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王锐军 《各界》2009,18(10)
多年来,作文一直是令广大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用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考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作文教学改革的老问题,虽然几十年来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方面还有待突破.笔者认为,要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小学作文训练必须要"四化",即小学作文训练要童话化、生活化、个性化、网络化.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应当研究以下的新训练.  相似文献   

2.
黄丽君 《各界》2007,(2):66-67
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综观小学生习作的现状令人担忧,概括起来是:没有兴趣讨厌写,缺乏材料没啥写,词汇贫乏不会写,框框约束被动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在自由习作时,教师要充分拓展教学时空,实施有效指导,适时为自由习作导“源”、导“路”,使自由习作越“走”越好。  相似文献   

3.
武世琴 《学理论》2012,(8):190-191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许多学生怕写作文,绝大多数老师怕教作文,老师、学生都希望找到一种"一蹴而就"、"点石成金"的写作方法。其实,那样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中年级作文是刚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毕竟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作高出一个阶段,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无话可说,有话写不出来。感觉到"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无从下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要求之一。有兴趣的学习能消除学生紧张畏难的情绪。让学生学好作文最关键的也是最首要的,即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要"练",而且要将作文教学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怕作文往往有其心理障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同时在作文训练中讲究方法,寻找有效途径,帮助学生起步作文。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成为很多教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有的学生坚持写日记,但内容简单,完全是完成任务式的记叙.不是这些学生看得少,他们中的大多数把什么事都看在眼里,可惜没有想在心里,习作时,往往把语文课上学到的修辞、描写等方法全抛在脑后,这样的习作当然只能是"流水账".  相似文献   

6.
对于低年级作文,很多人的认识是不重要,或者认为很难有成效.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只要训练有法,低年级学生能写好作文.用他们可爱的思想,稚嫩的笔把生活感受表达出来.作为老师,要引导他们感受阳光,感受雨露,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张笑脸!让他们尽情徜徉在童年的乐趣之中.小学低年阶段的作文如能成功进行,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培养将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就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7.
张迎秋 《各界》2009,18(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真切感受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入门呢?使学生不再为作文课而感到头痛呢?  相似文献   

8.
王碧荣 《各界》2008,17(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可以说,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思想: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学生写作的个性化,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然而农村中学在写作教学方面面临的困惑可谓多矣,诸如:学生的写作与现实生活的断轨,学生的写作与课文内容脱节,学生的写作与教师的批阅矛盾.因而,学生写出的作文常常题材雷同,内容空洞,层次不分,缺眨想象,语言平淡等问题.那么,在新课改下,怎样全面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培养农村中学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朱善银 《各界》2007,(6):112
在当前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榜发 《各界》2007,(6):118,122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亚欧大陆”。作文的成败直接决定了作文成绩的高低,同样,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完全可以从作文中凸现出来,难怪古人以策取士。呀呀学语是作文的起步,遣词造句是作文的奠基,看图说话是作文的雏形……从小学到中学,作文常常有,作文篇篇  相似文献   

11.
王力 《各界》2008,17(12)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有的小学生总觉得写作文难,写出的作文不是单调乏味、三言两语,就是内容空洞,不着边际.面对这一情况,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坚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情,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源头时有活水来"..  相似文献   

12.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把这一理念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放教学内容,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开放教学方式,培养自主的参与意识;开放教学时空,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开放教学评价,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徐雅楠 《学理论》2009,(11):191-192
大学生参与同学作文的批改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体现。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理念中.学生的作文是由教师来批改的,因为教师的英语比较标准.只有他们才有能力评价学生的英语是否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作文教学只有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作文教学的内容,把学生引入写作世界中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环境的变迁,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换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们普遍感到"活的真累"的同时,我们的下一代,现在的小学生中,肩上所承受的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负荷也越来越重.在小学里,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原因所引起的学习困难学生(下称学困生),已引起教育界高度重视,研究解决这部分学生,无论对学生本身成长,对一个家庭的幸福,还是对学生甚至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所谓"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习惯不一.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其相对性,"学困生"是相对优等生而言的;二是其发展性."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教育教学措施得力,他们是可以转化并不断进步的.  相似文献   

16.
陈煜 《各界》2007,(10)
用"以人为本"指导语文教学,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构建"语文生活化"的理念;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开展语文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要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启发和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黄桂花 《各界》2008,17(10)
新课标说:"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减少对学生写作的难度,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少布置命题作文."在低段作文教学中,指导孩子根据课文仿写;贴近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写能激起孩子情感活动和联想的事;多种方式激励孩子热爱写作,能有效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9.
曹利彬 《各界》2008,17(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更大的发展,首先是从每一节课的课堂设计人手,从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开始.从教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产生、思维的升腾;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新课改规模形成以后的教学中,我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尽可能地做到问题立意新颖、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探视,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阐述目前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力求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名著欣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