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并非要建构一个新的知识产权权利体系,而是试图回归理性,在法哲学层面为知识产权的正当性提供论证,并结合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知识产权的扩张性本质及其规制原则,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知识产权滥用现象及国际形势提供较为原则的解决思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立在对抽象物赋予法律权利的虚拟构架之上,自身就存在着权利滥用的倾向,进而发生异化的趋势。尽管其具有强烈的扩张性,但正义理念不会让它走得太远。  相似文献   

2.
近代德意志法系私法制度创立自然人权利能力制度的主要法哲学依据乃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意志理论。依据此等自由意志理论,只有具备自由意志这一质的规定性,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才既能谋求自己的利益,又能受理性法则的约束,从而才具备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才可以成为私法上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认为,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的自由是受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的自由。所以,自由在法中才能实现。他把这种法的发展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黑格尔法哲学具有保守与激进、革命与妥协、理智与荒谬三对矛盾统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德国民法典是以权利为本位的法,人格是民法典的价值源泉和逻辑起点,民法典的人文主义价值是以自然人人格的概念为技术中介而贯穿到整个法典之始终,以历史的视角,对自然人人格内涵作出动态考察,侧重对德国民法典赖以存在的精神基础--康德的伦理人格主义哲学作出分析是,并对自然人人格所承载的价值作出阐释,主张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对此应当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为财产权提供正当性的几个代表性学说人手,重点选取洛克的自然法理论的劳动学说和黑格尔的财产权自由意志理论作为讨论的依据,在分析两大学说的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它们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性和有限性,从哲学层面上思考知识产权制度这种存在了几百年历史的法律制度的理性与正当性.以此为依据,指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法学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如何通过理论上的完善使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知识产权体系化问题得以统一,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其中的逻辑联系点.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是传统民法哲学的基础。“自由意志”以“自主决定”与“自己责任”为原则 ,并衍生出近代民法的三大原则以及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内容浩瀚的民法体系。但是 ,“自由意志”论在理论上与现实上都遭遇到了困境 ,民法制度随时代而变迁。庞德的“社会利益”学说是解说这种变迁的有力理论。依据庞德的理论 ,民法从专注于个人自然权利转向兼顾社会利益 ,民法价值出现了从个人自由到保护信赖的变化 ,民法的终极目的也出现了从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转向社会秩序的和谐 ,并实现在人们需求冲突时的调整的变化。现代民法的内在体系因之形成以“自由意志”为内容的“常规法”和以“信赖保护”为内容的“矫正法”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认为,法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包括"犯罪"在内的法学概念是从"绝对观念"这个最高的哲学概念经过层层环节推导出来的."绝对观念"经过精神、客观精神、抽象法三个阶段进入不法环节;不法又分为无犯意的不法、欺诈和犯罪,犯罪是不法的第三个环节,是真正的不法.犯罪具有虚无性,犯罪因为对法的否定成为严重的不法,又被法扬弃而恢复到法律所认可的常态.犯罪的哲学根据在于人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绝对不可能被强制的.  相似文献   

8.
人格权内涵的核心要素是"人格"。人格的意义经历了自"身份人格"到"抽象人格"再到"具体人格"的三部曲式的主题演进。这种演进并非革命式的突变,而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逐渐交融从而使得人格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 ,知识产品是知识性与产品性的统一。知识的本质是信息 ,知识是人脑的产物 ,产生于大脑的知识并非一定为他人感知 ,存在于大脑中的知识也具有其形式 ,知识不以是否能为他人感知为前提 ;知识产权制度不是用来保护知识的 ,不是用来限制知识的传播的 ,而是通过保护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知识产品 ,来保护创造知识的劳动的 ;知识产权属于私权但对公权有强烈的依存性 ,是人们基于创造知识的劳动对所产生的知识产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著名影片《天使之城》为视野,阐述了西方法哲学的一种价值取向——自由意志,即从哲学的角度上看,自由意志是一个永恒的存在;从法律的视野来看,它可以说是一种生成的存在,因为它是西方社会法治文明所追求的最本质的价值理念,是人性最深刻的一种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主要分析黑格尔和马克思对法律人格的论述,从他们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自由和财产是法律人格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冯晓青 《知识产权》2001,11(2):17-21
《知识产权哲学》(A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一书是由Peter Drahs撰著,Dartmouth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出版(英文版)的一部学术著作。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该书以财产权制度产生、发展及相关理论为脉络,通过探讨知识财产作为“抽象物”的特点及在抽象物上设立知识产权的情况,提出要用工具主义的哲学态度来指导建立互相制约的知识产权方法和  相似文献   

13.
周静 《中国检察官》2011,(21):76-76
文章简略回顾了“是”、“应当”、“事实”和“价值”等观念在学术史上的演变以及它们同规范观念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规范的性质问题作了初步讨论。一是关于二元框架。“是”和“应当”的分野,或者说“事实”和“价值”的分野,主要是现代问题。传统形而上学是“是”的学问.并不刻意做出上述区分。休谟和康德之后,“应当”分化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的自身意识理论在实践哲学中所导致的两个根本困境在于:"人格同一性"或道德人格危机与"意志自由"的失落,这构成了康德的自身意识理论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域;康德以"纯粹自身意识"与"经验自身意识"的区分以及一种"非对象性"的自身意识建构人格同一性的最终根基.然而,根本上内在于康德形而上学中的"反思模式"无法避免自身意识的"循环困境"而未能在理论哲学领域中解决自身意识理论的自反性而导致的自我"实存"问题与自我"非实体性"之间的悖谬与对立,从而敞开了进入先验自我的"形而上学一实践性"入口,而这种实践性必须基于对人类自由的理解,在这样的理论进路上所伴随的正是自身意识到人格的概念运动.  相似文献   

15.
人格权内涵的核心要素是“人格”。人格的意义经历了自“身份人格”到“抽象人格”再到“具体人格”的三部曲式的主题演进。这种演进并非革命式的突变,而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逐渐交融从而使得人格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出发,作为人格权客体的人格具有伦理与利益二元属性。相应地立基于这种二元人格之上的人格权在内涵上亦有内外两个层面。人格权的内涵在本质上乃是内在于人的伦理价值,而在形式上表现为外在于人的人格利益。应特别注意确保人格权内外两个层面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近代抽象人格制度得以确立,实有赣于宗教、伦理、经济和哲学等各种因索的推动.抽象人格实现了近代民法典的整合,并使得民法典的价值定位在个人自由之上.现代市场机制使抽象人格的普遍性得以消解,人们逐渐被区分为强、弱两种类型.为了保护弱者,实现社会正义,作为抽象人格代表的民法典被分解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对公共政策本质的理解,是公共政策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也是实践中建构政策观念、开展政策活动的逻辑起点。现流行的几种关于公共政策本质的代表性观点,虽然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揭示了其不同面孔,但都未进一步剖析公共政策背后所蕴含的国家—社会关系,或者说,没有清晰地回答一个问题,即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政策性所反映的社会意志和国家意志在政策过程中到底发挥着何种作用、如何互动以及产生了何种影响?对此问题的挖掘将得出对公共政策本质的重新理解:在现代民主政治中,社会意志和国家意志之间是对立性交融关系,而公共政策的本质就是两种意志的组合关系及其结果。这种组合关系在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公共政策运行的全过程中均有充分的体现。从这一视角来透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个人信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不仅关涉个人人格,而且天然内含财产价值。既有的理论研究只关注到数字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人格权益消极保护和数据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协调,而忽视了个人信息财产价值的外化路径缺失问题,导致个人缺乏参与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有效途径。传统的人格标识商品化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一般人格权存在固有缺陷,人格标识商品化的制度逻辑与数字社会形态下个人信息财产价值外化不完全契合,因此,套用传统的人格标识商品化理论无力解决个人信息财产价值外化问题。个人信息财产价值外化路径的重构需要以保障主体的意志自由为核心,借助对基于意志自由的权利关系结构的解剖,将宪法上以知情权和决定权为核心的基本权利穿透拆分为私法上不同信息利用场景下四种具体的行权模式,从而实现个人信息主体在数字社会中的意志选择自由和数据利用社会价值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左威 《法制与社会》2011,(28):195-196
公务员伦理失范是影响现代政府管理的良性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公务员“双重人格”理论入手,深刻挖掘我国规范公务员行为的传统伦理的同时,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思想和制度两个层面确保政府管理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春,倍受业界关注的“美国思科公司诉中国华为公司案”导致了关于知识产权存在合理性的讨论:知识产权的正义性是什么?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性界限何在?等等。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冯晓青博士所著《知识产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