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1930年10月—“—小阳春”。在浏阳县18区区委做宣传工作的胡耀邦,恰巧赶上中共湘东特委前来挑选青年干部到苏区工作。在少共工作中显示了出色的组织才干和严于律己品质的胡耀邦毫无悬念地被当地组织推荐,去江西莲花县、永新县的苏区工作。选送江西苏区的青年干部在众多的青年中,挑选还未满十五岁的胡耀邦是有眼光的。他个头不高、两眼晶亮、性格清澈、办事明了。从11岁开始,他就在如火如荼的农运斗争浪潮中迅速成长,在斗争实践中得到锻炼。进浏阳县里仁高小读书后,胡耀邦更加积极参加减租减息等农民运动的宣传,被里仁小学校长——中共文家…  相似文献   

2.
韩蔚尔(Norman David Hanwell)是首位对川陕苏区进行深入考察的西方经济学者。他实地调查了四川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的情况,对红军实力、苏区建设、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做了详实的记录和报告。他以西方经济学者的视角,认为自红四方面军入川至1935年撤出两年多时间里,中共克服"民穷财尽"的实际困难,不仅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而且在实行土地分配政策之外,对川陕苏区进行了文化、经济等全方位建设。  相似文献   

3.
澄潭被扣 1930年7月,地处湘赣边界的湖南浏阳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土地革命高潮。除县城以外的大部分地区,都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了查田分田工作。就在这时,传来了红三军团拟经浏阳、平江等县攻打长沙的消息。为此,浏阳反动当局惊恐万分,除加强城防外,他们还勒令市井停业,学校停课。当时胡耀邦就读的浏阳县立中学,也被迫宣布放假,让师生或回家或投亲靠友。起初,胡耀邦想就此辍学,到红三军团去当兵,但等了几天未见部队来,便决定先回家参加革命工作。 胡耀邦回家要经过澄潭等苏区。为了支援红三军团作战,防止县城反动分子和土豪劣绅逃进苏区或过境逃往江西,各地赤卫武装在山关道口设立了哨卡,检查行人证件,拦截可疑人员。县立中学放假  相似文献   

4.
1932年春,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局的指示和决定,闽粤赣省委开始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闽粤赣苏区第二次代表大会.3月初,中共闽粤赣苏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长汀召开.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一)检阅一年来的斗争经验与教训;(二)接受苏区党大会的一切决议与定出更实际具体的来实现;(三)成立新省委.”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21,(2):61-62
1930年9月下旬,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闽粤赣苏区的领导,决定派新增选的中央委员邓发前往主持工作.闽粤赣苏区是当时全国六大苏区之一,包括闽西苏区、东江苏区和赣南部分苏区.邓发肩负的使命是:纠正过往几个月的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使闽粤赣苏区打成一片,停止冒进政策,有阵地的向东江开展”.具体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是中共培养造就治党、治国、治军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借助历史资料和学界研究成果,对鄂豫皖苏区卫生组织建设、防疫工作及其启示等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对鄂豫皖苏区医疗卫生防疫研究有所裨益。一、苏区医疗卫生组织建设鄂豫皖红军诞生以及1930年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一军、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7.
吴富莲是福建上杭县人,从童养媳成长为苏区的妇女干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上杭西四区(官庄)妇女部长、中共上杭县委委员、中共闽粤赣妇委干部、中共粤赣省委妇女部长。1934年5月,吴富莲进中央党校学习。1934年8月,由于敌人猖狂进攻,苏区形势日益严重,中央党校的  相似文献   

8.
《湘潮》2021,(10)
正湘鄂赣苏区是在秋收起义的基础上,经过平江起义,在红五军帮助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湘鄂赣苏区与罗霄山脉南段的湘赣苏区相配合,南与赣南闽西苏区、北与鄂豫皖苏区、东与闽浙赣苏区(又称赣东北苏区)、西与湘鄂西苏区相呼应,成为影响全国的六大苏区之一。中共在湘鄂赣苏区执政的实践,丰富了地域特色的党史、军史和苏区史。湘鄂赣苏区以长达10年的艰苦斗争经历,对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以及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1999年5月18日,中共兴国县委统战部、县委党史办向福建省永泰县委统战部发去一份传真唁电:“惊悉杨道明法师圆寂,我们深感悲痛.杨老早年参加革命,历任兴国县苏维埃主席、江西省苏维埃内务部长、中央内务部副部长、闽赣省苏主席,创造苏区兴国模范县第一等工作功不可没.……对于他的逝世,我们谨表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10.
中共皖浙赣省委诞生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从1936年4月在江西婺源鄣公山村成立,到1938年春省委书记关英遇难,一年多的时间里,皖浙赣省委在敌强我弱、艰难困苦的恶劣条件下,为三省边境游击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皖浙赣省委成立的背景1934年11月,赣东北的红十军主力奉中革军委的命令,与北上抗日先遣队合编为红十军团,离开赣东北基本苏区.此后,敌人对该苏区进行大规模“清剿”.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共闽浙赣省委领导坚守苏区的部队转入游击战争,省委成员分散活动,群众采取两面政策.省委机关和关英、余金德、滕国荣、邹秀峰等以德兴为中心,活动在德兴、婺源、乐平、浮梁一带;唐在刚、邹琦等率一个独立团活动在葛源、篁村、搓源坞一带.  相似文献   

11.
1930年,湘鄂赣苏区的互济会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其首要任务是从经济上救济被难革命群众,除此之外,还开展慰劳伤病员、救济饥荒、救济失业、医疗救助及举行反对白色恐怖宣传等工作。苏区互济会被定位为"革命的学校",以互济工作争取群众,反映了当时中共对互济会功能的认知。同时,作为一个救济组织,其经费的收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中共对改进措施的探索为中共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在第二次土地革命时期,曾洪易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曾洪易作为中央代表被派到赣东北苏区(1932年12月改称闽浙赣苏区),曾任红十军参谋长、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军区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成为闽浙赣苏区最高领导人。在任职期间,曾洪易积极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和扩大化的"肃反"路线,使苏区和红军遭到严重损失。曾洪易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忠实执行者,曾给闽浙赣苏  相似文献   

13.
王阿寿 《世纪桥》2009,(12):33-37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出中央苏区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区中央分局,军区,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任命项英、陈毅等为苏区中央分局、军区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的负责人,领导江南苏区和游击区的中共组织及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  相似文献   

14.
1932年2月中旬,大地乍暖还寒.在粤东北五(华)兴(宁)龙(川)苏区通往中央苏区的崎岖山路上,几个年轻人背着简单的行装,趁着夜色的掩护,艰难地前行.这里是赤白交界的地带.沉沉的夜空下,疏星点点,万籁俱寂.偶尔,远处传来几声依稀的枪声. 走在最前面的那位年轻人大约二十四、五岁,虽然年轻,但看上去却十分沉稳.他中等身材,半"国"字脸,中分发型,眼睛特别有神.他就是粤东五兴龙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共兴宁县委书记、红十一军独立团政委的罗屏汉.紧跟在后面的是他的新婚妻子张瑾瑜、警卫员潘秉星,还有红十一军独立团团长罗文彩等几位干部.  相似文献   

15.
1937年5月10日,秦邦宪在中共苏区代表会议上作了关于苏区组织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秦邦宪对边区党的外部环境、中心任务、工作重点、领导体制、干部教育等问题做了集中阐释,是中共中央对边区党的建设进行直接指导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6.
被人们誉为“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在涌赣苏区工作虽然只有一年零两个月时间,但他那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辞辛劳、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骆驼”精神给苏区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实事求是纠正“左”的倾向1933年6月上旬,任罚时到达湘陆苏区中心—永新县。他受党中央委派,担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省军区政委。任弼时初到湘赣省时,正面临王明“左”的路线在苏区贯彻执行、苏区各项工作受到“左”倾路线严重影响的局面。以王首道为书记的原省委已被改组,不少干部和群众被错当成“AB团”分子遭逮捕…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饶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编撰的《闽浙皖赣苏区史》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省市两级党史部门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完成的重点科研项目。该书全面记述了闽浙皖赣苏区的发展历程,具体展现了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人和苏区广大军民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总  相似文献   

18.
冯雪峰(1903——1976),浙江义乌人,早年从事新文学活动.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曾任中共左联党团书记,参与左翼文化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 的斗争.1933年底,他从上海到达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瑞金的中央党校工作.当时党校校长是张闻天,他任教务主任兼作教员,为培养苏区的革命干部而辛勤工作.1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冯雪峰随中央军委纵队一道长征.他和普通战士一样,身带背包、干粮、草鞋等,踏上了漫漫征  相似文献   

19.
潘心元(1903—1931),湖南浏阳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浏阳县委书记、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党代表、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农民部长、中央巡视员、红六军(后改红三军)和红四军政委、红军总前委常委、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1931年赴浙江担任省委书记,在温州被捕牺牲。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饶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编撰的《闽浙皖赣苏区史》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省市两级党史部门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完成的重点科研项目。该书全面记述了闽浙皖赣苏区的发展历程,具体展现了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人和苏区广大军民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总结闽浙皖赣苏区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史料详实,内容丰富,史实准确,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