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写作是为了走出自己,进入书本,是为了减轻我的重量。让书本取代我的位子.为了让自己湮没、销蚀、沉落在书的分娩中。让自己浪迹人间.露宿街头。这成功了。我愈写我就愈不存在。”——玛格丽特·杜拉斯  相似文献   

2.
国之大者,事关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落实“国之大者”需要准确把握“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维护谁”的根本问题。明确“我是谁”就是要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为了谁”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让人民生活幸福,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依靠谁”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明确“维护谁”就是要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站在美女们的行列里不受白眼;为了不让服装部的销售小姐一看我的身材便肯定地说:“没你穿的号”;为了响应办公室里大张旗鼓开展的“养眼工程”,为了……我决心用3个月的时间换回一个完全不同的我。闲话少说,开始锻炼!  相似文献   

4.
1.服务。“顾客是上帝”。那么,学生是否是教师的“上帝”,我说也是。国家所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要教师树立服务于学生的理念。天津市特级教师李鉴蕙所提倡的对学生“七个允许”,对我们很有启示。这就是:“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不同意见允许争论;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只有这样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勇气。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安》2022,(16):62-63
<正>“回想起来特别可笑,我竟然为了600元钱沦为罪犯,代价太大了……”“这是我人生中最贵的600元钱……”近日,由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彭某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一案,经法院审理,判处被告人彭某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二个月,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热爱集体”一课教学中,我搞了“他为集体添光彩——一分钟表扬会”。具体做法是:(1)本课讲完对学生提出具体行为要求;(2)注意收集同学  相似文献   

7.
“啪——”一叠厚厚的奖状证书重重地甩在我面前,刚从招生办回来的父亲怒视着我说:“这有什么用!”望着眼前的奖状证书,我不禁黯然泪下…为了中考关键的两分,父亲为我四处奔波,可是却没有半点佳音,得到的,唯有众人的半点同情。奖状证书,落到了地上,一本、两本……鲜红的奖状证书呀,那是我生命血液的痕印;是我灵魂的留影。“嘶——”一大叠奖状,在爸爸手中变成了碎片。爸爸,您撕碎了我的心,撕破了我三年后当老师的梦。我,只觉心脏,在无端地跳动;血液,在  相似文献   

8.
<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一群有激情的年轻人要给自己的产品去一个名字,我们想到了很多“创意”,但是最终“绿源”深深吸引了我们。绿源,顾名思义,她的本意就是“绿色能源”、“绿色之源”和“与绿有缘”,致力于企业发展与世界和谐的绿色事业,成为我们永久的最动人的崇高愿望。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希望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不,不仅仅是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为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使用电动车。  相似文献   

9.
<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一群有激情的年轻人要给自己的产品去一个名字,我们想到了很多“创意”,但是最终“绿源”深深吸引了我们。绿源,顾名思义,她的本意就是“绿色能源”、“绿色之源”和“与绿有缘”,致力于企业发展与世界和谐的绿色事业,成为我们永久的最动人的崇高愿望。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希望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不,不仅仅是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为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使用电动车。  相似文献   

10.
<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一群有激情的年轻人要给自己的产品去一个名字,我们想到了很多“创意”,但是最终“绿源”深深吸引了我们。绿源,顾名思义,她的本意就是“绿色能源”、“绿色之源”和“与绿有缘”,致力于企业发展与世界和谐的绿色事业,成为我们永久的最动人的崇高愿望。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希望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不,不仅仅是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为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使用电动车。  相似文献   

11.
我的悔悟     
我1997年5月开始练“法轮功”,最初是为了强身健体,由于经常参加法轮功活动,我渐渐痴迷了,放弃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199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法轮功”定为邪教组织,我想不通,认为国家不了解真实情况,这样好  相似文献   

12.
《观察与思考》2007,(2):F0003-F0003
<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一群有激情的年轻人要给自己的产品去一个名字,我们想到了很多“创意”,但是最终“绿源”深深吸引了我们。绿源,顾名思义,她的本意就是“绿色能源”、“绿色之源”和“与绿有缘”,致力于企业发展与世界和谐的绿色事业,成为我们永久的最动人的崇高愿望。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希望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不,不仅仅是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为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使用电动车。  相似文献   

13.
互动平台     
《观察与思考》2006,(17):4-4
<正>别再用“自费出书”忽悠孩子了编辑同志:你好,最近,我邻居家上小学四年级的被子遇到一件令人高兴不起来的“高兴事”。被子爱好写作,看到一家作文刊物刊登的征稿启事,大意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写作水平,特举办作文大赛,并声  相似文献   

14.
“工程”,是自然科学的名词术语,常在生产建设、经济工作中使用。然而,现在也被引用到社会科学之中。为了解除贫困,出现了“扶贫工程”;为了向职工送温暖,搞起了“百千万工程”;为了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搞起了“幸福工程”;为了保证贫困人家孩子上学,搞起了“希望工程”;为了加强企业向心力,搞起了“凝聚力工程”;为了搞好再就业,搞起了“再就业工程”…… 搞这些“工程”,当然体现了党、政府、企业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又体现了群众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支持,把好事办好。可人们逐步发现,现在的“工程”政出多门,名目繁多,渠道纷乱,数量之大,种类之多,时间之紧,真让广大职工有些招架不住,有的严重影响和侵犯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现在,有些“工程”出现了不好的趋势和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有的“工程”不管职工是什么情况,也不管职工愿意不愿意,都要求对“工程”表爱心,给予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15.
说“我”     
“我”是自称之词,关于“我”的文章不易作。讨巧一点的写法是多作“自我批评”,或许能有一点可读性。作为文者有时候为了阐述某一命题,往往是“一根筋”,“认死理”,只知道一门心思地“我行我素”。故而,此文就极有可能走上“自我爆炸”之路。  有位朋友告诫笔者:“待人接物中应该尽量少用我字”。此事平日不太留心,一经朋友提醒,便立即能回忆出某些人张口倾泻而出的用词:“我认为……”“我明确告诉大家……”“我早就说过……”“我打过招呼了……”底气很足,十分硬朗;听来确实不够谦虚,有倨傲之态。这位朋友还说,中华民…  相似文献   

16.
趣说两面神     
有个外国寓言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两面的神像 ,便问了一句 :“您为何长着一前一后两幅面孔 ?”两面神回答 :“一面朝前 ,是为了展望未来以充满憧憬 ;一面向后 ,是为了回首过去以记取教训。”哲学家又问 :“这固然好 ,可你为什么不认真注视一下现在呢 ?须知 ,将来是现在的延续 ,如果无视现在 ,即便对往事了解得再多 ,把未来想象得再美 ,又有什么意义呢 ?”两面神听了 ,立刻号啕大哭 :“您说得太对了 ,正因为我没有把握住我的那个现在 ,罗马才被人攻陷的 ,我才被扔进废墟的。”妙 !果然意味深长。难道不是吗 ?就好像一个著…  相似文献   

17.
<正> 自上月底涨价开始,麦当劳在中国就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前几天,人们纷纷指责麦当劳涨价没有给“说法”;当麦当劳迫于舆论压力表态涨价是为了“应对市场环境和保持竞争优势及稳健发展”后,又有人说这个理由“不能令人信服”。新浪网上一位网友更是提出了“五大质疑”,声称涨价“着实师出无名”。这位网友质问:“肯德基就没有涨价,麦当劳为什么要涨?”,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麦当劳是想“从中国市场捞一笔弥补全球的不景气”,云云。商家提高商品的价格,必须给消费者“说法”吗?我本不想说什么,但看到  相似文献   

18.
<正> “你说什么?我不明白你说什么!”“你不必这么傲慢和粗鲁!”“让我再确认一下我是否已听懂了你的话,你又打电话给我,就是要收回刚才对大选结果的承认?”“请听我解释,你弟弟是佛罗里达州州长,但他并不能决定一切。”——这是美国大选中,布什先生与戈尔先生的“经典对话”。美国一家报纸也在“收回”,连出三份号外,先是“小布什胜了!”再是“别急,还没完!”然后是“再等等,总统竞选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武术在世界上走了一圈;后来因为电影,90年代在世界上走了两圈;最近这几年里,我又为了公益走了好几圈。我希望成为世界公民,但是我永远记得我是100%的“MadeinChina”,要对得起“MadeinChina”这个品牌。  相似文献   

20.
孩子像谁     
<正> 先生常常看着女儿的样子得意地说:“这孩子真像我!”那副心满意足的神态,颇为滑稽。可是有时女儿根本不领他的情。为了表示自己坚决捍卫妈妈的立场,她一准会说:“不,我像妈妈”!实事求是地讲,女儿的“宏观”象爸爸,比如整个“框架”,一眼望过去的感觉;而“微观”嘛,那个尖下巴、大额头则颇得妈妈的“真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