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重要产业体系,两者的技术经济特性和协同演化关系决定两大产业具有天然耦合性。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已成为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根据物理学耦合理论,构建了产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产业耦合正处于从低度耦合向中度耦合发展的上升通道,且产业耦合尚处于要素层面,产业间的结构耦合、空间布局耦合和政策制度耦合还不完善。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引导并推动两大产业耦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以推动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 ,农业比重大 ,工业产业规模小 ,第三产业比重小 ;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企业缺乏规模效益 ,另一方面行业垄断比较严重 ;地区结构不合理 ,一是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地区之间产业发展的差距不合理地拉大。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是强化第一产业 ,提升第二产业 ,要提高企业规模经营水平 ,消除行业垄断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地区优势产业 ,实施西部大开发 ,加大财政的转移力度。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都是产业不断转化和升级的过程。没有产业的支撑和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就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繁荣昌盛。本文通过美国政府对产业干预特点的分析,比较我国产业结构和调整政策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差距,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区产业结构有两种含义 :一是某地区内的产业结构 ,即某地区内部各产业及其相互关系 ,直接决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反映地区内的分工与专业化状况 ;二是地区间的产业结构 ,即通过产业关联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关系 ,这是影响地区经济利益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 ,反映地区间的分工与专业化状况。导致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 ,一方面各地区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差异直接引致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另一方面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将通过产业结构的空间结构效益及区际利益分配这一传导机制影响地区经济差距及…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四川与国内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探讨四川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差距 ,并为四川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之间密切相关,其转换和升级的内因是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和质量结构。区域人力资源政策体系及特征对产业升级产生重要影响,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人力资源开发也会产生相应的制约。文章分析新加坡的人力资源政策、产业状况和产业升级结果,探求针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新趋势下所应当采取的人力资源政策。  相似文献   

7.
生产者服务业: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者服务业是面向生产过程而非最终消费的服务行业总称,它的发展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优化、推动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生产者服务业面临着发展不足、分布不均衡,市场结构不完善、进入壁垒较高,不够开放、各地区间缺乏协作机制,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关联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长期发展对策应是:尽快完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推进生产者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协调、建立起比较优势突出的区域分工格局,强化对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财力与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产业融合: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健鹏 《理论探索》2012,(2):103-105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关键是突破资源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重要途径是推进产业融合。在产业转型的渐进过程中,要全方位导入产业融合的理念和方式,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促使资源产业在融合中得到优化,新兴产业在融合中发展壮大,三次产业在融合中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陕南绿色产业的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要加快陕南绿色产业发展,必须适当限制当地工矿业发展,协调处理好绿色产业和工矿业的矛盾;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给绿色产业以较大的发展空间;用足用活"退耕还林"政策,挖掘绿色产业发展的潜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发展绿色产业的资金问题;鼓励土地适当集中,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尽快建立健全市场保障体系和生产经营组织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陈翔 《理论探讨》2020,(3):97-103
税制变迁与产业发展具有内在契合性,税制变迁既能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也能通过内部税种调整与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对产业发展与税制变迁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现行税制体系的内部结构不够科学、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尚未完成,需要从顶层设计和确保改革举措切实落地等层面完善税制改革,最终达到用科学的税制变迁有效引领、调控和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任力军  杨军 《理论探索》2014,(2):101-103
近30年间山西第一产业投资比重变动平缓,始终未超过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0%,基本徘徊在5%左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波动较为显著。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化产生的经济效益在1981~1985年间最佳,在1986~1990年间最差。山西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已经不仅仅是各产业间投资规模结构的简单变化或调整,更应注重产业投资结构效益的优化。可以通过适度增加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继续加大第二产业投资结构调整,控制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等举措,整体提高山西产业投资结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产业融合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微观原因,描述了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表现,提出了中国如何利用产业融合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力转移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表明:首先,我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以及城乡居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其次,产业结构变动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收入差距会随着现代产业部门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而扩大;再次,收入差距也会随着劳动力在两大产业部门间的转移先扩大后缩小,即呈现出倒U形变动趋势;最后,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劳动力转移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以避免收入差距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4.
产业空间布局合理与否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南宁市城区产业布局虽然已经规划完成,但存在着各区产业趋同、缺乏协调、产业区位优势不明显、缺乏产业纵深及导向不明显等不足.通过明确定位、发展重点、布局模式选择以及政府支持等可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陕南秦巴山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经济发展落后.研究水源地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和陕南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对实现陕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水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产业发展和水资源环境保护入手,陕南在水源涵养地保护条件下产业发展应遵循规模化、循环化、科技化、品牌化、产业优化以及水资源补偿原则;陕南要着力培育旅游、农林特产加工、新材料加工三大产业,通过三大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既保证水资源输入地获得清洁水源,又保证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实行内向良性循环,实质就是要在全国和世界经济大系统的背景下,建立省内各类产业之间,产、供、销之间的良性运转系统,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因此要使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系统的轨道,关键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第一、要解决产业结构老化问题,包括改造传统产业和建立新技术产业两个方面.第二、要解决产业结构不协调问题,包括发展短线产业和沟通各类产业关系两个方面.第三、要解决经济布局不合理问题,包括建立产业基地和发展区域分工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地区间的产业竞争集中体现在产业集群的竞争,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就要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而要求搞好产业集群的空间载体即产业园区的建设。从集群的视角看成都产业园区建设,可以发现其中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要按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来整合成都各产业园区,形成产业定位明确、区位优势突出、园区之间互动互补的具有自组织性质的统一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一直着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并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从实践效果看成效不大,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低附加值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尚未突出表现为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失衡。就区域结构来说,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协调,区域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就城乡结构来说,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日益边缘化并存;需求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外需与内需失衡、投资需求与消费。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增长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为前提,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实现的,市场机制的不完备性决定了政府参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必要性。温岭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实践与经验,对地方政府在市场失灵和社会缺位状况下,以及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的发展升级中如何准确定位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卓宁 《学理论》2023,(4):85-88
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提质,还有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哈尔滨市作为亟待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亟须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技术渗透、产业链延伸以及产业内部重组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效率以及产业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