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2页,有一篇关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重要文献。文章在开头就开宗明义地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林彪否定毛泽东思想,说‘老三篇’就代表了毛泽东思想。林彪还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列宁认为:"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列宁选集》第4卷,第557页)毛泽东断言: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还要改革"。(《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18页)可见,  相似文献   

3.
读书沙龙     
正《汪曾祺全集》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在万千"汪迷"期盼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倾力打造的《汪曾祺全集》于日前出版。该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12卷:小说3卷,散文3卷,戏剧2卷,谈艺2卷,诗歌及杂著1卷,书信1卷,并附年表。共400多万  相似文献   

4.
姚崇,唐代"开元之治"的重要人物,在唐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时屡次出任宰相。毛泽东对《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关于姚崇的记载都仔细阅读并有批注,尤其是在《新唐书》124卷"姚崇传"的天头留下了"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10个字的批注。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宰相,姚崇究竟具有怎样的政治智慧与品格,能赢得毛泽东如此高的赞誉呢?  相似文献   

5.
如果问世间何物为宝?想必答案会很不一致。因为人的思想见识不一,价值观迥异,宝之所指也就截然不同。《资治通鉴·卷2》上就记载过这样一则史实,说的是战国时代齐威王和魏惠王两人,曾经进行一场关于"宝"的辩论。 那一天,齐威王和魏惠王在郊外一起打猎。魏惠王说:"齐国也有宝贝么?"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又说:"我的国家虽然小,尚且有直径一寸大的珍珠,光辉能够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车,这样的宝珠共有十颗。难道凭齐国这么大的国家,就没有宝贝吗?"  相似文献   

6.
1950年6月,天津《文艺学习》杂志第一卷六期,刊载了著名翻译家、当时在天津南开大学任教的李霁野教授的一篇怀念文章《瞿秋白先生给我的印象》.文章并不长,不过一两千字,内容也并不怎么丰富,因为他"和瞿秋白先生是不甚熟的,只见过一两次……"今天想来,此文写作大约与当时缅怀先烈的社会环境、气氛有关.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4,(Z1):295-296
<正>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隐逸·陶潜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畜无弦琴一张,每适酒,辄抚弄以寄其意。"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四《隐逸·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几处权威性的记载,不仅令人确信无疑,而且颇使人遐想不已,不禁为陶渊明之"风流"所倾倒。这几处记载  相似文献   

8.
偶然一个机会,看到了台湾的《财讯》杂志的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抢中国金子不如先抢中国才子》,不能不引起思想上的极大震动.这个题目本身就够鲜明、醒目,并发人深思的了:明明白白说的是"抢"呀!"抢"中国的"金子"和人才资源.并在这两者之间的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作出权衡、比较、选择,采取大规模的"抢滩"行动.  相似文献   

9.
方磊 《党史文汇》2001,(4):36-37
读了《随笔》总第130期上王为政先生《"千夫指"何以对"孺子牛"》一文(以下简称《王文》),实在吃了一惊,对明白如昼的文字居然也有人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0.
<正>章铜胜在12月22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说,清人项鸿祚在《忆云词丙稿自序》中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项鸿祚将写词为文视为人生的无益之事,并以之来充实自己的有涯之生,似乎有点心不甘情不愿。一个"遣"字,也道出了其中的凄婉之情。相比之下,明代的董其昌要洒脱得多。他结念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并不是始于《资本论》第三卷,而是始于第一卷。这个问题之所以有必要澄清,就在于学界通常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转型"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才开始的。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虽然马克思专门讨论了市场价值向生产价格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价值转型"始于《资本论》第三卷。问题的要害在于,市场价值并非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劳动才是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随着价值形式、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的出现和演化,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发生过程;在《资本论》第二卷中,从资本循环与周转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深化过程;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随着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及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定型过程。基于这样的逻辑线索,本文批判性地讨论了斯蒂德曼、鲍特基维茨等人在这个问题上对马克思的误读。  相似文献   

12.
正创新即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最早见于《魏书》第六十二卷:"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创新作为一种理论,最初是由哈佛大学教授J.A熊彼特在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  相似文献   

13.
"16年磨一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终于出版了!中国共产党90个春秋的历程,大体分为三个"30年"。《党史》二卷反映的是第二个"30年"(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这是三个"30年"中党的历  相似文献   

14.
何煦 《前线》2018,(11)
正《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是中国最早的国别体著作。全书共分21卷,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8国,分别记录了从西周中期到春秋战国前后,约公元前967至公元前453年的王侯治国的言论。其中,各国史料的比重不一,《晋语》共9卷,但《郑语》仅1卷。《国语》的作者至今仍有各种说法,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在晋朝以后,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也有观点认为《国语》是战国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5月,由《党史博览》独家刊发的叶青松"首任军长传奇"系列文章集结而成的图书(5卷本),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作者曾在南京军区政治部编研部研究党史军史工作15年,现为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武部政委。"首任军长传奇"系列图书第1卷《一野首任军长传奇》,介绍了贺炳炎、王震、许光达、王世泰、列斯肯、罗元发、彭绍辉、姚喆、赵锡光等9位首任军长。第2卷《二野首任军长传奇》,介绍了杜义  相似文献   

16.
《求实》1981,(Z1)
主要讲三个问题:一、《资本论》的体系和第二卷的地位二、《资本论》第二卷的结构和内容三、发扬刻苦精神,努力学好《资本沦》第二卷下面,我们就这三个问题分别作点介绍。一、《资本论》的体系和第二卷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据冯梦龙《智囊》卷三《上智部·通简·朱博》记载,西汉成帝时,武官出身的朱博做了翼州刺史.一次外出巡视,地方官吏和老百姓数百人拦道告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莲花县史志办以"编存史料,资政育人"为宗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有效推动全县史志工作迈上新台阶:史志编研和资料征集有新成果,编纂出版了《中共莲花地方史》(第一卷)、《莲花县志》(第一卷)等史志书籍  相似文献   

19.
王海光 《理论学刊》2004,15(9):106-107
麦克法夸尔教授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现任哈佛大学政府系主任。他是美国最具盛名的中国学家费正清教授的衣钵传人,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与费正清共同主编了《剑桥中国史》第15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麦克法夸尔治学严谨,注重史料,长于理论分析,尤以“文化大革命”史的研究蜚名世界学坛,在哈佛大学首开“文革”史课程,撰写有《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三卷本)等多部中共党史专著,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关茜 《前线》2014,(3):57-58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共同携手撰写的第二部著作,是对《神圣家族》中所初步阐述的唯物史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态》内容共分两卷,每卷各包含三章。第一卷在批判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主要代表人物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二卷主要是对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