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由吉林大学与韩国汉城大学、联合国亚州及太平洋经济社会理事会(ESCAP)、联合国开发计划总署(UNDP)联合主办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6月30日—7月3日在中国长春召开。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中国事务室的代表及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芬兰等国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 韩国设置“线型自由贸易地带”的构想1991年11月8日,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在忠清北道水安堡主持召开了以《东北亚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经济合作软基础结构委员会也称NEAR委员会,是由日本世川平和财团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起,于1992年9月宣告成立的.该委员会的成员由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朝鲜和蒙古的官员、企业家和学者组成,东北亚各国每个国家约有15名委员.NEAR委员会的简要活动情况:1992年11月在日本岛根县召开了总会(GM会议);1993年2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执行委员会会议(EC会议);1993年5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国别专家委员会会议(NE会议);1994年11月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召开了《东北亚环境与发展》项目国际专家组会议.在1993年2月北京执委会会议上决定:东北亚的共同称谓为“NEAR”;并确定了8个东北亚合作项目:1.信息交流;2.建立NEAR信息交流网络(韩国负责);3.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吉林省东南部珲春市敬信乡的防川村,地处图们江三角洲中枢部位,与俄罗斯的哈桑镇、朝鲜的豆满江里山水相依,是“一眼望三国、犬吠闻三疆”的金三角地带。这里地势开阔、江宽水深,是建设港口的理想场所。在振兴东北亚经济呼声日高的今天,建设防川港,使之成为维系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的中枢和纽带,是确立我国立足于图们江三角洲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和强大的生产、出口能力,但单一的出口结构使俄罗斯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俄罗斯制定了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能源出口的重心开始向东倾斜。东北亚的中日韩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增速快,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这样,在东北亚出现了能源互补的格局,东北亚能源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东北亚能源合作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应该抓住时机,制定长远政策,担当起亚太地区能源合作机制的主导者,切实落实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  相似文献   

6.
增进共识,深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综述何喜有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批准和支持下,由吉林大学朝鲜韩国研究所主办的庆祝建所三十周年暨"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1994年7月18日一20日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框架和特点日益清晰,它集中反映了俄罗斯对外经济、政治和外交战略的调整和变化,逐步完善对外双头鹰政策的构想。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特征是以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合作为先导,扩大与周边国家联系,加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实现俄罗斯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扩大俄罗斯在东北亚国家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全面拓展在亚洲的战略空间。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提出,涉及了许多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问题,这不仅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问题,也是具有研究和探讨价值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与东北亚天然气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其远东和西伯利亚占全俄土地面积的3/5,地处东北亚。东北亚是21世纪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地区,同时又是能源相对短缺的地区;东北亚国家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在天然气资源、资金、技术、劳务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具备合作条件。但因为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长期以来东北亚天然气合作的进展并不顺利。  相似文献   

9.
亚太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亚太各种次区域经济合作十分活跃,发展势头很快。从我国东北沿海南下到西南,正在形成与我国直接有关的多种形式的合作,主要有: (1)“东北亚经济圈”。80年代末,日本的一些学者提出建立“环日本海经济圈”的设想,主要是想推进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日本西海岸地区的经济合作。后来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东北亚经济圈”的设想,把原苏联的远东地区也包括在内。今年10月12日叶利钦访日期间也曾呼吁有关各方加快开发“环日本海经济圈”地区。区域内人口近3亿,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10.
进入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进一步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关系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即次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环黄海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中华经济协作系统”、“东北亚经济圈”、“东亚经济圈”等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思想不断被提出,并成为亚太地区各国政府、经济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其中有些构想已付诸实施,有力地促进了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同朝鲜边境贸易及地方易货贸易的态势分析史振宽,于文生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它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吉林省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08.6万。吉林省同朝鲜的咸镜北道、两江道、慈江道3个道...  相似文献   

12.
一、由中国(主要是东北地区、华北地区)、日本、韩国、北朝鲜、蒙古、俄罗斯(主要为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6个国家组成的东北亚地区,被公认为亚洲太平洋地区中最为活跃、充满生气、富于开发前景的地区,它有可能较快地形成一个区域合作集团近5年,上述6个国家以及对此感兴趣的其它国家和地区相继召开了关于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国际研讨会,出版了一大批专门著述.有的国家或机构还编辑出版东北亚合作的报纸及杂志.一些专门研究东北亚的科研机构也纷纷问世.如中国黑龙江省出版了《东北亚经济报》,成立了东北亚研究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增设了东北亚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所.吉林省出版了《东北亚论坛》和《东北亚研究》等刊物.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全面论述了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方面,如东北亚地理概念与范围;东北亚合作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东北亚合作的前景与可行性;为推进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3.
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使得东北亚的铁路运输网络处于区段断绝状态,为了把朝鲜半岛铁路同亚欧大陆铁路网连接起来,目前大体有四条线路可供选择。从经济和技术层面看,选择“TKR—1+中国东北铁路+俄西伯利亚铁路”是最佳途径,但存在换装障碍;俄罗斯目前正积极向朝鲜、韩国推荐“TKR-3+西伯利亚铁路”方案,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朝鲜从自身安全考虑,坚持TKR-4的立场,可见,东北亚各国在铁路运输网络连接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竞争。针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朝鲜铁路现代化进行积极投资,并对亚欧大陆桥中国路段进行更大力度的投资,同时,可以考虑构架另一条亚欧大陆桥。  相似文献   

14.
2019年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推动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在遵循沿岸国家权益基础上扩大北极航道开发利用以及北极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为深入开展北极合作研究,2019年10月21日,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等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等协办了"北极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暨中俄海洋论坛"。本刊选取了其中5位学者的文章,重点阐述中俄北极合作和海洋安全保障、北方海航道的地缘政治基础、国际数字化运输走廊的开发和信息化、投融资体系、东北亚国家战略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参与北极开发、促进中俄北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9年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推动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在遵循沿岸国家权益基础上扩大北极航道开发利用以及北极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为深入开展北极合作研究,2019年10月21日,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等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等协办了"北极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暨中俄海洋论坛"。本刊选取了其中5位学者的文章,重点阐述中俄北极合作和海洋安全保障、北方海航道的地缘政治基础、国际数字化运输走廊的开发和信息化、投融资体系、东北亚国家战略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参与北极开发、促进中俄北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际政治背景下的东亚能源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彦林 《东南亚纵横》2005,19(11):46-50
东亚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东北亚和东南亚。东北亚一般是指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国5个国家;东南亚则是指东盟10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大背景下,东亚作为一个整体,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安全领域,区域合作的规模和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北美等其他地区,还停留在协商起步的阶段。这说明东亚合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蕴含着太多的机遇和可能。本文选取能源问题作为探讨东亚合作的一个视角,来探讨东亚能源战略合作的紧迫性、现实性和可能性,以便以管窥豹、抛砖引玉。一、当前东亚地区的能源战略格局作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蒙古是东北亚地区的陆权国家.奥巴马执政以来减少与俄罗斯在东北亚的对立,树立蒙古为亚洲“民主典范”的标杆,挑动东北亚陆权大国竞争、动摇大陆纵深安定局面,进而控制中国崛起对美国区域优势的冲击.中国应从战略高度,稳定中俄、中蒙合作,夯实“倚陆向海”的地缘基础,化解美国对俄蒙战略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东移,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能源是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利益互补的领域,中俄能源合作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也是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地区安全保障的基础。双方能源合作既受制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还受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美国试图利用俄罗斯来压制中国并给俄罗斯设置障碍;日本为获得更多的能源利益将与中国进行竞争;韩国的能源多样化战略也将与中国发生冲突。因此,东北亚各国要克服民族界限,远离政治控制,实现能源合作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北极航道通航,北极地区的潜在价值日益凸显。东北亚区域围绕北极事务展开合作不仅能使各国共同受益,而且有利于北极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当前,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已明确提出或正在酝酿北极政策,并积极开展对外北极事务合作。东北亚国家北极事务合作即存在一定基础又面临多种挑战,应将北极事务合作纳入东北亚区域合作议程之内,加快推动北极事务合作机制建设,并采取多种形式创造性地推动合作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经济发展趋势和加强次区域性合作季崇威一、东北亚将成分21世纪世界上发展潜力最大,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亚太地区是当前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而在21世纪,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和蒙古在内的东北亚地区,我认为将成为世界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