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生产跨国化。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数量迅速增加,规模急剧扩大。1996年全球跨国公司达4.4万家。下属子公司达28万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世界贸易的60%,国际投资的90%,高技术发展的90%,技术转移的75%。当前跨国公司不仅在数量规模方面全球化,在经营战略方面的全球化也日渐明朗。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加速了生产国际化的进程,主宰了世界经济、贸易和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发生了五个深刻变化。一是乡村集体企业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走向多元化和混合化。全国乡村集体企业资本总额中的非集体资本已高达62%。二是外向型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拉动力量。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平均每年递增40%。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发展到12.4万家,年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4.7万家,已有1600家乡镇企业具有了进出口经营权,累计利用外资290亿美元,到境外办企业5446家,投资总额约有50亿元人民币。三是上规模企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魏浩 《政策瞭望》2003,(7):23-24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全球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拥有大约8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其销售额约为19万亿美元,是2001年全球出口额的两倍多。跨国公司的  相似文献   

4.
<正> 一、积极创造发展乡镇企业的宽松环境为了进一步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动员各部门围绕发展经济开展工作,减少阻碍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松滋县努力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形成了发展乡镇企业的合力。一是组织有关部门为乡镇企业服务。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服务实行经济工作“一票否决权”。组织人事部门从县直机关、大型企业选拔12名国家干部到乡镇党委、政府担任领导,分管乡镇企业工作;桃树、涴市等12个乡镇选派24名国家干部到乡镇企业任职。财政部门发放周转金377万元,重点扶持了123家企业;农行、信用社投放贷款3177万元,重点支持了200家企业。税务部门“放水养鱼”,培植财源,为54家企业减免税款193万元。工商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新建企业办证91家。同时,全县纪委、监察、审计、物价等部门为  相似文献   

5.
<正>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松滋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种种束缚,顽强拼搏,扎实苦干,促使全县乡镇企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县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91136万元,其中完成工业产值49311万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22.5%和22.6%;占该县社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2%和44%。乡镇村企业实现利润1003万元,税金1070万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41%和49%。乡镇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乡镇达到2个;过1000万元的企业发展到4家,过500万元的企业发展到10家,过100万元的企业发展到78家;过1000万元的村发展到4个,过500万元的村发展到7个,过100万元的村发展到55个。今年1月该县乡镇企业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5.8%,其中工业产值增长51.9%。乡镇企业已成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沁阳人民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始终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围绕"人"字作文章,转机制,练内功,上规模,增效益,使乡镇企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1996年,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6424家,从业人员达11万余人,四级企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135亿元;实现利税突破10亿大关,达13.8亿元。在国家农业部组织的"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评比中,我市成为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一、以争先的观念引导人,强化发展意识.乡镇企业能否保持快速发展的重要一环就是不断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树立…  相似文献   

7.
《台声》1996,(9)
鲁北平原的惠民县省屯乡重视科技,重视管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已初见成效。该乡现有人口1.8万。北上河北、天津、北京,南往济南、青岛、上海的交通要道横穿乡政府驻地,历来被各路商贾看中。交通的便捷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到目前,乡镇企业已发展到777家,其中工业209家,交通运输业223家,建筑业76家,商饮服务业269家。从业人员2814人,全乡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有固定资产3640万元,年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2000万元。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是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它在国际资本流通中起着主导作用。1997年,全球共有5.8万家跨国公司及4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世界各国,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投资。1992年以前,跨国公司在湖北投资较少;1992年以来,跨国公  相似文献   

9.
一、跨国公司关注中国市场 据联合国《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到90年代初,世界跨国公司总数已达3.7万家,它们在国外投资兴办的子公司超过17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私人生产性资产的1/3,1992年跨国公司在本国境外的销售额高达5.5亿美元,高于全世界的进出口贸易额。其中占跨国公司总数1%的巨型跨国集团从事了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可以说,跨国公司主宰着全球的资本市场乃至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市涌现了一批乡镇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乡镇。这些亿元镇经济为什么能得到迅速发展,它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带着这个课题,我们调查了乡镇企业产值率先过亿元的胡集、磷矿、郢中三个镇,着重剖析这些亿元镇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经验。主要特点三个镇辖村73个,现有人口187796人,其中农业人口105403人,耕地173157亩。这些镇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正确地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路子。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快。三个镇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48476万元,比1996年增长77.9%,其中乡镇企业产值32869万元,比1986年增1.03倍,递增速度为14.3%。1991年镇办、村办企业发展到565家,比1986年增241家。镇办企业中,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61家,占镇办企业总数的62%,其中千万元以上的7家,主  相似文献   

11.
<正> 当阳市乡镇企业起步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市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从1980年到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个数已经由894个,发展到15431个,增长17倍;乡镇企业产值由1424万元增加到47414万元,增长33倍;乡镇企业提供的利税由201万元,增加到3505万元,增长17  相似文献   

12.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长垣县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效益明显,已成为全县乡镇企业的支柱,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已达11578家,从业人员15万人,分别占乡镇企业总数和总产值的97%、76%,占全县税收和财政收入的60%、34%,全县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1997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70元,比1990年增加了158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亿元,名列全省前茅;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市)的排列位次,由1990年的第92位跃升到1996年的第48位,晋升了44个位次,初步实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长垣县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营造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1年老河口市乡镇企业发展到8360多个,从业人员占劳力总数近30%,初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为主体的乡镇企业格局。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85年的40.1%上升到63.4%。在乡村企业中,年产值过lOO万元的5家,过500万元的2家,过千万元的企业1家。先后研究和开发了部、省和襄樊市优质产品27个。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不断巩固完善,乡镇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潜在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突出的问题有:一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旧体制严重束缚了企业的手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我省乡镇企业萌芽于五十年代后期,起步于六、七十年代,发展、壮大于八、九十年代。到1998年,全省共有乡镇企业89.2万个,职工837.4万人,完成现价总产值9510.25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为8449.48亿元,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五月份我们到苏南地区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农村经济改革的实地调查,亲眼看到了乡镇企业在苏南地区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民共同致富的主要来源、农村社会生产力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部分。苏南地区是我国最早兴办乡镇企业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如张家港市1978年的工业产值只有4亿多元,而到了1992年,乡镇企业发展到了1千多家,产值达175亿多元,占了全市工业产  相似文献   

16.
我省乡镇企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水平很低。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为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76年到1982年的七年间,乡镇企业总收入一直在2至4亿元之间徘徊。1982年有乡镇企业1.38万个,从业人员22.56万人,产值4.11亿元。经过1980年以来3年多的调整,到1983年全省有乡镇企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世界共约有6.3万家跨国公司,80万家境外分支机构。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非国家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乃至政治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贸易内部化呈增长趋势,已高达全球贸易额的1/3,跨国公司贸易内部化不外乎是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网罗高科技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才短缺问题在世界各国越来越突出。在日本,预计今后10年科技人才将短缺160万至445万人。在欧洲,到2002年仅网络人才就将短缺60万人,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将分别短缺18.8万人、8.2万和6.7万人。美国硅谷近年来也出现人才短缺现象。为此,西方跨国企业都想尽办法吸引和留住人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把投资发展的目标投向中国市场。它们在全球的经营实践中早就认识到,要打入并占领一个国家的市场,企业人员的本地化是必由之路。所以这些跨国公司打进中国市场后,皆加…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0年底,辉县市共有个体工商户15900户,私营企业1263家,出口创汇2898万元,完成工商税收3933万元。个体私营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振兴和繁荣辉县市经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辉县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总量上升趋势明显。以孟庄镇为例,2000年,全镇新发展私营企业15家,个体私营企业总数已发展到353家,从业人员达6500人,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占全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的61%),向国家上缴税金900多万元,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相似文献   

20.
<正> 历经十余年改革风雨冲洗的中国乡镇企业,至今已展露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格局,其国际化经营的大势已不可逆转。因此,当前思考以何种方式打入国际市场就成为解决乡镇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就是实行乡镇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一、实践导出的结论据统计,1991年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有8.5万家,从结构性特征来看,它们有两方面较严重的脆弱性。一是“三来一补”企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企业。1986年“三来一补”企业仅占乡镇企业出口刨汇的10%,1990年提高到17%,沿海地区更高。虽然“三来一补”企业有明显的短期效益,但可能造成不利于长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