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会清 《求实》2006,(3):32-3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其领导的革命活动就充满着浓郁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色彩:一方面,它将自身的合法性建立在中国不断发展的革命诉求之上。另一方面,又把战争动员作为自己最直接的目标,而苏维埃选举运动则是对两者进行调适的一个结果。通过苏维埃选举运动,中共不仅在苏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工农专政的世界,而且还构建了一个有利于革命动员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苏维埃时期政治社会化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将共产主义意识内化为自己的政治心理;培养了群众的政治依属和政治忠诚感.  相似文献   

3.
黄源辛  孔娟 《世纪桥》2008,(11):22-22,26
苏维埃时期政治社会化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将共产主义意识内化为自己的政治心理;培养了群众的政治依属和政治忠诚感。  相似文献   

4.
苏维埃时期政治社会化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将共产主义意识内化为自己的政治心理;培养了群众的政治依属和政治忠诚感.  相似文献   

5.
解读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时期实施的土地政策,不宜从现代产权理论中关于土地权属的基本要素着手,而是应该更多地置于当时的客观环境特别是政治因素来评判;苏维埃时期的土地政策,有鲜明的阶级性、不确定性、依附性和强制性;苏维埃土地政策的实施,解构了传统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经济基础,建构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年代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苏维埃土地政策既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目标相呼应,也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6.
在土地革命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筹集军事经费,防止贪污浪费和腐败,中华苏维埃政府发动了轰轰烈烈的节约运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节约运动的成功开展,主要归功于苏维埃政府的广泛发动、各级政府的积极响应及舆论的宣传监督,其对当今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苏维埃运动是继十月革命之后世界革命进程中最具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其发展历程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开展,不仅奠定和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而且它所创造的英勇革命斗争成就、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具有世界性的历史意义,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树立了榜样和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苏维埃"符号在中国建构过程中受苏联影响严重,过度强调阶级斗争与政权对抗,战争环境下拘泥于国家形态,局限了斗争基础和斗争策略,导致"苏维埃"符号因中共中央及红军撤离苏区而受到削弱;来自共产国际"统战"政策的调整,再加上中国民族矛盾的上升,促使中共最终放弃了作为国家形态的"苏维埃"政治符号。"苏维埃"符号的运用体现着中共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思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逐步完善选举制度 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选举制度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各项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其民主性及完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蓬勃发展,现有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已迫在眉睫,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我国代表选举制度,如何更好地为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民主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高政治参与与政治冷漠——对一次大学生选举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票作为选民参与政治的最基本的行为,最能反映出政治参与的水平问题。然而大学生在选举中的高参与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实际情况是高政治参与与政治冷漠并存。文章在实际调查基础分析了大学生参与选举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的起因,并就如何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中央苏区廉政建设运动的历史背景1 931年 1 1月 7日— 2 0日 ,中华工农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当时 ,苏维埃政府所辖区域、人口、军队的数量等方面都远远比不上国民党统治区 ,但它却能在长期的战争环境和敌人严密封锁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着 ,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廉洁政府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 ,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 ,苏维埃政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贪污公款 ,铺张浪费。“各级政府的…  相似文献   

12.
微博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为直接民主螺旋式回归创造了条件,而在现代国家社会条件下,复制希腊式的广场政治,必须充分认识其两面性,去粗取精,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让主权在民的精神深入现代政治运行中去。  相似文献   

13.
1953年至1954年北京市开展了首次基层民主普选运动。积极分子作为一种政治角色,既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重要力量,亦是党的政治录用系统中的预备人员。普选期间,中国共产党充分发动积极分子参加普选,他们在普选的各个阶段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在政府与选民大众之间起了中介桥梁作用,在民主建政运动中功不可没。同时,积极分子犹如一把双刃剑,一些积极分子在进行普选动员和组织时,给选举工作带来了现实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执政党靠政治运动来维护政权有害而无利.政治运动往往会冲击正常的经济建设,违背党的执政规律,阻碍了民主法制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历史教训,阐述了坚决停止政治运动,扭住经济建设不放;着手改革制度,避免再搞政治运动等观点.这些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高举妇女解放的旗帜,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参加苏维埃革命和政权建设,形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农村妇女参政的热潮.为了鼓励和支持中央苏区农村妇女参政议政,赋予了农村妇女平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吸收农村妇女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力选拔和培养农村妇女干部,采取各种措施切实维护中央苏区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通过党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彭德怀、滕代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彭德怀等党员同志非常重视党组织和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根据地建立前平江起义时期还是根据地建立后苏区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于党和部队的具体工作当中,帮助大量新党员克服了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扩大了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加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军队战斗力,同时也为党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贯彻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明确宣布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站在一起,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苏联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巩固中国革命的胜利成果,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新中国的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代表间接选举的话语修辞日益面临着被解构和祛魅的威胁,而力促扩大人大代表直选范围的主张却未能抓住间接选举的政治逻辑。人大代表间接选举制度实际上是通过限制选举权的方式来获得可控的选举结果。由先锋队代表话语所衍生的实质民主观和基于执政安全考量而设计的人民民主集中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大代表选举的底色。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官僚特权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及苏共领导人的错误决策无疑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是党的政权建设的一个重大任务。以村委会选举为契机加强党的农村政权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农村换届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换届选举工作虽已进行了多次,但由于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程度不一,宗族、邻里等因素影响突出,再加上原有矛盾的积累和农村新的精英阶层政治意识的增强,使农村换届选举不可避免地带有利益再分配的色彩。目前,影响和制约农村选举顺利开展的因素有增多的趋势,比如宗族问题日益突出,农村选举中的宗族利益诉求已经上升到重要地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