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范富文 《先锋队》2014,(12):29-31
提起他,不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是能人。还有人戏称,他是规划上的"全能神"。但他却难挡诱惑,利用职权,贪贿捞钱,结果被钱拉下了水,上演了一曲歧路悲歌。台湾著名作家三毛曾经说过: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干系。这话用在江苏省盱眙县规划局原副局长程明身上,倒也贴切。这个学历高、能力强、在规划上有一手,被称为"程一手"的70后,既年轻又有抱负,本来前程一片光明,可问题就出在一个"钱"字上,他难挡诱惑,利用职权,贪贿捞钱,结果被钱拉下了水,上演了一曲歧路悲歌。  相似文献   

2.
李延声 《新湘评论》2010,(16):21-21
钱伟长老先生称得上是一个传奇式的老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称他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之一;他也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大学校长。很有幸,他也曾是我所住大院多年的邻居。  相似文献   

3.
钱不毁人人自毁──陈安贪财犯罪纪实佚名陈安,27岁,刚迈进人生的"黄金段"。作为西安市工商银行房地产信贷部营业室任储蓄复核员,他干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当他被铜臭诱过人生警戒线后,他那原本清白的历史就变成了肮脏与丑恶的代名词…1993年8月,他...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10,(10):20-22
(一)"我们村的某某某住的是二层小楼,家里有三辆汽车、两台彩电,为什么他能是低保户?难道村干部一句话就是党中央的政策?难道我们这些人就只能受穷而不能得到中央惠民政策的爱护?”“我们村的五保户某某某2004年就去世了。可是到2009年了,他的五保金还在继续领取,这些钱谁拿走了?为什么就没人管呢?”  相似文献   

5.
世声     
《党课》2010,(11):124-124
中国经济就像一个一身肌肉和力气的青少年,给人扛大包来钱最快;读书不仅挣不到钱,还会倒贴钱进去。如果你是位负责任的父母,有个16岁的壮实儿子,你是让他扛大包呢,还是让他读书呢?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辈子不关心钱,甚至可以说,他很讨厌钱,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没被钱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向人“借”过钱。本文就讲述了毛泽东几次鲜为人知的“借钱”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一文钱的联想季玲《鹤林玉露》中有个“一钱斩吏的故事。说崇阳一县令,某日见一库官从库中出,鬓傍的巾子下有一个钱,追问之后,知道是从库中拿的,便要打库吏。库吏不认错,反勃然大怒说:"一钱何足道,因此就打我吗?你能打我,不能杀我的!"县令拿过笔来在判决书上...  相似文献   

8.
殉书者     
世间有一种人,他们嗜书如命.为书而生也因书而死。 早些时候有一位书果子,人到暮年还不断买书。不仅如此,他还与书店老板约定,打算预留一笔钱在书店,委托老板待其死后,隔些日子就焚点新书给他.以便他在阴间也能照读不误。生前爱书死后仍不忘读书,这样的书虫可谓少见。  相似文献   

9.
齐白石轶事     
止敬 《学习导报》2012,(2):47-48
临近冬天,齐白石上街买菜,见一乡下小伙子拉的白菜又大又新鲜,就问:"多少钱一斤?"小伙子正要答话,仔细一瞧,这不是大画家齐白石吗?他笑了笑说:"您要白菜,不卖!"白石老人说:"那你干嘛要来?"小伙子紧接着说了三个字:"用画换。"  相似文献   

10.
齐白石轶事     
止敬 《新湘评论》2012,(2):47-48
临近冬天,齐白石上街买菜,见一乡下小伙子拉的白菜又大又新鲜,就问:"多少钱一斤?"小伙子正要答话,仔细一瞧,这不是大画家齐白石吗?他笑了笑说:"您要白菜,不卖!"白石老人说:"那你干嘛要来?"小伙子紧接着说了三个字:"用画换。"  相似文献   

11.
曾以“我收钱要有由头”这句口头禅而闻名的安徽省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明光市原市委书记张松坚,现在最怕听到这个“钱”字。如果不是因为钱的诱惑,他也不会变成被告人。张松坚在1997年至2008年任职期间,先后423次收受162名党政干部和企业人员贿赂款物435万多元,平均不到10天就受贿一次。  相似文献   

12.
《新湘评论》2014,(10):39-39
明朝的朱元璋时代,曾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反腐败斗争,成千上万涉嫌腐败的官员受到严惩。那些贪腐官员的一个贪污手段就是涂改账目,把收入的钱粮数字由大改小,把支出的钱粮数字由小改大,然后把两个数字差额的钱粮装入私囊。而咱们汉字的数字"一、二、三……十"又是比较容易涂改的。如"一"很容易就可涂改成"二"和"三","十"改成"七"也不难,拐个弯就可。许多管钱管粮的官员就在这上面做手脚。朱元璋在严惩这些贪腐官员的同时,下令对容易涂改的记账数字进行改革,于是便有了汉字数字的大写形式,即“壹、贰、叁……拾”。比之于小写的“一、二、三……十”,涂改起来相对就不太容易了。这种数字的大写一直延续下来,凡是重要的账目,都同时有小写和大写。阿拉伯数字传八后,小写被阿拉伯数字所取代,但大写仍然保留菪。这种大写乃是.防共涂改的一个重要手段,对防止涂改也确实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杭州打工的张青到银行给家里汇款时,发现自己还没插卡,按键时ATM机就自动“吐钱”,接连摁了6次之后,取出来的10500元却成了“烫手山芋”。两小时后,他就向警方自首。只是,因为过分慌张,他把钱弄丢了。尽管事后张青用自己的钱归还了失主,但他还是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而被杭州江干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4.
贪心不可有──一位中学生的忠告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个刚读完初中的学生。今在舅家翻阅了《党风与廉政》1995年第3期,看到那些曾创过辉煌成就而因贪心落入法网的领导干部,我陷入了深思。于是,我便写下了以下文字。一股怪风,吹得不少人向"钱"看。向"钱"看的...  相似文献   

15.
沈阳有个以拾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忽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其熔化了,当金属材料卖,是否能多些钱?经过测算,卖材料比卖废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于是他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为了吸引人们交售空罐,他把回收价从每个几分钱升到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及指定收购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就这样,王洪怀在一年内,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3年赚了270万元,从一个“拾荒者”一跃成为百万富翁。这一例子说明,成功主要得益于其肯动脑筋,勇于革新,并脚踏实地去做,结果在老行当…  相似文献   

16.
母狼的启示     
《党建文汇》2014,(2):63-63
我的妹夫是美国人,从小就向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环游世界再回学校念书。虽然他的家庭经济条件许可.但父母并没给他钱.他也没向家里要,高中一毕业就先去了阿拉斯加伐木存钱,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长.他一天工作16小时.一季的工资可以让他环游世界。  相似文献   

17.
爷爷的笑容     
杨彬 《广东党史》2011,(9):52-52
爷爷在世的时候,每年春节前都会在村里领到几百元钱。大人们说那是老党员费,老党员有功劳。那时我并不知道老党员有什么功劳,只记得每次领到钱时爷爷的喜悦之情都会溢于言表,与平时不苟言笑的他判若两人。不过他很少用这笔钱为自己买东西,他几乎把这笔钱全部用来给孩子们做压岁钱。我一直以为爷爷高兴的原因是这笔钱让他在奶奶面前有自信的资...  相似文献   

18.
董庆秀死了,死得突然,他无牵无挂地走了。然而,奎管处奎河电站的职工还在怀念着他。一位曾借他一千多元钱的职工,要把借董庆秀的钱交给单位。他说,老董死了,我把钱交给单位,应该的。 董庆秀决不会想到,他死后有那么多人为他送葬。火葬那天,奎河电站的领导来了,职工们除了值班的,全来了,就连妇女和老人也来了。他不会想到,他的死会换来这么  相似文献   

19.
金钱诱惑下的沉沦王哲,欧阳人离开钱不行,一切都为钱转也不行,贪钱爱财过了头,罪恶就会向你逼近。与同龄人相比,虎宝文算得上幸运儿。1986年高中毕业后,没费多少心思,便走进了令人羡慕的宝鸡市人民银行的大门。刚踏入单位,他好学上进,很快就赢得了组织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由李世民“钱、才观”想到的王定福《资治通鉴》载:有一天,唐朝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宣,饶两个州有银矿,若大量开采,可得钱数百万缗"。而太宗却说:"我贵为天子,最需要的是能为我治理国家出主意的人,如其多得数百万缗的钱财,不如得一贤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