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主题的一个实质性内容。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目的就是为了近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小康社会有许多精辟论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记者:“三农”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代表和委员们就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出了许多建议,您提出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生活的小康,那么这样做的重要意义何在? 张怀西: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文化的先进性上升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高度,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要求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化改革 ,促进发展 ,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思维方式,用以指导实际工作,并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衡量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在十六大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报告,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报告内容丰富,目标明确,其主要内容就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报告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总结为“十条基本经验”。这是十三年来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团结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精辟总结,同时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整个  相似文献   

7.
楚庄 《民主》2002,(11)
听了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很受教育,更受鼓舞。这个报告是确立“三个代表”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世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历史性文献。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思想,其中谈到“四个坚持”,还专门对创新的问题做了论述,非常全面,非常深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党和国家,而且对民主党派也有指导意义;报告中对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述,非常深刻、准确、精辟,使我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有决心,也更有信心。在关于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部分,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九个方面,其中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提出了我们党在近期的奋斗目标: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被描绘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此,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奋斗目标。深刻地理解与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时代性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迫切要求 “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 ,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 ,为即将召开的十六大奠定了思想、政治和理论的基础 ,是指导我们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又一篇纲领性的历史文献。本文侧重从四个方面对“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进行再认识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三个代表”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三个代表”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纲领。  相似文献   

11.
“双培双带”工程是甘肃省委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任务给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是新时期永葆党员先进性、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的新思路、新突破和新抓手,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双培双带”工程的大力实施,必将使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固,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富民工程步伐更快,必将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建设成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目…  相似文献   

12.
张晓 《理论探索》2004,(5):91-9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的主题,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2,(47)
刚刚走过5年直辖市历程的 重庆,如何落实十六大报 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呢?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重庆市代市长王鸿举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重庆市要在本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就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初的战略机遇期,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2005年打牢基础、2010年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发展目标、运行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氛围向另一种社会发展目标、运行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氛围的嬗变。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正处于由总体建设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将发生嬗变。它要求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目标为指导,加快思想观念的变革,从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1.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为思想观念的变革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施平 《瞭望》2003,(13)
“两会”已经闭幕。随着代表、委员回到各地,大会的精神也已传达到了基层。今后的任务是要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8日-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会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认真总结“十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德治的相互结合是一个政治学命题。不断丰富和发展法治与德治的创新体系,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加强法治德治要依法行宪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我国政权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强法治与德治  相似文献   

19.
卢凯 《学理论》2009,(31):3-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文明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与实施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深远意义。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实践,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深刻总结了我们党近 80年的历史经验 ,从根本上回答了面向新世纪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对党的性质、历史任务、根本宗旨的新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坚持“三个代表” ,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要全面深刻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 ,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三个代表”中 ,首要的是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