曾亲身参与这一伟大革命洪流的先祖父张难先。早在1904年,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指引下,祖父就与同时代的革命先贤们,在总结以前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中,  相似文献   

20.
黎元洪,1864年出生于湖北名镇汉阳。他因缘时会,以清末湖北新军一个混成协协统,在武昌起义中被起义军围住,用枪口逼着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