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现代法治建设的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法治建设需要民主化的基础 ,需要一种谨慎而能够进行自我约束的立法权 ,需要一种以分权与平衡为基本特征的政治制度结构 ,需要一种普遍的法治意识以及对法律的尊重。为此 ,需要重建法律与政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杨万玲 《法制博览》2022,(2):145-147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注重法治社会的建设.其中,政府作为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主体,更应认清自身在现代化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关键地位,为公众提供优质且全面的法律服务.但由于受到自身职责限制,政府需以向社会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方式来进行,在购买的过程中,由于该理念出现时间较短,相关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的思想高度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文化繁荣、言论自由,在加上各国管理方式不同,为多种学说和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壮观盛况,其中以儒、道、法三家为首,形成了关于法律思想的争论与学派。经过无数的争论与研究,儒、道、法三家各自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思想,对古代各国的立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于现代法治的创立和实施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儒、道、法三家,总结中国古代关于法律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社会转型期,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实现从二元化治理到三元化治理机制的变革。将其纳入法治体系中,事关社会治理整体性变革,促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彭张超 《法制博览》2021,(2):156-157
作为社会的参与者,其意识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程.公民的法治意识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公民的法治意识也是检验法治建设程度的标准.因此,培养和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对于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雪松 《法制博览》2022,(11):52-54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必然选择,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化的重要路径.社会治理各方需要具备法治思维,合理运用适当的法治方式开展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将社会治理工作现代化、系统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够保证社会治理沿着法治的轨道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7.
王苛军 《法制博览》2024,(11):142-144
大学生群体的法治观念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和谐稳定的发展。本文关注了法治观念的基本概念及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大学生对法治社会建设认知不到位、法治观念理解不充分、法律知识应用能力不足和依法治校水平受限等问题,建议各高校通过优化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设置、营造良好的法律教育环境并搭建法律教育实践平台等方式,提升法律教育的时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8.
《法制博览》2019,(30):218-220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法治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正确认识社会文明的内涵与实践要求、法治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关系,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的全面推进,和社会文明的稳步提升有非常大的助义。法治与社会文明的共生并存,互为助力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李国玺 《法制博览》2013,(10):100-101
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非常丰富,有不少亮点和新意,特别是在法治建设路径方面提出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今后不断发展的方向,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直接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不容易     
赵灵敏 《南风窗》2008,(17):39-41
只要人民不断地依法诉求和抗争,那么各种社会矛盾就有可能纳人体制之内,通过政治的良性互动、明智的妥协以及修改法律的方式来解决,法治和民主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1.
《法制博览》2019,(11):136-137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而厚重的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的传统法律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德主刑辅、无讼、慎刑、民本及天人合一的思想,以期为我国新时代法治建设探寻历史根源,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拥挤社会的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拍峰 《南风窗》2014,(25):41-43
<正>法治需要统一性和普适性,而大国本身却包含着多样性、复杂性。在这种挑战面前,法治理想和现实国情也会有所冲突。这些冲突构成了大国法治的基本特征。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法治作为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这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大国,这决定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很难仅仅照搬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而必须面对自身独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法制博览》2019,(29):215-216
基层是法治中国建设整体推进的基础环节,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或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和调研,深刻剖析了基层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难,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讲述宪法的重要性不单单只是宪法条文的法律规范和解释,更重要的是宪法的制宪当初所立下的宪法要完成的目标,所依附的宗旨和原则。法治的理念应该包含如何去贯彻和落实人民的意志和期望,同时不能忘记制宪者当初所立下的宪法理想和目标,而法治制度的建立更应该是为了实现宪法理想的法律上的一种秩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中国的治国理念也在发生变化,现代的中国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1]同时,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需要人们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个人观念。作为中国的一员,很多中国人正在积极认识何为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完善我们个人的政治思想。推进中国社会法制建设离不开增强政治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通过宪法的修改把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等,本文在厘清政治认同的基础上,探寻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提高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实现思政课的使命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一场针对百度文库的回合大战,又一次将网络著作权侵权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问题推向风口浪尖,而百度文库在辩解中援引的避风港原则则将这一法律概念重新引入了人们的视线。此文将从避风港原则的制度背景入手,从利益平衡角度尝试为当下避风港原则的适用困境探寻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社会正向多元社会结构演化,建立在单一的社会结构和民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必然要求重构公民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改革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体制,重树执政党的政治权威,从而使党的执政系统更具有包容力、整合力、弹性纠错力,以适应多元变化的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涉外法律活动日益频繁,市场亟需精通法律英语的涉外法律人才。本文认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重视法律英语学科的理论研究,推动法律英语专业建设,改革法学传统人才教育模式,提高教师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培养法律英语+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0.
郭璟 《法制博览》2023,(14):121-123
如何从法治角度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课题。笔者整理分析近几年有关社会矛盾纠纷法治化解机制建构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法治化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四个方面,以期从法律的角度出发预防、减少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