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篇短文。写于—九一五年帝国主义战争时期。《谈谈辩证法问题》这一哲学短文,是列宁对新的时代,即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革命斗争经验的重要的哲学概括,也是列宁对自  相似文献   

2.
《谈谈辩证法问题》思考题解答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如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辩证法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在文章中,列宁深刻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一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3.
武茂昌 《前线》2016,(5):41-44
正列宁对哲学一直有浓厚兴趣,哲学研究是他全部活动中卓有成效的领域之一。他所撰写的哲学论著和政治、经济论著中富有哲理的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阶段。这里介绍的《谈谈辩证法问题》是1914年—1915年列宁研究哲学问题的独特总结。这篇短文大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内容;第二部分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相似文献   

4.
一种意见认为,一些唯心主义在理论上、在社会史上有过一定的积极意义。1,在在理论上的积极意义(1)根据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的观点,哲学唯心主  相似文献   

5.
我在重读《张闻天选集》之后,发现他拥有“三分法”观点,现在提出来,希望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张闻天选集》全书共有文章七十篇,其中涉及到“三分法”观点的就有十几篇,现在我对此作一番阐述、分析和论证。一、指出“一分为二”的说法有缺点在我们国家,“一分为二”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一分为二”最早见于列宁1915年写的《谈谈辩证法问题》,1949年的汉译文是这样的:“一分为二以为吾人对其矛盾组成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现在的汉译文则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为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7页)。列宁说此话是引用或者叫转述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从神学家  相似文献   

6.
自1988年秋季开始,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中,有选择地结合讲授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谈谈辩证法问题》、《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国家与革命》等哲学原著的部分章节,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一分为二的思想深入人心,也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化,我们应该提出一分为三的思想,并研究其方法论意义。“一分为二”,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最早见于列宁所著《谈谈辩证法问题》的1949年汉译文。译文把列宁对辩证法的实质的规定译作“一分为二以及吾人对其矛盾组成部分的认识”。1957年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哲学界关于列宁的“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这句著名论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我们认为,列宁在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提出的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的思想是在哲学发展史上最先科学地解决了三者的统一问题,这一睿智的思想是研究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经典指导原则。那么应该怎样正确理解三者统一的原理呢?列宁说,三者“是同一个东西”,指的是三者在本质上的相同,是有差别的相同,而不是“完全等同”,正如任何事物的统一都是存在着差别性的统一道理一样。它们三者的关系还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  相似文献   

9.
列宁一生进行哲学研究的中心和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还是在辩证法方面?苏联科学院敦尼克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列宁阶段的又一个标志,是全面地、创造性地研究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在新的历史时代产生的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只有在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列宁毕身活动的注意中心。”②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并认为,列宁一生哲学活  相似文献   

10.
以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提出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著名观点为主线,阐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人的认识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等五个方面原理及其若干启示的方法论原则,对改进当代共产党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读了吉彦波同志《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具有统一性》(见《理论学刊》1992年第5期。以下简称吉文)一文之后。首先获得的一个启发是:哲学提供的方法也是自身发展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哲学研究哲学”构成了哲学理论活动的一个特点。吉彦波同志根据矛盾观点的全面性要求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性,这一基本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吉文在分析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性时,又确实存在一些我们所不能同意的观点,现就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吉彦波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1908年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这部著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始终贯彻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始终贯彻着哲学的党性原则。物别是在第六章的第四、五两节中,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哲学党性的完整理论。  相似文献   

13.
高原丽 《奋斗》2014,(5):54-56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批判唯心主义哲学,保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性著作。该书写于1908年2月至10月,1909年5月出版。《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光辉文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一生写了多少书评、序跋和笔记,很难有个精确的统计,这是因为他的许多著作,都和书评有关,例如《哲学的贫困》一书,就是针对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所作的批判;至于序跋,有好多是和恩格斯含写的,如《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和1882年俄文版序言;也有许多是我们没有看到的。本文提到的数字,仅是根据散见于许多著作和书信所作的粗略统计。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曾经对邓小平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是邓小平说得对,按辩证法办事。在毛泽东看来,邓小平具有深厚的辩证法理论功底,并在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辩证法。最近我重新通读《邓小平文选》雄文三卷,深感毛泽东这句带评价性的话的正确性。一部《邓小平文选》,就是一部辩证法的教科书。他对任何一个问题的思考,对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无不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 在通读《邓小平文选》之后,我把邓小平的辩证法思想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辩证  相似文献   

16.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不仅对俄国和东欧的发展,而且对地球上其他各大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①;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杰出学生的伟大继承者,他善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质并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和《哲学笔记》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哲学遗产,也是他一生的两部主要哲学著述。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全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地从“辩证法也…  相似文献   

17.
《理论建设》2015,(2):2
<正>姜华有,现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哲学学科带头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哲学学会、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及其应用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省委党校主体班承担过多个专题讲座:《谈谈辩证法问题》导读、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  相似文献   

1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直接关涉马克思的思想进程。在对劳动问题的研究中,马克思发现黑格尔是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立场上的;扬弃私有财产的理论主题,决定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以辩证法批判为突破口展开;而辩证法批判就是对黑格尔整个哲学的批判,亦即对实证主义与超验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为马克思进一步深入人的现实的自我生产史提供了方法论前提,从而直接推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进程。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之友》2007,(5):54-57
《辩证法随谈》一书是李瑞环同志多年来学哲学用哲学,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实践的丰硕成果的概括与总结,收录了作者几十年丰富人生中所积淀的富有哲理和辩证意蕴的论断、短语1400多条。《辩证法随谈》并非专门谈论辩证法,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是时时处处应用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读来会让人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我们特从书中摘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思考与运用》2007,(5):21-23
今年4月10日,李瑞环同志新书《辩证法随谈》面世。一年半前,李瑞环出版了哲学著作《学哲学用哲学》,本刊也向全市各级中心组成员作了推荐,反响甚好。此次《辩证法随谈》延续上部书的哲学主题:处处都有辩证法。哲学、辩证法在李瑞环同志嘴里往往变得深入浅出,谈到敏感问题,也往往有神来之笔。由于对国情有较多了解,对时局有较深感悟,经多年锤炼,造就了独特的“李氏风格”。《辩证法随谈》涉及改革、开放、民主、领导作风、舆论宣传等改革年代的热点话题,可以看出作者在当时的所思所想。本栏目特摘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