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把握青年思想脉搏,促进青年理想教育的不断深入,最近,我们以问卷、座谈、走访的形式,对一百名青年的理想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工人、农民、营业员、科技工作者、干部、学生、待业青年。其中共产党员六人,共青团员七十五人,青年十九人。平均年龄二十三点六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十二人,高中和中专的六十一人,初中和小学的二十七人。通过调查,我们基本上了解了青年理想教育的一些情况,初步探索了当代青年心灵深处的“秘密”。一、青年心目中的偶像与理想“没有理想的青年,会觉得精神空虚,会沉沦。”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煤矿青工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研究青年在消费方面的特点,是加强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之一。最近我们就矿区改革后青年的收入和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深深感到,引导青年破除旧的传统观念,进行科学消费,是共青团组织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房价使诸多家庭出现贫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调查,本研究探讨了上海青年知识群体因居住成本增长过快而导致"居住贫困"的相关问题。调查显示,上海青年知识群体居住成本负担普遍偏高,居住贫困问题突出,42.6%的人处于住房迫切需求之中。居住贫困对青年知识群体正常的工作、生活及社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业绩上追求短、平、快;消费上质量和档次下降,即兴消费减少;社交上频次下降,社交圈缩小等。因此,应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和相关政策构建进行治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最近,团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153名青年进行了心态调查。调查表明,当代青年面对奔涌而来的改革,呈现出一种互相矛盾、纷繁复杂的心态,使人扑朔迷离。这主要表现在青年对一些改革事物的评价和自我心理指向上。在对改革后生活水平的评价上。71.9%的青年认为“有所提高”,19.6%的青年从物价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乡青年婚俗意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至4月,中国婚姻家庭建设协会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系共同对北京市6个不同类型的区县(崇文、东城、海淀、朝阳、平谷、大兴)进行了北京城乡青年婚俗意向的调查。调查由访谈和抽样问卷两部分组成,其中发放问卷240份。 (一)北京城乡青年对婚姻的投入越来越高,对婚庆消费档次越来越重视。 古往今来,中国人历来重视婚事,传统婚事,繁缛奢侈。如今,余波犹在,加上现代观念的播散,商品消费的风靡,使得当代青年婚姻消费投入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6.
1.青年生活状况的综合指示器生活质量,最初是由加尔布雷斯·罗斯托等经济学家于本世纪50年代中提出,在60年逐步扩展为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尽管它定义众多并难于统一,但西方学者的“多数观点都倾向于把生活质量内容限于精神生活方面”。中国学术界是在80年代中期开始注意这一范畴的,并赋予了本土化色彩的解释,根据我们的理解,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要素:一是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状态特征,本文中主要是指青年的职业、消费、家庭、社交、闲暇精神生活的特征及其满足程度;二是人们的价值实现和幸福感,这里侧重是分析当代青年的生活目标层次和自我价值实现与否的认知;三是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十年中失误之一是没有告诉人民和共产党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为了了解青年士兵消费的现状,掌握动态性指向,我们采取调查问卷、单独走访、集体座谈等形式,对1114名士兵进行消费状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一个倾向性问题:青年士兵中不顾国情、军情以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盲目掀起的“消费热”浪未得到根本抑制,畸形消费心态正在扩散蔓延。消费需求膨胀、消费意向茫然、个人超前消费等问题比较突出。这种现象淡漠了艰苦奋斗的观念,与士兵在军营建功立业的要求无益,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既为物质生活追求物质消费,又为精神生活追求精神消费。精神消费是指以精神产品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包括受教育、文化娱乐、完善道德修养等等。 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可以通过满足精神消费需求的方式让人们自觉接受。以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理论为例,理论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同人们的精神需求紧密相关的。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第二,人们多样性的精神消费需求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多样性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海康县青年出家情况比较突出。最近,我们对海康县青年出家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基本情况海康县是广东省僧尼人数最多的一个县,尤其是青年出家人数较多。据统计,1979年到1985年,全县出家人数352人。其中30岁以下青年达139人,甚至出现了“青年庵”。该县英利区田头乡的人心庵,就有11位女青年出家进庵。青年出家的基本特点: (一)农村青年占大多数。在139位青年中,135人是农业人口。他们的出家与生活处境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自于生产条件较差,文化较落后,生活困难的农村。  相似文献   

10.
富晓星  吴雅宁 《青年研究》2023,(2):72-81+96
购买文旅住房是城市新中产青年新兴的消费方式。借助布迪厄的“文化资本”和“生活风格空间”概念,对购买某文旅住房项目A社区的北京新中产青年进行考察,发现他们通过崇尚文化景观、生产文化产品、营造公共文明空间三个维度,打造独特的生活风格空间,生产性情化文化资本,以寻求更具优势的阶层地位。基于日常居住体验,新中产青年形成带有阶层标识的新的消费模式。研究可为未来的中产阶层消费趋势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的北京青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社会参与意识、职业评价与流动意向、闲暇生活、婚恋观与择偶方式、成长环境与共青团工作诸方面对新世纪青年的现状进行调查 ,企图描述和勾画出北京青年的世纪精神、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对10个团级单位部分青年官兵的消费进行了调查。总的感到,青年官兵的消费比较平稳,节俭意识比较强。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受地方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无论驻山区单位,还是驻城市单位的青年官兵消费正逐渐趋向高档化、多元化和复杂化。 一、青年官兵高消费现象的几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 ,江苏全省展开了对新世纪江苏人新形象的大讨论 ,对南京青年提出了“新世纪、新青年、新形象、新奉献”的殷切期望。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 ,对南京青年目前在工作、学习、消费及闲暇活动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琼海县位于海南岛东线公路中段,经济状况,处于全岛的中等水平,农村青年的富裕程度和消费状况具有典型性。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富裕农村青年的消费有合理的一面,但是存在着更多的不合理部分,这些不合理部分已经形成令人担忧的发展趋向,如不及时纠正,势必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那么,农村富裕青年的消费状况如何呢? 一、消费的竞争所谓消费竞争是指两个以上的消费者或消费单位互不服气,从而引发的在消费过程中进行攀比的思想和行为。农村青年消费竞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青年又代表着社会的未来。青年通过恋爱、婚姻,以自己组成的家庭为基础,开始了独立的社会生活。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的婚恋意识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为了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990年1到10月份成婚的100对青年夫妇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一、结识途径多样化,传统的“男高女低”的格局正在受到冲击。在我们调查的新婚夫妇中,自己结识与经人介绍相识的各占50%,介绍已不再象过去那样占主宰地位。在自己结识的夫妻中,有60%的人是在工作、学习中相爱的,有33%的人是在社交场所或朋友家认识的,因邻居或青梅竹马关系而成婚的占7%。至于介绍相识,由于它具有结识面广、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人的精神生活是由心理与情感生活、道德与信仰生活、文化审美生活等要素构成的满足精神需求的社会存在方式。近年来,受后现代思潮及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青年学生自身的特点,不同价值观在思想中产生碰撞,使青年学生出现了理想信仰世俗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精神世界不断"宅"化等不良状态。其深层原因在于市场化的深入导致价值观的物化、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教育理念的片面化、自我认同的危机导致主体选择的盲目化等。优化青年学生精神生活需要重塑信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培育青年学生的自觉能力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7.
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青年人的愿望和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活方式问题越来越引起青年人的关注,尤其是女青年,生活方式的变化,能直接反映她们的理想、兴趣、爱好和需求。她们期望着能在生活方式的变革、进步中使自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趋于理想,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活方式的变革中来。为了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进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变革,最近,笔者对哈尔滨市青年纺织女工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富裕农村青年消费的现状,我们来到浙江省海宁市农村进行调查。(一) 海宁市地处杭嘉湖平原沪杭铁路沿线,是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之一,经济发达。全市1986年近1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0亿2千多万元。全市28个乡镇中,亿元乡镇有3个。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农村青年变得富裕起来,他们日益讲究消费。我们采用问卷、座谈、访问的形式重点调查了其中2个亿元乡镇,即许村镇和许巷乡(简称“两许”)。  相似文献   

19.
消费是个人的事情,但在考虑一个社会群体或阶层的消费状况时,则不可局限于经济学解释,而应该将其放置社会格局中,考虑社会层面上的意义对其的影响,以"社会人"的视野看待青年公务员阶层的消费,考察社会的相对稳定性对于生活其中的社会群体存在着预先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市青年公务员消费状况的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青年公务员群体消费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格局因素,是高于且先于个人存在的社会稳定秩序或是格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政治心理和道德心理与人们的日常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是由人们所处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直接产生的。人们的政治心理和道德心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一方面在产生它的诸种社会物质关系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以其强大的力量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环境,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因此,如果能够形成顺应改革大潮的政治心理和道德心理,就能够推动改革大潮的向前发展,反之,则会阻碍改革大潮奔涌的进程。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青年,政治心理和道德心理的变化比较快,比较典型,暴露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据此,我们利用近年来在“广州青年价值取向调查”、“广州青年需求调查”、“广州青年选举心理调查”、“广州区街青年政治意识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结合平时的接触和了解作综合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