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确保与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日本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概括日本大学改革宏观背景和动力的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不同阶段相关改革政策与实践的变化,总结并探讨了国立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与提高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文章还探讨了上述政策与评估制度对大学教育质量保证和提高产生的影响及问题.在结论部分,文章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日本大学有关教育质量保证和提高的政策变化不仅受到这一时期国内和国际大背景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国立大学传统、内在特点以及现有内部管理结构和方式等的影响.此外,由于目前有关大学教育质量保证和提高的政策实际上是大学和政府合作或冲突、调和的结果,政府和大学仍对目前的政策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操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目前大力提倡的第三者评价制度是否可以真正从第三者的角度对日本大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等值得进一步探讨.最后,目前在制度层面由政府制定有关保证和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政策、呼吁其他利益集团、包括第三者参与评估、建立质量保障系统等非常必要和重要,但改变目前国立大学的内部管理结构和方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等,对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更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不仅在师资、教学、管理、设施等方面在国内是一流的,而且在公安教育训练理念、领导管理体制、教育训练机制、训练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教官队伍建设和教育训练效果等方面都走在国内公安教育训练的最前列。学习和借鉴上海公专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训练工作的理念,积极推进教育训练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内容方式的创新,促进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发展趋势和新课标的推广,给中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思维方式创新的迫切使命.在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全面公正评价学生,注重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群体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理念是对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可以为本科通才教育开辟道路,为研究生专才教育拓宽空间。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践转型。在通识教育理念背景下,从宏观层面来看,辅导员应树立整体性育人、传导与服务相统一、注重合力的工作理念;从微观层面来看,辅导员实现工作目标的调整、活动领域的拓宽以及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则是工作转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高职师范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小学语文教育素养包括语文素养和教育素养。在师范语文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转变学习方式;加强语文课外活动社团的建设;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活动,致力于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小学语文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6.
现代远程教育和创新教育有着共同的理念支柱——素质教育和共同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正是基于这样的共同基础,现代远程教育在很多方面都与创新教育不谋而合,并且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课程组织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体现并支持着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这对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低下,二是规范幼儿园办园的法规和制度缺失,三是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缺位。建立健全规范幼儿园办园的法规和制度,加强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培训和自我学习的制度建设,是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良妻贤母主义是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核心理念,其中杂糅了西方女性观、儒家妇道伦理、国家主义思想等各种因素,是一种积极性与保守性并存的教育理念.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重视传统妇道、强调知识修养、注重国家观念.  相似文献   

9.
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教育选择权的落实是保障学分制有效实施的核心所在,如何保障大学生教育选择权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从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及学习进度选择权等五个方面界定了大学生教育选择权,阐述了我国大学生教育选择权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欧、美、日在保障学生选择权方面的实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借鉴欧、美、日的做法,提出优化教学规划,增强专业自主选择权;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重视学生管理,建立导师制度;制定弹性教学计划,建立弹性学制.  相似文献   

10.
国家的宏观教育政策如何在福利教育政策与新自由主义教育政策之间进行博弈取舍,成为当今各国公共教育政策的焦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投入与教育治理是考察国家教育政策走向的基本方面,体现了发展教育的政府职责,各国政府尽管在教育政策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但还是具有一致性的价值取向.可以立足国情,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经验,建立起民生定位的教育政策和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为主的教育政策之间相协调的、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1.
农村房屋不是商品,但可以转化为商品并上市交易。农民拥有自己的房屋所有权,但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椒;农民买卖自己的房屋,并不能买卖属于集体的土地。因此,农村房屋买卖应该实行“房地分开”;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可以购买农村旁屋,但除了支付房屋价格以外,还应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地租,地和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城乡资产融合,城乡房屋同地同房同质同价,政窬在整个城乡房屋的开发环节、持有环节、交易环节都能收取税放,这种税放收入量大、稳定,应该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昆明市公安局不间断地组织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拐卖儿童犯罪案件的多发势头。但此类案件还是边打边发,难以有效根治。原因:1、买方市场巨大的需求,刺激着拐卖儿童犯罪的滋生与蔓延;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违反计划生育,子女“放养”现象普遍。建议:1、从立法上加大对拐入地买方市场和买主的打击、惩处力度;2、对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家长制定具体的处罚条款;3、出台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协作工作机制;4、建立全国性的失踪被拐儿童父母DNA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应围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这一主题,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全面地评述,并且敏锐地捕捉和紧跟思想文化界的前进脉络,与时俱进,大力推动思想文化界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构建和谐、创新型社会的一项非常必要的、刻不容缓的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政治导向的过程。这一工作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消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使国家的界限变得模糊 ,对国家的职能和作用产生冲击 ,对国家的主权地位提出严峻挑战。但这并不能得出民族国家过时甚至消亡的结论。因为 ,无论从一国之内还是就世界范围来看 ,政治的冲突、经济利益的差异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对立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全球化并没有创造出使国家最终消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和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人们的生活、工作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研究网络对青年的影响 ,积极制定对策 ,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品质,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共命运,与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发展相一致。现代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会发展和丰富其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不会过时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是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历史发展沿革之阐述、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本质上的权力与权利之分析、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法律控制的法理内涵棗法律与权力关系之阐发、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诉讼价值和目的的评价,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层面上,批判与分析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基本理论现状,提出相关认识,以促进刑事强制措施理论的完善,推进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强制措施实施民主化、人权化、进步化之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不仅大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也大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从深层看,就是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民族认同是民族产生和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民族成员所认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也不断发展,从而推进民族认同的变化,并制约着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民族认同的程度、民族凝聚力的状况。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对民族领导核心的认同程度。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坚实的物质基础:拉开了建设民主、自由、富强的现代中国的序幕;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改变了中华民族政治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当前,我国社会有两个“认同点”(或“凝聚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民生问题,二是腐败问题。只有坚持全面的改革开放,才能推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司法机关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又破坏了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本罪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作伪证的行为,"威胁"和"引诱"的认定一定要慎之又慎;本罪犯罪主体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实践中多数是律师构成;犯罪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行为犯,因而必然存在未遂形态。要关注本罪的刑罚适用,免于处罚的情形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