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勋福  刘贤 《世纪桥》2009,(12):30-32
在东北抗联的队伍里,有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少年营”。他们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同英勇的抗联战士一样,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消灭侵略者顽强的坚持战斗,在抗日斗争史中有着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在东北抗联的队伍里。有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少年营”。他们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同英勇的抗联战士一样,抛头颅、洒鲜血,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消灭侵略者而顽强战斗,在抗日斗争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1998年5月东北抗联早期革命家、中纪委原常务书记韩光为抗联少年营题词:“铁血少年营”。  相似文献   

3.
张博 《奋斗》2010,(1):56-56
<正>从1931年到1945年间,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的东北,活跃着一支名叫"东北抗日联军"的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与日寇坚持斗争了14年,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场持续了14年的游击战争,同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江南三年游击战争一样,艰苦卓绝,可歌可泣。如今,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已经远离我们半个多世纪,但抗联的历史、抗联战士所创造的丰功伟业和宝贵精神财富仍应被我们铭  相似文献   

4.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对日作战、条件最艰苦、历时最长的一支抗日武装.1941年抗联活动进入最艰苦阶段,游击根据地大部遭到破坏,主要领导相继牺牲,部队减员至不到2000人.造成这种重大挫折的客观性是:当时东北地区党组织弱小且分布不均,武装斗争经验不足,群众基础薄弱;特殊的自然、社会和地理环境不利于游击战争的坚持与发展;日伪实行严密、残酷的统治并采取有效的反游击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5.
周保中是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来到东北从事抗日斗争。在此后的14年间,周保中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带领东北抗联战士英勇战斗,前仆后继,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特别是当东北抗日斗争进入到最艰苦的阶段,他坚持苦斗,粉碎了敌人全歼抗联的阴谋,带领部队入苏整训,保存了东北抗日联军的许多骨干力量,为光复东北、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山西省交城山区走出来的李立功,是在党的长期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领导干部,是在战火硝烟中久经考验的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抗战期间,李立功长期工作、战斗、生活在交城山抗日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交城县三区区委书记、三区抗联主任、交城县对敌斗争委员会副主任.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艰难条件下,他带领根据地军民从事党的工作,坚持对...  相似文献   

7.
冯煊 《世纪桥》2010,(20):16-18
<正>北满抗联部队的西征,是东北抗战史上一次艰苦的战略转移,它对粉碎日伪当局对抗日联军大规模的"围剿"和"讨伐"、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具有十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2,(18):59-64
抗日义勇军是东北抗联团结的主要对象,当时许多义勇军在党的全民抗战、共同对敌的旗帜下与抗联共同作战,后来许多义勇军参加了抗日联军。赵尚志是团结改造义勇军、进行共同抗日的倡导者和坚决执行者。抗联史专家赵俊清在他的《赵尚志传》一书中这样写到: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1,(12):62-64
抗联战士艰苦奋斗的精神,给人民增强了抗日的信心和勇气,令敌人胆寒和畏惧留给了人们永不泯灭的英雄业绩。敌人无法理解,这些抗联将士并不是因生活所迫去参军的,他们为什么舍去安逸的生活,而到深山老林中去打游击。  相似文献   

10.
东北抗日联军的文化工作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斗争中提高部队文化水平,活跃部队生活,增强战斗力的重要活动措施。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苦的斗争中十分重视文化工作,这对团结教育抗联部队,团结教育人民群众起了巨大作用。抗联的文化工作是抗联英勇斗争的闪光篇章。创办革命报刊创办革命报刊是各地党组织和军队领导人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在南满游击区,曾先后编辑出版了《东边道反日报》、《东边道反日画报》、《人民革命军报》、《列宁旗》、《青年义勇军》、《救国青年》、《东北公众义勇画报》等多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内容很丰富,有党的文件…  相似文献   

11.
激战冰趟子     
马彦超 《奋斗》2011,(4):21-21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抗日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抗联战士与凶恶残暴的日本发略者展开了14年的浴血奋战。他们以简陋的武器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东北抗联第三军于1936年在军长赵尚志率领下与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在通北冰趟子展开的激战就是抗联战争史上较为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相似文献   

12.
吕勋福 《世纪桥》2010,(14):26-30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从弱到强。其中,抗联第一军建军最早且影响最大。虽然抗联第一军指战员面对着艰难困苦的条件,但在军长杨靖宇率领下,他们转战于林海雪原,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英勇不屈,前赴后继,坚持开展游击战争长达14年之久,歼灭瓦解了大批日伪军,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创造了值得永世纪念、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13.
她是著名抗日女烈士金成刚之女。在母亲的影响下,15岁的她就参加革命,成为一名战斗在大、小兴安岭的坚强的东北抗联战士。她就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汤原游击队唯一健在的抗联女战士李在德。作为前苏联原“远东红旗军独立第88旅”的战士,她先后两次获得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六十周年纪念勋章。  相似文献   

14.
贠占军 《世纪桥》2012,(9):22-23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率先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的战斗,从抗日义勇军、反日游击队、人民革命军到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经历了十四年艰苦顽强的决死苦斗。武器是抗联部队对敌斗争,并获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主要来源:一是在战斗中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装备;二是筹资购买以及开明地主、士绅捐献;三是自行研制和生产;四是苏军援助和配发。  相似文献   

15.
崔光烨 《世纪桥》2011,(6):41-48
无产阶级革命家韩光作为东北抗联的老战士,其抗联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他先后与毛泽东主席亲自表扬过的著名抗联将领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和全国人民所熟知的著名抗日英雄赵一曼等在枪林弹雨中并肩战斗,患难与共,结成深厚的战斗情意,并成为这些抗联英烈的重要见证人。韩光不仅是当年抗联将领当中极少的幸存者,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抗联将领当中,唯一成为级别最高(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卢德峰 《世纪桥》2009,(4):39-42
带岭林区是东北抗日斗争发起较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根据地、游击区之一。1941年东北抗联主力过界到苏联进行整训后,留守在国内的最后两支抗联小分队曾在此继续坚持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17.
吕勋福 《世纪桥》2011,(22):60-61
在中共党史和东北抗联斗争史中记载,1933年9月至1934年4月,韩光以中共满州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巡视东北地区党的建设和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工作。他当时化名“小孟”,协助杨靖宇在磐石创建和领导了党在南满地区创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他还在后来组建的抗联第一路军代理过政治部主任。那时,为了联合各方面抗日力量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18.
赖晨 《前线》2015,(3):125-126
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有一支非同寻常的队伍,这就是被称为"知识分子团"的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第十团,即"平北抗日老十团"。这个团突出特点是文化水平特别高,连排干部多是中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团营干部多是大学水平,建团之初就有"七十二贤当家"之说,即有70余名大学生。走武装斗争之路十团的前身是华北人民抗日联军(抗联),成立于1939年2月。而"抗联"又是由冀东暴动中诞生的"冀东人民抗日联军"和绥西垦区暴动中诞生的"抗  相似文献   

19.
东北抗日联军抗疫斗争是抗联历史记忆的重要细节。抗联面对由自然性和社会性因素引发的疫病(伤寒病、伤暑病、肺痨病等),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通过设法获得药品、配制中药、坚持土法医疗、进行隔离治疗、改善营地卫生、加强伤员营养等来抗疫,彰显了抗联的坚韧和睿智,体现了抗联的伟大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20.
卢德峰 《世纪桥》2010,(2):51-54
<正>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曾有一支抗联部队从东北抗日战场辗转来到西部边陲——新疆。这支来自白山黑水的部队主要由原东北抗联第3军1师、9师和第6军4师28团、保安团组成,总数约500余人。1938年2月肇兴镇战斗失利后,他们暂时转移到苏联境内。苏联政府没有同意他们继续回到东北抗日战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