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宏成 《法制与社会》2012,(13):111+115
正当程序是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且最要的原则,如何理解并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正确贯彻实施这一原则,对于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正当程序的基本理论、正当程序在我国实行的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中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非法取证、冤假错案等都表征了中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之缺陷。从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之内外关系、实践中提出了机制问题性、程序正义信仰之制度基础三个方面看,在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中,人权保障的实现需要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方式调控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建起有力的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实践中,对立案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可以适用传唤措施没有异议,但对立案前的初查对象能否适用传唤,争议较大,导致争议的主要原因有: 一、在刑诉法中,传唤被放在第二篇(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第一章(立案)之后,而一般立案后,被查对象就被称为犯罪嫌疑人,这可以被人理解成传唤只能在立案后使用,而在立案前对被查对象就不能适用,由于这种认识,许多侦查人员在案件的初查阶段不敢对被查对象使用传唤这一措施。 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28条规  相似文献   

4.
徐敏燕 《法制与社会》2011,(25):293-294
保障人权原则只有具体法律制度中得以贯彻才有生命和活动,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应当以此为契机,翻开新的篇章。本文首先阐述了刑事诉讼中人权保护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刑事诉讼中影响人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刑事诉讼中人权保护的立法和司法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岳光辉 《河北法学》2002,20(1):83-85
依据现行法律 ,联系当前实际 ,对治安传唤的对象、主体、方式、时间及其与留置盘问的区别等方面作出了粗浅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刑事传唤在侦查实践中应用广泛,但缺乏应有的法律规制,从而导致刑事传唤法律属性不清、程序不明、任意滥用等诸多缺陷。完善我国的刑事传唤制度必须从借鉴国外任意侦查入手,通过立法确认自愿同行,才能在刑事传唤过程中既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权、限制强制侦查的启动,又有效行使侦查职能。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重心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个体人权。司法实践中,处在侦查阶段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最易遭到来自于国家权力的侵害,这不仅有刑事诉讼制度层面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执法人员在司法理念上仍存在偏差。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侦查模式,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是切实保障刑事诉讼人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王谢英 《法制与社会》2010,(34):191-192
刑事诉讼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与保护被害人的权利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1997年刑事诉讼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在人权保障方面初步迈出了民主文明的第一步,确立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化的诉讼结构初步确立,特别是国际通行的无罪推定原则得到较好的体现。严格依照法定原则和程序进行刑事诉讼,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护,是树立现代执法理念的精神实质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
举证责任是证据制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自古罗马法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后 ,对后世各国的证据立法和理论有着很大的理念影响。举证责任原则无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 ,还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实现司法的目的发挥了它固有的实效。举证责任的倒置是举证责任原则中的一种形态的表现 ,其普遍适用于民事诉讼活动中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举证责任的倒置虽然也有所存在 ,但应用的范围及其比例较小。就我国的情况来看 ,举证责任倒置就规定在民事诉讼活动之中 ,刑事诉讼活动中对这一举证的原则 ,明确规定为单…  相似文献   

10.
梁红标  曾祥桓 《河北法学》2011,29(10):189-192
刑事传唤是刑事侦查的重要措施,有其特定的法律价值和司法意义。实践中,对刑事传唤的属性认识不清,实际应用不当,应当引起重视。通过剖析刑事传唤的规范缺陷,发现刑事传唤的应用误区,来探索刑事传唤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建忠 《法制与社会》2013,(33):107-108
诉辩交易是由我国的刑事诉讼所引进来的,在开始于诉辩交易实际合理性和价值之外,还引入优良的司法环境、公众的一些基础观念以及心理观念,还有法律相关基础等一些本土司法的实际因素。在如今的刑事诉讼的实际情况来看,更应该理性化发展诉辩交易,一定要坚持他人的一些合法利益、公共利益、不能够对国家利益有所损害。并且能够坚持合法性以及自愿原则。鉴于固定的人文环境和制度背景,中国诉辩的实际构建更应该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了解其在司法中适用案件的限制范围以及适用条件,限制其实际的交易内容,对其司法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从而进一步推进其刑事审判的实际改革进程,从而探求提高诉讼切实效率以及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诚实信用原则本为一私法原则,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原则出现了从私法领域向公法领域扩展的现象。本文讨论诚信原则在刑事诉讼中适用的法理基础及限制,提出该原则在刑事诉讼领域适用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3.
论刑事诉讼中人权保护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问题,是一个被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课题,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而对这一问题的继续深入研究则有赖于对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深入的研讨。 一、人权保护与现代刑事诉讼的建立 当我们欣赏现代刑事诉讼的民主和文明,一个很自然的问题便跃然纸上,即现代刑事诉讼从何而来?回到黑暗的中世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刑事诉讼是另一番景象:(1)法院作为封建统治的工具集审判权和起诉权于一身,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2)被告人不是刑事诉讼的主体,而是刑事诉讼的客体,他在刑事诉讼中没有任何权利可言,相反却有招供的义务;(3)有罪推定被广泛采用;(4)被告人口供被奉为证据之王,因而他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自证其罪的义务;(5)法院审判秘密进行,对法院的错误判决没有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中拘传措施的规范有诸多问题,它们与现代诉讼理念向悖。以现代刑事诉讼原则对拘传措施进行观察和反思,并进而力求将其完善,将对我国整个刑事诉讼的理性运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刑事诉讼引进诉辩交易,除了源于诉辩交易的价值和合理性以外,还有引入的法律基础、公众的心理基础、观念基础、良好的司法环境等本土司法资源因素。从当今中国刑事诉讼的实践看,引进诉辩交易应当理性化,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合法性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公共利益、他人合法利益原则、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原则。鉴于特定的制度背景和人文环境,中国诉辩交易的构建,应当规范化和制度化,注意在司法上严格限制适用案件范围、明确适用条件、限制交易内容、严格司法审查,以推进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进程,探求促进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上认为三大法律责任之间原则上不许替代或转换,但在政策和操作层面,在部分案件中存在相互转换的问题。刑事和解、从宽处理不仅是犯罪人、被害人与司法机关三者的事情,还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需要公众的适当参与。针对财产的刑事强制措施承担着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民事关系的功能,需要进一步规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在起诉率不高、执行难等问题,为此,应当明确检察机关对被害人的告知义务,将提起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附带民事诉讼作为一种公法上的义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起诉期限、判决履行等方面应区别于普通民事诉讼的规定,以有效保护被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论刑事诉讼中的控审不分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控审分离原则的主要价值在于保障裁判者的中立,防止追诉权的滥用,从而强化辩护职能。在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配合制约”原则的影响下,我国现行刑事诉讼以及司法实践中的控审不分现象极其普遍,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应当通过程序的完善和司法体制的改革,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控审不分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8.
秦和平 《政府法制》2011,(26):49-49
“人权”是指一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人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人权作为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在刑事诉讼中,其与国家公权力的对抗最为激烈。随着近代人权观念的深入人心,妥善处理刑事诉讼中人权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民主法制社会的必然。本着以人为本和保护人权的理念,我国政府已先后加入了21个国际人权公约,并于1998年10月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2004年3月14日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  相似文献   

19.
在某些重大案件的刑事追诉过程中,为了查明案情,实现成功追诉,控方经常利用同案被告的证言作为指控其他刑事被告的证据。作为相互合作的回报,同案被告在作证之後可能在定罪或量刑方面获得相应的利益。这种“司法交易”对于刑事追诉工作的顺利追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追一步健全适种诉讼机制,从而在司法实践中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司法机关在适用刑事强制性措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比率过高;违法适用刑事强制性措施的现象比较突出;存在“法外”适用刑事强制性措施的现象,“法外”的非刑事强制;性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留置盘查、行政措施、“两规”和“两指”措施。我国刑事强制性措施制度之缺陷我国刑事强制性措施在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仅与刑事强制性措施本身不完善有关,而且与司法人员的法制观念、人权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和司法机关人员少、经费紧张等客观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根本原因却在于我国在设计刑事强制性措施时存在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