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李翠兰 《新长征》2011,(9):42-43
民生问题既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党和政府明确了新时期发展的目标和工作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利益问题,切实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利益矛盾,积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改善民生的责任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张雪琳 《求实》2008,(4):59-60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同时,改善民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应成为政府执政的优先目标,并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切实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调整社会政策,以加强利益协调、维护社会公平为核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充分发挥社区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生问题解决不好,社会就不可能和谐。民生问题连着民心,关系老百姓的切实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涉及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先解决好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已  相似文献   

5.
民生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从民生问题入手开始发生思想转变,从而形成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以民生作为基础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民生"是唯物史观在揭示社会基本矛盾和标志社会进步中的核心内容。唯物史观中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根本要求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生政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宏 《探索》2007,1(6):51-54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但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建设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水华 《求是》2012,(6):61
新疆喀什是广东省对口援建地区。在援建工作中,广东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注重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探索在援建中改善民生的有效方式。1.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重大民生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心。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广东在2011—2015年投入63.27亿元援疆资金,民生项目资金占75%以上,重点推进抗震安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与改善民生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科学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要着力点,改善民生则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处理好发展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提升社会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然贯穿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民生问题受到强烈关注,是时代发展向我们党提出的执政新要求。实施民生工程是公正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是党执政理念的落实。解决民生难题必须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建共享的原则,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0.
以底线公平为原则调整社会利益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呈现出不公平性、敏感性和利益获取的即期性、利益矛盾的复合性、利益诉求的联动性以及利益冲突的易发性等特征.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效率与公平以及利益表达和利益调控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建立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体现底线公平的利益调整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传寨 《学习月刊》2009,(22):73-73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谷城县委、县政府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了社会长期和谐。  相似文献   

12.
李红珍  曹文宏 《求实》2008,1(1):76-79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注重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对待历史经验等.汲取这些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洁 《实践》2012,(9):17
这一讲,我们同大家谈谈科学发展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这一话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工作要求。我们怎样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精神实质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入,民生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现阶段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实质上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改善民生,应加大对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反腐倡廉、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6.
席忞禾 《当代贵州》2022,(11):56-57
多彩贵州闯新路,民生福祉再提升. 新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贵州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重磅民生大礼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贵州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导向,人民生...  相似文献   

17.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民生建设目标是和谐型民生。和谐型民生突破了温饱型民生、小康型民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与物质生活丰富的局限,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谐型民生的建设应当是以民生的改善、国民福祉的实现作为最高标准,以加强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领域建设为着力点的综合性实践工程。  相似文献   

18.
政府决策是政府管理的首要环节.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核心价值和最终目标.决策者应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统一、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平衡、社会不同层面利益相协调,统筹兼顾,寻找决策的最佳利益平衡点;应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把决策领域集中在职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作用,避免和克服缺位、越位、错位.同时,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完善公民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决策咨询机构作用,扩大代表社会各阶层利益的社会群体影响,构建和完善实现公共价值的有效监督制衡机制.加强决策跟踪,建立后评估、外部评估、纠错校正、责任追究等机制,推动公共决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刘建高 《求贤》2007,(10):47-47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套学所所长李培林在最新一期出版的《求是》撰文指出;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则是保证民生持续改善的前提。1.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的目的,改善民生离不开改革。我们要从改善民生出发.继续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2.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民生问题要靠发展采解决。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叉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的利益矛盾和纠纷亦不断增多,并以各种不断发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方式集中爆发,以民生为代表的利益问题日益引人关注。法是人类社会利益矛盾纠纷不可调和的产物,法治能够为民生问题提供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解决途径,因此,解决民生问题,要走法治的道路。当前,中国法治还不能有效应对民生发展的需求。只有加强建设,才能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的法治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