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蟒蛇是我国珍贵动物之一,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福建等地。据记载世界上的蟒科动物有20属72种,国内所产的仅2属2种,即沙蟒(Eryx miliaris)和蟒蛇(Python molurus bivirtatus)。上海动物园饲养蟒蛇历时已久,我们在饲养的过程中先后发现蟒蛇的体内外寄生有巨蜥盲花蜱(Aponomma lucasi)、蟒沟槽绦虫(Bothridiumpythonis)、丝状蛇蛔虫(Ophidascaris filaria)和渐细多宫线虫(Polydelphis atronua-ta)。其中以丝状蛇蛔虫的感染最为普遍,严重侵袭时可以引起动物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双梳羽管螨(Syringo-philus bipectinatus He-ller,1880)是寄生于鸡飞羽羽管中的一种小螨,我国于1980年在湖南省发现,之后在北京、云南、贵州、四川、上海、江苏、江西、广东、广西、海南、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河北、河南和内蒙古共19省(市、自治区)均有报道。本螨属蜱螨亚纲(Acari),真螨目(Aca-riformes),辐螨亚目(Actinedida),肉食螨总科(Cheyletoidea),羽管螨科(Syringo-philidae)。截止目前,羽管螨科共报告22个属90个种,其中21个属寄生于鸟类的羽管中,仅1个属寄生于啄木鸟科的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3.
蜱是吸血节肢动物,对宿主动物不仅叮咬吸血而且传播多种疾病,危害很大。国内外对牛、马、羊、鸡等动物体表寄生蜱的研究资料较多,而对骆驼寄生蜱的研究不多。作者于1989~1990年在进行土拉弗氏菌病疫源地调查时,对甘肃省河西走廊三个地区10个调查点的1013峰骆驼寄生蜱进行了调查,共获蜱标本9071只,隶属2科4属7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二棘血蜱(Haemaphysalis bispinosa)属硬蜱科血蜱属,寄生于牛、羊、马、猪、猫、狮、虎等动物。经观察,我市警犬也感染此蜱,对警犬危害甚重。 (一)形态 雌雄异体,虫体呈黄褐色,无眼。须肢粗短,第2节外展,超出假头基之外。螯肢略长于须肢。假头呈矩形。口下板齿式为4/4,齿大小较均一,齿列等长。盾板无花板。有肛后沟和肛中沟。体后缘有缘垛11个。足4对。  相似文献   

5.
牛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a)是一种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大型血孢子虫。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以高烧、贫血、黄染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我国主要发生于南方诸省,河南、山东、河北、新疆及西藏察隅地区也有报道。本病主要传播媒介是微小牛蜱(Boophlus microplus)、消色牛蜱(B.decoloratus)及扇头蜱属(Rhpicephalus)的几个种(Morzaria,1977;刘钟灵等,1986)。  相似文献   

6.
(一)流行病学调查 1.分布:1985~1987年在发病季节用病原检查方法,在苏泊淖尔、吉日嘎朗图、温图高勒、古日乃、赛汉桃来5个乡和巴彦桃来农牧场对绵羊和山羊进行了边虫病调查。结果证明山羊的边虫病主要流行于吉日嘎朗图、苏泊淖尔两个乡和巴彦桃来农牧场的沿河草场上,流行区域为额济纳旗绿洲的腹地。每年春秋两季额济纳河水浸灌草场,属河泛地,低地草场类,是全旗最好的草场。草场生长有胡杨、柽柳、骆驼刺、黑果枸杞、芨芨草、碱草、红沙、齿叶、白刺、沙蒿、苦豆子、芦苇和其它杂草。植被盖度达40%~60%。在流行区,羊体上的寄生蜱主要有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亚东离眼蜱(Hyalomma asiaticumkozlovi),和短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pumilio),哪种蜱是羊边虫的媒介蜱,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牛巴贝斯虫(Babesia bovis)是一种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小型血孢子虫,有较强的致病性。其传播媒介主要是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有矩牛蜱(B.calcaratus)、蓖子硬蜱(Ixodes ricinus)、全沟硬蜱(I.persulca-tus)、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囊形扇头蜱(R.bursa)等。牛巴  相似文献   

8.
硬蜱科的蜱是寄生于家畜体表的一类危害严重的外寄生虫。由于蜱吸食血液 ,并分泌有毒的唾液 ,所以它可使病畜感到不安、疼痛 ,并引起皮炎 ;蜱多量寄生时 ,则引起病畜贫血、消瘦和麻痹 ,使幼畜的发育受阻、生产力下降 ;蜱还能传播家畜的多种梨形虫病和传染病 ,引起家畜死亡 ,对畜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对于蜱害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防治措施。为了筛选出驱杀寄生蜱的有效药剂 ,1999年 4月至 6月 ,在蜱侵袭羊的高潮期 ,笔者在陕西省麟游县某山羊场进行了五种药物驱杀山羊血蜱的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虫克星 (Avermectin)…  相似文献   

9.
硬蜱是本地区除痒螨外对羊危害最严重的体外寄生虫。为了摸清本地山羊体表硬蜱的寄生情况,进行有效的防治,我们连续两年对某分场及附近养羊专业户饲养的山羊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离体蜱药效试验和临床杀蜱试验。(一)硬蜱寄生请况调查1.调查方法:参考吴克强等的方法,将羊体分为耳部、头部、肩颈部、腰部和尾臀部6个区域。在4~9月期间,于每月的5、15、25日分3次摘取每个区域的全部蜱,记录每个区域寄生蜱的密度。将采摘的蜱编号登记,视饱血情况放置12~24小时后,常规固定鉴定。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分别属于扇头蜱属、牛蜱属、血蜱属、革蜱属和璃眼蜱属的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西藏血蜱(Haemaphysalis tibetensis)、微形血蜱(H.wellingtoni)、青海血蜱(H.qinghaiensis)、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银盾革蜱(D.niveus)、麻点璃眼蜱(Hyalomma ruf-ipes)、亚东璃眼蜱(H.asiaticum)等9种硬蜱成虫的哈氏器。在这5个属间,哈氏器在囊孔形状、前窝的形状和深浅、感毛的数目、孔毛的位置和形状及长短、锥毛的位置、基盘的数目、远端毛的数目和位置上存在着区别。在同一属内,哈氏器结构也存在着区别。西藏血蜱、微形血蜱、青海血蜱的哈氏器在前窝形状、孔毛的长短和形状以及位置、锥毛的位置、远端毛的位置和数目上存在着区别。草原革蜱和银盾革蜱的哈氏器在前窝形状和深浅上存在着区别。麻点璃眼蜱和亚东璃眼蜱的哈氏器在锥毛的位置上存在着区别。  相似文献   

11.
对图们江下游部分牧场黄牛体表寄生蜱调查表明,该地区的蜱有血蜱属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和硬蜱属全沟硬蜱(Ixodespersulcatus),2种蜱分别占93.21%和6.77%;黄牛的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121~3270只;在2个硬蜱生境地带2种蜱的分布基本相同。当地优势种长角血蜱在宿主体表的分布无规律性,但以宿主前躯寄生数量较多。长角血蜱的若虫、成虫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活动盛期,这与该地区牛瑟氏泰勒虫病的发病季节一致。  相似文献   

12.
蠕形螨隶属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目辐螨亚目蠕形螨科蠕形螨属,寄生于动物体的蠕形螨种类甚多,约130个种或亚种,常见的有近30个种(吴征鉴,1984)。蠕形螨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中,亦可寄生于腔道和组织内(李文龙,1991)。1990~1995...  相似文献   

13.
森林革蜱寄生于刺猬体表报道杨芷云,王宗仪,金东航(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1)1994年4月30日在保定市某家属院发现一只体重约450g的刺猖,其体表有22只硬蟀寄生。刺猬表现高度贫血、消瘦,检查后不久死亡。收集的蜱经鉴定,确定为森林革蜱(Derm...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卢氏县地处予西伏牛山区,为我省养牛数量较多的县之一。牛焦虫病从1966年确诊以来,病型不断变化。1981年以前,当地以双芽焦虫,环形泰勒焦虫发病率较高,1982年以后,瑟氏泰勒焦虫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特别是今年,该病约占焦虫发病率的90%以上,虽然临床症状比较轻,但由于病程长,患畜机体消瘦,犊牛生长发育受阻,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是比较大的。 (一)对卢氏县瑟氏泰勒焦虫传播者的初步看法 据文献记载,苏联瑟氏泰勒焦虫病的传播者是二棘盲蜱,国内材料报道瑟氏泰勒焦虫病的传播者有长角血蜱和二棘盲蜱。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981年组织河南省畜禽寄生虫普查时对卢氏县蜱种类的鉴定为:长角血蜱、残缘璃眼蜱和微小牛蜱。我们从临床检验结果来看,瑟氏泰勒焦虫和双芽焦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对甘肃省张家川县绵羊蜱媒血液原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 ,绵羊体表寄生蜱类 5种 ,即青海血蜱 (Haemaphysalisqinghaiensis)、长角血蜱 (H .longicornis)、革蜱 (Dermacentorspp .)、草原革蜱 (D .nuttalli)和微小牛蜱 (Boophilusmicroplus) ,其中青海血蜱为传播媒介优势种。绵羊泰勒虫 (Theileriaovis)感染率为 6 2 .2 % ,无形体 (Anaplasmaovis)感染率为 16 .7% ,且有双重感染的病例。体表喷洒药物灭蜱试验表明 ,5 0mg/L倍特对蜱类的半数致死时间 (LT50 )为 4 .91h ,用药后 3d体表残留活蜱数为 3.4± 2 .2只 ,14d后再次染蜱数为 4 9.7± 12 .0只 ,羊只血液原虫病感染率由38.1%降至 8.8% (P <0 .0 1) ,红细胞染虫率由 11.6 %± 6 .9%降至 5 .4 %± 2 .1% (P >0 .0 1)。  相似文献   

16.
1999-2000年3-9月份从甘肃省永靖县的绵羊、山羊体表采集蜱842只(雄虫453只,雌虫389只),经鉴定为麻点璃眼蜱(Hyalomma rufipes).该种蜱对山羊的侵害大于绵羊,一般寄生于羊后肢内侧、肛门周围和母羊外生殖器周围等无毛或毛稀少、毛很短的部位.经实验室人工饲养,证明该种蜱为二宿主蜱,饱血雌虫产卵前的生殖滞育期平均39.5 d,产卵期平均22.5 d,卵孵化平均27 d,幼虫从开始吸血到变为饱血若虫19.5 d,饱血若虫蜕皮约37 d;成虫活动季节为3-10月份,5-6月份为高峰期,羊在高峰期的感染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鞭虫种类较多,寄生于多种动物,主要危害幼畜。我们于1984年,对河北省阜平县冷冻厂收购的野兔鞭虫寄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尸检20只野兔,其中12只野兔盲、结肠中有鞭虫寄生。其感染率为60%,感染强度为5~230条。 (一)病理观察 主要病变在肠道,重感染的3例,盲、结肠粘膜呈现卡他性炎症,其中1例肠粘膜局部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病变。其余9例为轻度感染,病理变化轻微。 (二)形态观察 雄虫体长25~28毫米,前部宽0.14~0.2毫米,后部宽0.58~0.6毫  相似文献   

18.
泰勒虫引起的泰勒虫病作为危害畜牧养殖业的重要血液原虫疾病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调查清楚某地域泰勒虫流行对于该病的早期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位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交汇处的庆阳地区蜱虫分布的调查,并进一步进行了蜱所携带的泰勒虫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庆阳地区蜱虫优势种以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为主,兼有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natolicum anatolicum),青海血蜱(H.qinghaiensis)的分布。其传播的泰勒虫主要是瑟氏泰勒虫(Theileria sergenti),东方泰勒虫(T. orientalis),环形泰勒虫(T. annulata)以及感染羊的吕氏泰勒虫(T. luwenshuni),尤氏泰勒虫(T. uilenbergi)等,此外还有泰勒虫未定种(Theileria sp.)的寄生。统计显示在收集的300头份牛血液中瑟氏泰勒虫感染率高达74.58%,东方泰勒虫感染率72.36%,环形泰勒虫感染率12.54%。收集的200头份羊血液中吕氏泰勒虫感染率63.58%,尤氏泰勒虫感染率53.62%。而长角血蜱感染泰勒虫的感染率高达87.76%,小亚璃眼蜱感染率为47.62%,青海血蜱感染率46.43%。由此可见,庆阳地区蜱虫分布虽然较为单一,但其传播的泰勒虫病原具有多样性,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家畜还是蜱虫对于泰勒虫的感染均较高。这为当地的该疾病的防控带来了挑战。因此,加强当地家畜饲养管理将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杀蜱也是防控泰勒虫病极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亚东璃眼蜱(H.asiaticum)、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森林革蜱(D.silvarum)成虫的多孔区、哈氏器、气门板在扫描电镜下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比较。这4种硬蜱多孔区的刚毛的数目、分布位置存在着种或属间的差异:残缘璃眼蜱刚毛数目为3根,亚东璃眼蜱为2根,两种革蜱均为1根,且同一蜱左右孔区的刚毛分布基本对称。进一步证实了硬蜱哈氏器的分类学意义,并补充了亚东璃眼蜱的哈氏器结构。4种硬蜱气门板的构造大体相似。观察结果表明,硬蜱多孔区的超微结构可能同样具有分类学特征,可做为种类鉴定的参考根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寄生于禽类的多形科(Polymorphidae)多形属(Polymorphus)的棘头虫种类较多,目前已达30余种,国内已报道的有三种。1982年11月我们在新疆伊犁、阿克苏地区进行鸭鹅寄生虫调查时,采到一批棘头虫标本,经鉴定为多形科多形属的双扩多形棘头虫P.diploinflatus。该虫首先由Lundstrm于1942年发现于瑞典的野鸭Anas platyrhychos L.和潜鸭Nyroca fuligula L.。后由C.M.(1964),H.M.(1962),(1966)等又发现于苏联北部地区的阿塞尔拜疆等地的家鸭和其他禽类。这次发现于家鸭体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