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信仰宗教的人增多和对宗教认识的日益多样.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共产党员参与宗教活动、与宗教界人士建立密切私人关系的现象逐渐增多,有的党员实际上成为宗教信徒。与此同时.社会上乃至党内出现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开禁”,允许党员信教.还罗列出党员可以信教的种种理由以及党员信教的诸多“好处”.甚至指责不允许党员信教与宪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精神相违背。事实上.我们党关于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原则立场是一贯的.从未有过丝毫动摇。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应保持清醒认识.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信仰宗教的人增多和对宗教认识的日益多样,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共产党员参与宗教活动、与宗教界人士建立密切私人关系的现象逐渐增多,有的党员实际上成为宗教信徒。与此同时,社会上乃至党内出现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开禁,允许党员信教,  相似文献   

3.
金一驰 《世纪桥》2014,(6):63-64
近年来,随着对宗教认识的日益多样,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对"开禁"还是继续延续传统政策,党员不能信教与宪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精神是否相违背等,议论纷纷。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本文即是试图从信仰的边界角度多方面地梳理党员与宗教信仰的联系,从而认识到我党该如何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林市一些乡镇宗教活动频繁,尤其是少数民族乡镇尤为严重。截至目前,全市有43个村成立了宗教组织(其中26个村建起了教堂),占行政村总数的24%,信教人数达4560人。由于党的活动较少,信仰宗教人数不断增多和宗教活动日益频繁,造成当地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明显减少,平均每村的入党积极分子不足5人;党员平均年龄老化,高达47岁;  相似文献   

5.
周虎城 《党建文汇》2006,(10):27-27
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关于妥善解决共产党员信仰宗教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党的性质,削弱党组织的战斗力,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根据这一规定的精神,对少数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等问题,党组织必须区别不同情况,加强教育,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6.
答疑解疑     
《党课》2007,(1):64-67
对党员参加宗教活动如何处理? 我是一个新当选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在我们这个地区,这些年宗教活动较频繁,村里有的党员也跟着参与,他们虽没干什么违法的事,但我总觉得不应该,可不知该如何处理,请予指导。  相似文献   

7.
答读者问     
《天津支部生活》2006,(2):39-39
离退休党员应如何交纳党费?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信仰宗教?对党员信仰宗教应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要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正确认识宗教具有的社会整合、社会控制、心理调节和社会交往等社会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重新审视宗教,关键要思考和回答宗教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现象,宗教是消极力量还是积极力量,宗教是冲突因素还是和谐因素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8,(8):31-31
为了妥善解决党员信教问题,中共中央组织部在1991年1月28日专门发出《关于妥善解决共产党员信仰宗教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对信教党员的处理,要区别不同情况,慎重对待,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0.
党务信箱     
《党课》2006,(4):46-47
“离退休党员应如何交纳党费”;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信仰宗教?对党员信仰宗教应如何处理?;在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上,支委会可以先表态吗?;……  相似文献   

11.
《军队党的生活》2012,(3):35-35
空军某部干部李想问: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为什么军人和党员不允许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答: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相似文献   

12.
何应龙 《党的建设》2012,(10):41-41
为了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张家川县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深入开展了“三联三帮三促进”活动,即:机关党组织联村,帮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党建资源融合;党员领导干部联宗教场所和宗教人士,帮信教群众移风易俗,促进宗教和顺;机关党员联基层党员群众,帮致富增收,促进农村发展。活动开展以来,为新建和改扩建的182个村级阵地落实帮建资金750余万元,下派村级党建指导员255名,  相似文献   

13.
现代宗教世俗化的发展历程、特征及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促使现代宗教发生了结构性的社会变化,导致宗教神圣性逐渐衰退,亦即世俗化。这使得宗教在神权和人权、教权和政权、神性神道和人性人道相互关系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世俗性的发展变化,不仅代表现代宗教的发展趋势,而且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现代宗教世俗化迎合了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其次,宗教世俗化把传统从社会生活的核心移向了社会生活的边缘。最后,世俗化宗教精神契合了现代人社会心理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要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正确认识宗教具有的社会整合、社会控制、心理调节和社会交往等社会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重新审视宗教,关键要思考和回答宗教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现象,宗教是消极力量还是积极力量,宗教是冲突因素还是和谐因素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目前,社会宗教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只有认真分析与把握当今社会宗教现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才能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民 《支部生活》2005,(5):42-42
不合格党员,主要是指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不合格党员的重要表现是:缺乏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理想信念动摇,不愿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而努力奋斗;背离四项基本原则,经常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消极态度,有的甚至公开或变相地进行抵制,严重影响党的工作;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笃信宗教,经常参加宗教活动或封建迷信活动;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新疆宗教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影响新疆宗教和谐的因素极其复杂:部分党员干部对宗教的认识不到位、宗教队伍(包括宗教管理人员和宗教人士)整体素质偏低、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宗教事务管理的制度措施的有效性和前瞻性的欠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族际关系不够和谐、媒体传播方面存在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和实践的总体情况来看,伊斯兰教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但是,现在一些地方确实又出现宗教与社会主义不适应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办法是讲政策、讲管理、讲引导。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正确对策有六条。  相似文献   

19.
和田是全疆社情最敏感、形势最严峻、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也是新疆乃至全国反分裂、反渗透、维护祖国统一最前沿的地区之一,一些党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淡漠、甚至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们深刻体会到党员双重信仰问题的严重性,将对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产生消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助长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削弱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党员的双重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和分析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的必然性,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