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核能发展与核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核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在阐述和平利用核能的利弊与法律防治核能或有风险的必要性后,在总结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实践经验与现存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和平利用核能法律体制的若干对策,以期更好地防范核能利用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坚决反对悍然进行了核试验,伊朗坚持自己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和平利用核能正面临巨大挑战在不少国家对核能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大氛围中,由于核能的和平利用与核扩散的密切联系,再加上朝鲜和伊朗核问题此起彼伏引发的紧张,国际社会各方一直在努力寻求应对核扩散挑战之策。《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面临挑战核不扩散条约是有核缔约国和无核缔约国达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根据该条  相似文献   

3.
李志青 《党政论坛》2011,(12):36-36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至今事态仍未完全受控。此事的影响波及世界各国,自3月中旬开始,日本、美国、德国、瑞典和中国等建有或在建核电站的国家大都宣布将全面核查核能安全,并且暂缓或停建核能项目;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围绕核能发展再现激烈争议。站在世界能源发展的十字路口,核能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4.
随着日哈核能领域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哈萨克斯坦在日本铀进口中所占的份额有望猛增到30%~40%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4月30日在首都阿斯塔纳与到访的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签署了有关两国在核能领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日本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核能合作已有13年历史,但此次日方代表团规模  相似文献   

5.
正自核武器诞生以后,国际社会就开始探索如何管理和控制这种能量巨大,却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的技术。其间,国际社会就核问题形成了一定共识。首先,核能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科技进步,如果使用恰当,核能可以为人类增添福利。因此,国际社会并不禁止为民用目的开发核能,发展民用核能甚至被用作激励机制。其次,核技术具有军用、民用两面性。核能的军事运用可能给国际和平和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6.
杨柳 《瞭望》2004,(44)
世界核能利用在经历了若干年的徘徊之后已开始复苏,今后10年将稳步发展,我国应总结几十 年来的经验教训,加快核能发展,改变落后状况,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替代能源:美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替代能源战略主要是大力发展核能。虽然美国早在60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核电站,但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前几乎没有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进入70年代,美国的核能发展进入了高峰,至今总共建造商业核电站132座,仍在运行的有104座,其中70年代兴建的就占一半。近几十年来,美国的核能一直在国内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比例,核电在全国电力生产中的比例高达21.7%。  相似文献   

8.
前瞻     
《瞭望》2004,(36)
我国将新建27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我国将加快核能发展,逐步提高核能在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例。预计在2020年以前,新建27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电站选址将主要考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7,(24)
印美民用核能合作谈判卡壳。为期3天的印美民用核能合作谈判于2日晚结束。由于双方在核试验与核废料处理这两个关键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谈判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发展一种新的核燃料多边供应和保证框架,以使核燃料及核物质不被滥用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第五十届常会框架内召开的“21世纪核能利用新框架——供应安全与防扩散”特别会议,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在世界面临核恐怖主义威胁的今天,促进核能和平利用的同时限制核武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扩散,已成为国际社会面对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会两院已先后通过美国和印度民用核能合作法案。此后,法案将提交给总统布什签署,并最终成为法律。在获得核供应国集团同意后,美国将向印度提供民用核技术、核设备和核燃料等。印度至今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因此,美印自今年3月签署核能合作协议以来,国际社会的争议就没有停止。在美国国会两院审议过程中也受到很多质疑和批评。批评者认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4,(44)
核能专家认为,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上对核能的发展过于乐观,天然铀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是,随着80年代以后世界核电发展的停滞,天然铀产品因滞销而大量积压。1985年以来,天然铀市场长期处于每磅8~10美元的低价位,致使大多数铀矿倒闭,仅剩少数开采成本低的铀矿以微利运行。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是中东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阿盟秘书长穆萨呼吁阿拉伯国家致力于"迈入核俱乐部"。9月,阿盟外长会议呼吁阿拉伯国家联合采取行动,加大核技术研究、加强核能和平利用力度。12月,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首脑会议决定将启动研发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与此同步,核计划已中断多年的埃及、土耳其宣布重新恢复核电开发。2003年曾公开"弃核"的利比亚也宣布启动  相似文献   

14.
可用作核电燃料、具有战略价值的钍矿,不仅仍是稀土开采过程中的下脚料,而且日渐成为当地的环保包袱重要的战略资源钍矿,在尖端科技领域尤其是核能工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乐  童星 《行政论坛》2015,(1):7-13
从公共政策过程的角度,立足于现实的"邻避冲突"案例,使用历时性的分析方法阐释了议程设置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在中国大陆与核能开发有关的"邻避冲突"大多源自原有核能政策的垄断。民间群体想要打破政府对议程设置的垄断局面,必须经历核能政策垄断与"混合式"议程设置,公众议程的发起与新议程形象的建立,议程议定场所的选择与管辖权的争夺,议程的扩张与政策垄断的破坏,及"机会之窗"与"焦点触发",最终将自己面临的困境清晰地呈现给政策的制定者。案例表明,现实中自下而上的议程设置还存在诸多障碍:即来自政府方面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来自公众方面的阻碍主要是其在参与和主导议程设置的能力上存在缺憾,来自大众媒体方面的阻碍主要是他们对议程话语权的操作和过度的风险放大。优化议程设置的可能性路径是:加强议程开启和沟通的制度化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议程设定场所之间的统筹与协调机制,培育公众在政策参与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1,(5):24
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称:在海啸破坏福岛的铀反应堆并摧毁公众对核能的信念前几周,中国透露它正推出一项竞争性技术,建设一种更安全、更清洁、最终也更便宜的以钍为基础的反应堆。  相似文献   

17.
切尔诺贝利4号机组发生爆炸,造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它发生在苏联改革列车刚刚启动之时,是苏联体制漠视人生命弊端的暴露。其灾难性后果至今难以消除,为消除这些后果的花费远远超过其曾经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87,(14)
在人类驾驭核能的新时代到来之际,我国的核工业也翻开了新的篇章。起步于这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核工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独立自主地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为打破核垄断创立了丰功伟绩。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核工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长期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52)
在核能开发领域,除了所展示的泰山压水堆核电站之外,我国目前正在研制的核反应堆还有五种:(1)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已研制成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这是一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体化压水型供热堆,其中许多技术都是具有创造性的,在该领域内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技术。该堆已运行5年:实践证明性能良好,目前正在推广。计划在大庆油田建设一座200兆瓦的一体化供热水。作为油田地区取暖之用。在此堆基础上。下一步可发展热电联供反应堆和冬季供暖、夏车制冷多月达反应堆。(2)60万千瓦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C600,目前正在中国核动力究设…  相似文献   

20.
汤华 《瞭望》1994,(51)
社会主义中国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今天这样重要的影响,与中国拥有核科技工业密切相关。 从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建起核科技工业体系,到建成秦山、大亚湾两座核电站, 形成和平利用核能核技术新格局,我国已名副其实地跻身于世界上为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