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行政与法制》2002,(6):1-2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社会信用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杆。诚实守信既是WTO规则的要求,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然选择。因此,全面提高我国社会公信力,倡导诚实守信,尽快建立健全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信用有机组成的国民信用体系,应该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树立起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则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全面提高社会公信力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社会成员的诚实守信;和谐社会的建设进步,同样离不开社会成员诚信美德的支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诚信自觉,正是整个社会诚信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产业工人群体思想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社会成员的诚实守信;和谐社会的建设进步.同样离不开社会成员诚信美德的支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诚信自觉,正是整个社会诚信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所谓“诚信”,就是指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普遍的守信行为是交易能够进行、经济能够运转的前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恪守诚信,否则,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被淘汰。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一个为旅客货主提供运输服务的企业部门。按照同有关国家达成的协议,在中国加入WTO后,外商将获准以建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关于诚信的话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尤为引人瞩目,已经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力强化信用意识,构建诚信理念,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造成地方政府官员诚信不足的原因很多,干部人事制度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应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地方政府官员的诚实守信;规范干部考核晋升制度,构建地方官员诚信激励机制;健全监督惩戒体系,筑起失信行为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7.
今天,诚实守信似乎已成稀缺资源,社会交往和经济生活诚信缺失现象令人深为忧虑。但我们可以说,政治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比其他领域的诚信缺失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更加根本的影响。这些年间,有的地方官员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谎报数字的行为时有所闻;更令人担心的是,没有足够多的人将这些弄虚作假行为放在政治诚信的高度来认识,而只是视为一般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企业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大力倡导讲信用、重信誉、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把树立诚信形象,作为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有效载体,是赢得市场,做大、做强企业的立身之基、兴业之本。国有企业的诚信教育,目前可  相似文献   

9.
行政道德与诚信政府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共行政公开化、透明化的客观要求,而行政道德是政府诚信的基础。提高行政道德可以通过行政道德法律化;建立行政人员的个人信誉档案;加强行政道德教育,培养行政人员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胡锦涛总书记也一再强调,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去“取信于民”。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建立相互信赖、相互支持、团结互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历史上的志士仁人都讲究“以诚信立身”,有作为的政治家都讲究“以诚信治天下”,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性工作,以培养人、教育人为己任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靠诚信服人。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国民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国家的对外交往之基。然而,当前,诚信缺失已成为我国一大社会难题和社会公害。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综合治理。首先,提高认识。诚信,即诚实守信,忠诚于祖国,忠实于职守,取信于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国民的起码义务和基础素质  相似文献   

12.
张厚军 《学理论》2009,(26):147-148
诚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诚信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本文以阐释诚信教育的理念为出发点,从诚信教育的主体内在与客体外在方面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机制,从而为减少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诚信现象、构建诚实守信的和谐社会做出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注重政治诚信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察部、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公布了第三批6起挂牌督办的环保违法案件,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欺骗国务院七部委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被列入其中。对这一案件的查办,应引起我们对政治诚信问题的思考。今天,诚实守信似乎已成稀缺资源,社会交往和经济生活诚信缺失现象令人深为忧虑。但我们可以说,政治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比其他领域的诚信缺失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更加根本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常说"诚实守信","诚实"与"守信"却是非常不同的."诚实"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具有这样品质的人,会表现出诸多相关联的行为及态度,例如,诚实的人总是言行一致,也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而且还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过错不躲避、不推诿.  相似文献   

15.
童中贤  杨畅 《理论探讨》2008,(1):150-155
诚信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本义所在,而且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密切相关.没有诚信,特别是没有政府诚信,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无法实现.目前,社会层面表现出的诚信缺乏现象,其实都与政府诚信有着一定联系.因此,认真审视和检讨政府诚信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重塑政府诚信新形象,让政府自身成为遵循诚实守信及信赖保护准则的示范者,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基本内涵是诚恳老实,守信无欺。它要求人们对己不自欺、诚实无妄,对人不欺人、重承诺、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立业之基、为政之要,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纽带,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宗教、任何一种文化,都把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要求。任何一位追求实现社会和谐理想的志士仁人,都极为重视诚信对于社会政治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信兴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诚信兴商决非只是为商者或商业领域的事情,而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共同参与的事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时强调:“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在这里,对政府的诚信要求是放在第一位的。由自身特殊地位所决定,政府必须在诚信兴商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任锦华 《学理论》2009,(1):78-78
看过电视剧《闯关东》吧,有一场夏掌柜给小传杰讲生意经的戏还记得吗?经商有道的夏掌柜对十几岁的小传杰说:“这做买卖呀,最重要的是‘诚信’俩字儿。诚信好比大树的根,根深大树才能枝繁叶茂。”话虽不多,却道出了为人处事的根本——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20.
政府诚信指政府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以诚实守信作为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它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用在社会民众中的心理反映,在客观上表现为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满意度。政府诚信对于强化政治合法性,树立社会诚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既有的政府诚信研究主要基于行政伦理的分析,而通过外部性、交易费用、制度等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审视和研究政府诚信,有助于深化对政府诚信的认识和探寻矫治政府诚信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