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林 《当代广西》2007,(13):42-42
6月,艳阳高照。宽阔的田野,金黄的烟叶,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装满生烟叶的一辆辆拖拉机在纵横交错的机耕路上奔跑。远处,群山叠翠,烤房林立,袅袅青烟飘向天际……这就是被誉为“广西烤烟生产第一村”的靖西县新靖镇亮表村。烟田中,喜滋滋地采收“黄金叶”的村民们都说:“我们有今天的富裕生活,全因有卢文远这个‘好当家’。”  相似文献   

2.
《今日广西》2007,(13):58-59
去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把烤烟生产作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绩突出,可以概括为“一减九增”。“一减”即面积比2005年减少。去年,全县共有13个乡镇101个村616个屯6400户签订烤烟种植收购合同2291.33公顷。合同面积比2005年减少300.63公顷,下降11.6%。“九增”即全县收购烟叶372.87万公斤,  相似文献   

3.
“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帮忙,今年我种植的50亩烤烟可能就会耽误农时了。”5月16日,贵州省岑巩县客楼乡烤烟种植大户吴进握着县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吴朝令的手激动地说。这也是该县200余名农村代表为烟农烟苗移栽“给力”的一个缩影。烤烟生产是该县主导产业,为了进一步把烤烟产业做大做强,极力打造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  相似文献   

4.
庾新顺 《传承》2013,(10):10
韦国清心系民生勤谋发展,深入基层扎根群众,是他调查研究作出决策的拿手好戏。他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以"五湖四海"、知人善任的襟怀,赢得全区各族干部的信服和敬佩。韦国清主政广西的第一要务:民以食为天,要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他吸取广西1956年饿死人事件的教训,使得广西1957年第一次实现了粮食自给。他对粮食产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入冬以来,浦城县水北街镇各村组,随处可见新一轮的烟叶生产前期调田块、建烤房工作的情景。水北街人种烤烟的劲头可大了,2008年全镇种烟5750亩,收购烟叶17476担,产值达948万元。该镇的烟农们都说,“能有今天的规模,镇人大有一份大功劳啊,为烟业发展献计献策,当好后勤部”。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柳城县农民就迎来好消息:自治区科技厅专门为该县群众聘用5名农业专家,给这个“三农”科技服务试点县增添科技致富好帮手。1月 7日,柳州市科技局在该县东泉镇举行“三农”科技服务网农业专家签约仪式暨科技咨询活动,5位获得自治区科技厅聘用的专家郑重签订了聘用合同,并现场为群众提供了签约后的第一次服务,受到群众欢迎。去年3月,柳城县被确定为广西“三农”科技信息服务网试点县以来,该县“三农”科技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7.
孔林 《当代广西》2010,(11):26-27
素有“山水赛桂林,气候胜昆明”之美誉的广西边境第一人口大县——靖西县,近几年来,发扬坚韧不拔、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科学谋划、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广惠民生,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农业生产(烤烟)标准化管理示范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西部教育“两基”攻坚先进县、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广西优秀旅游县等荣誉称号,成为广西边境线上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明珠。  相似文献   

8.
国家质栓总局授予宾阳县的“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称号,既是对该县在质量工作方面的肯定,更是为“宾阳制造”产品正名、让近百万宾阳人民扬眉吐气的殊荣。2003年,宾阳县率先在全区提出并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提出以打追“宾阳制造”品牌、树立“诚信宾阳”形象为主题的质量兴县活动。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该县的质量兴县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扭转了社会上时宾阳产品的偏见,也打造了一批“宾阳制造”品牌。目前,全县已有两家企业的8个单元产品获国家免检资格,拥有广西名牌产品8个、广西优质产品3个、广西著名商标6件,名牌、名标的拥有量在…  相似文献   

9.
苏星 《当代广西》2008,(12):28-29
在这所全国唯一的水牛研究所里,杨炳壮带领着他的团队,凭着“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水牛精神,怀着一颗拳拳之心,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使广西水牛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连取得了7项世界第一,让水牛奶产业在全区遍地开花,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多措并举抓好普法工作,特别是着力抓好农村普法工作。几年实践证明,社会效果显著,全县社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该县从“一五”到“四五”普法连续被评为全区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去年,该县平安乡北洞源村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1.
今年烤烟收购开始以来,有些烟叶产区为了多得烟叶税收,擅自加价抢购和提级收购烟叶,影响了国家正常的收购秩序。这种状况如继续下去,不仅今年会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对今后烤烟和卷烟的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必须坚决制止。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田东农民群众流传这样的顺口溜:“信用比黄金贵重”、“信用能当钱使”、“讲信用,很实用”……因为如今不需要抵押,不需要担保,仅凭借“信用”,田东的农民群众就能顺利地向银行贷到款了。2011年12月16日,广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把全区首个“信用县”牌匾正式授予田东县,这也是全国首个获授牌的“信用县”。  相似文献   

13.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抓好2006年全省烤烟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2006年全省烤烟工作的总体要求2006年全省烤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吸取教训、保持冷静、稳定政策、稳定规模、加强基础、提高质量”的烟叶生产指导方针和“防止过热、控制总量”的工作重点,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搞好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水平和烟叶质量,努力做到产销平衡,进一步推…  相似文献   

14.
钟振  周祥 《当代广西》2015,(6):32-33
<正>受耕地条件较差、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等因素制约,广西甘蔗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机收才刚刚起步。广西是全国甘蔗生产第一大省(区),近年来全区各级农机部门把机械化作为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倾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受耕地条件较差、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等因素制约,广西甘蔗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机收才刚刚起步。就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诸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08,(3):32-33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西麓,总人口35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建置历史长达2100年。象州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重晶石、锰、铜、锌、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享有“中国重晶石之乡”、“桂中粮仓”和“优质米之乡”美称。近年来,象州农业发展迅猛,是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县,广西糖料蔗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县。2006年被评为“广西桑蚕生产十佳县”,系全国桑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相似文献   

16.
老乡的期盼     
正新的一年,总是如此让人期盼。而让我们翘首以盼的并非只是又一年的花开,更多的是新的一年里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特别是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仍然清晰地记得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叮咛和嘱托。于是,这一年春节,我们更关心那些在贫困线上徘徊的个体和群体,更关注群众脱贫走向富裕的精彩故事。用心讲好八桂扶贫故事,成为《当代广西》编辑、记者今年新春走基层的主题;返乡聆听老乡们的声音,则成为全区党员干部心底的一份牵挂。  相似文献   

17.
灵山是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人口大县,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发展条件优越。近年来,该县致力于发挥资源、政策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正日渐成为投资、合作的热点。是全国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荣获“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区科学发展进步奖、全区水利建设先进县等一系列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2010年广西“两会”期间,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共钦州市委常委、灵山县委书记潘雪红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畅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灵山县如何抢抓机遇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8.
上午,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应斌到水尾镇新场村调研农村农业工作,我给他作了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后,给他提了种植烤烟生产的要求。他说“给你们300亩任务试试吧。”我告诉杨副县长:“我们这里太干旱了,请杨副县长相信我们,多给我们一点烤烟种植计划。”最后,  相似文献   

19.
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保上村,有这样一个党支部书记,他叫杨绍堂。乡亲们服他,不因为他是一个“村官”,而是因为他的大胆创新及实干精神。 2004年,杨绍堂光靠种烟这一项就年收入达3万多元,这听起来着实让人咋舌。不过家人还有乡亲们对他的“发家史”可谓记忆犹新。记得1990年,县里大力扶持生产烤烟的农户。脑子转得快的杨绍堂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脱贫致富的机遇。经过多次考察,他决定搬离生他养他的长冲屯,到阿搞(地名)发展烤烟种植。想法一出口,风  相似文献   

20.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努力拼搏,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突破1000元。今日之广西,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十一五”是我区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自治区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四个广西”为核心内容推进和谐广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广西的整体推进,离不开14个市的全面快速发展。因此,在“十一五”第一年的开年之际,我们特邀全区各市的市委书记共同回顾“十五”不凡的经历,展望各市“十一五”的宏伟蓝图(标题为编者所加)。衷心感谢各位市委书记在百忙中对广大读者的新年祝福以及对《当代广西》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