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是中央对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要求。健全决策协商的制度机制、探索多样化的协商形式、建立决策协商保障机制、细化决策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做好立法协商的制度准备、建立基层协商规范及程序乃是落实好中央精神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自2019年以来,一场场有说有笑、有问有答的“院坝协商”座谈会,开到了田野、工厂、小区、工地……也开到了群众的心坎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协商共治中变成了大伙的自家事、开心事. “院坝协商”是恩施州政协在推进“协商在一线”工作中,结合山区居民小聚居特征探索搭建的互动式协商交流平台,旨在将“协商”理念及政协协商...  相似文献   

3.
政党协商在我国协商民主体系的新格局中地位突出,对其他协商具有示范意义。推动我国协商民主整体、协同发展,需要政党协商与其他协商的协同联动,发挥政党协商对其他协商的引领、辐射作用。与政党协商制度优势及现实需求相比,政党协商实践特别是地方的政党协商需要通过明确协商双方的权责、细化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健全协商机制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政党协商在我国协商民主体系的新格局中地位突出,对其他协商具有示范意义。推动我国协商民主整体、协同发展,需要政党协商与其他协商的协同联动,发挥政党协商对其他协商的引领、辐射作用。与政党协商制度优势及现实需求相比,政党协商实践特别是地方的政党协商需要通过明确协商双方的权责、细化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健全协商机制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既是一种理想价值目标,又是一种现实制度安排,在各领域各层次都有实践和经验支撑。协商民主为人类探索民主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近年来,关于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围绕协商民主的内涵及建设路径,尤其是协商民主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协商民主的结构等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拟结合实践条件、治理结构,从实证研究的多重维度对协商民主进行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协商民主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演进。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寻了建党之初的党派合作、抗战时期的协商尝试、建国之际的协商功效以及建国之初的协商推进,也吸纳了协商受挫时期的深刻教训。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协商民主组织平台,提升了多党合作的重要地位,发展了多党合作的既有方针,开拓了社会协商的全新场域,指明了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方向。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重申了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概括了协商民主的独有特点,将政协协商视为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了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推进了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十六大之后,我们党将协商民主纳入政治文明视域,把政治协商融入决策程序,明确了协商民主任务,创新了协商民主理论,颁布了协商民主制度,使协商民主建设得到提升。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界定了协商民主的科学内涵,阐释了协商民主的独特地位,厘清了协商民主的多方来源,明确了协商民主的实践重点,拓展了协商民主的网络形式,指明了协商民主的努力方向,建构了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实现了协商民主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索》2017,(3)
基层协商民主的良好扩散是协商民主广泛、多层与制度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及随后的政策文件推动基层协商民主的贯彻落实,带来了基层协商民主向全国范围的扩散。然而,由于特有的政策类型的限制,基层协商民主扩散的执行结构并不优良,主要表现为基层协商民主既不能带来明显的政策收益,也未能充分吸引政策注意力,因此很难产生强烈的执行激励。不良的政策执行结构成为基层协商民主扩散的瓶颈,制约基层协商民主的扩散与发展。强化对地方政府的政治压力、突出基层协商民主的政策收益、明确基层协商民主的内容与规范、提高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激励,是消除基层协商民主扩散瓶颈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国家层面运行的主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对整个国家协商治理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以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当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健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必须坚持以人民政协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不断丰富人民政协协商治理形式,优化人民政协界别结构构成,强化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及政协委员对话协商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12月下旬,重庆市政协办公厅牵头开展换届后第一年的复盘评估工作,重点协商议题的经验和做法、成效及问题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岁末年初,在梳理总结过去一年的协商工作时,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都感受到了“协商之花”开遍新重庆的浓厚氛围和崭新气象。2023年,市政协经济委共开展3次重点协商,2场“智汇经济圈”专题协商;市政协农业农村委承担了全国政协“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协商工作,开展2次重点协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开展2次重点协商……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被注入越来越多“协商”因子。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协商民主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进程。文章通过深入研究西方国家执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状况,客观阐述我党发展协商民主的范畴及适应性条件,明确指出推进执政党协商民主应该防止的倾向,进而理性提出借鉴西方国家执政党协商民主发展经验,推进我党协商民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们一直在践行的民主形式。安徽省宣城市在推进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协商民主有被泛化误解的危险,对协商民主重视不够,基层协商、直接协商较薄弱等问题。实践中,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协商民主进行制度创新与设计,规范协商民主的协商精神与操作流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协商民主氛围;大力开展基层协商、直接协商,培养人民协商民主的政治文明习惯,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思考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协协商民主思想。习近平一方面科学地继承了邓小平关于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丰富了政协协商民主的内容。习近平对邓小平政协协商民主思想的发展表明:必须坚持政协协商的人民民主性质,凸显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着力提升政协协商民主能力,坚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探索》2016,(2)
协商民主理论是学术界近10年来热议的焦点议题之一,围绕协商民主的概念及理论等问题,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但缺乏对协商民主如何获得法律的制度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协商民主理论的法制面向就是试图从普遍制度规范建构的角度,探讨协商民主的法制化,推动有关协商民主的立法。协商民主理论研究要面向法制,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的要求,也是协商民主理论自身发展以及落实权利保障与实践的要求。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要走法治道路就需要有一套规范的组织与程序,以落实权利保障并实现程序的正当。协商民主的法制化对推进依法治国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核:在党际协商与党群协商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核.目前学术界实际存在"党际协商论"、"公民协商论"和"折衷协商论"三种观点."党际协商论"由于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事实性而具有较为优势的话语地位,而"公民协商论"和"折衷协商论"则却处于相对弱势."公民协商论"的主要不足是缺乏对中国实践的现实考虑,"折衷协商论"则在协商概念内核的表述上较为模糊,而基于这两者提出"党群协商论"的观点是意图说明: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核更可能处于党际协商与党群协商之间,党际协商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历史制度的积淀,而党群协商则更多地反映了人民民主的规范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西方民主理论体系的话语转向,协商民主理论悄然在中国兴起,面对舶来的新兴话语,协商民主的可行性、可适性与中国化问题凸显.文章从公民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协商文化的发育与成长对于协商民主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协商文化成长的关键在于协商意识与协商能力的提升.在分析协商文化的内涵取向与形态特征基础上,发掘了中国式协商文化的历史资源与当代基础,指出中国式协商民主成长的关键在于通过协商文化的培育,使协商民主生活化、习惯化.  相似文献   

16.
选举民主是协商民主的基础,协商民主是选举民主的补充完善及发展。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完善选举民主的制度及程序,同时,在现有的协商机制上大力发展协商民主。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选举民主,与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的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色。这两种民主形式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政治功能,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任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一个严整的民主体系,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社会协商等协商形式,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只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大前提下,如何给予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以准确定位,就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而要给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定位,首先必须给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于是,就存在两个定位问题:一是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二是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定位。这两个定位是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核心问题。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两个定位,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积极稳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协商民主进入阔步发展的新阶段。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根据不同的逻辑和路线并行发展,共同谱写了新时代协商民主的"二重奏"。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在参与人员、协商议题、组织过程和协商成果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其中政协协商的核心是专业精英之间的理性对话,而基层协商则意味着基层社会中个人权利的直接博弈。这些差异提供了理解协商民主以及运作情境的重要维度,也是深入把脉协商民主发展前景所不可忽略的基本事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完善,应当坚持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两驾马车",注意到协商民主技术应用的领域及其限制,着眼于"代表性"和"协商性"形成不同的发展策略,促进两种协商形式的融合和互补,健全新时代协商议政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王燕庆 《前线》2022,(12):91-93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昌平区政协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立足区政协实际,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聚力打造“昌协商”协商民主品牌,坚持常态协商、敞开协商、畅通协商,丰富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实践。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是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所发挥的协商治理意义上的建设性民主监督,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特色,而且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突出的功能优势。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作为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在新时代的新定位,既彰显了统一战线鲜明的政治性特色,也凸显了新型政党制度内在的一致性特色,还体现了协商民主广泛的包容性特色。同时,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制度化发展具有一系列突出的功能优势,既具有增进政治共识的政治优势,也能够发挥协同合作的治理优势,还拥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实效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充分彰显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制度特色和功能优势,就需要基于统一战线组织发挥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政治效能,依托专门协商机构提升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治理效能,聚焦人民群众福祉精准调研协商,提高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实效性。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协商式监督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民主实质,注重实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