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峰 《侨园》2012,(1):27
2010年春节,我去日本探亲.大年三十,在日本的亲戚朋友和日本友人齐聚在妻子家里,共同欢度传统的中国年.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玩扑克、给压岁钱,除了没有爆竹相伴外,年味十足.那时,我就深深地感到,品尝香甜的年夜饭,特别是吃着饺子,对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而言,不仅仅是因为对美食的喜爱,更是因为他们血液里流淌着中国情,胸腔中跳动着中国心.大年初一的中午,在女儿的倡导下,我们一行8人走进东京的一家歌厅.  相似文献   

2.
美食家鲁迅     
二毛 《各界》2014,(8):10-11
鲁迅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在几乎处于神坛之上的评价中,人们很难把鲁迅与美食、美酒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在吃喝这件事上,鲁迅是个地道的行家,不但会吃,还会做,对许多菜肴都有堪称“行话”的独特见解。其中,北京是鲁迅从日本归来后长期生活过的城市,从1912年到1926年,共生活了14年,仅从这一时期鲁迅日记中就能发现他去过的有名气的餐馆就有65家!这65家餐馆,勾勒出了独属于鲁迅的“北京美食地图”。  相似文献   

3.
一位游人旅行到乡村,看到一个喂牛的老农把青草铲到了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人家,你为什么不把青草扔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老农回答说:“这种草,草质不太好,我要是扔在地上,它就会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伸长脖子去吃,直到把全部青草吃个精光。”  相似文献   

4.
一位游人旅行到乡村,看到一个喂牛的老农把青草铲到了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人家,你为什么不把青草扔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老农回答说: "这种草,草质不太好,我要是扔在地上,它就会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伸长脖子去吃,直到把全部青草吃个精光."  相似文献   

5.
日丽中天     
1979年仲春,上海虹桥机场。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丈夫儿女,登上日航班机的舷梯。飞机起飞了,我的双眼禁不住蒙上了一层泪雾。 我的生父早年去世,继父是日本人,名叫亲泊照夫。1958年,父母随最后一批日本侨民回日本时,我已是一个人民教师了。妈妈深情地对我说:“说心里话,我是不愿去,又不能不去。你决定不去我很高兴!藕断丝不断,情丝意绵绵,荷花香常在,叶落有根寻。”这是我们母女俩当时的一个彩色的梦。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我一个同事从日本回来,跟我说日本人有意识地对他们的孩子进行“磨难教育”,有一种方式类似我们小时候吃“忆苦饭”。 孩子们面对当年大人吃过的糠菜难以下咽甚至嚎啕大哭,校方同家长均毫不动摇,孩子们终于吃下了这顿忆苦饭。除吃忆苦饭以外,他们还常常把孩子放到孤岛上,让孩子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寒冷、饥渴。这位同事没有告诉我这些孩子体验到这些以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的另一位同事却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他的女儿经历过一次吃苦体验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是去年的五一节,他带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去一个偏远山…  相似文献   

7.
阿春 《侨园》2013,(2):67
吃不吃得饱饭,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就像一个可笑的问题.现在的人们追求的是"美食",讲的是为了减肥要"节食".殊不知,在30年前,普通百姓的要求仅仅就是"能吃饱饭".我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有关想吃饱饭的所见所闻很多,今天就讲一个最有意思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历史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  相似文献   

9.
我是吃过外行领导人的苦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解放”得比较早,在干校只住了一年,一九七○年九月就工作了。建国以来,我大部分时间当新闻记者和文学期刊编辑,基本上是干文字工作。可是在我出来工作的时候,“笔杆子”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特别是象我这样的“黑笔杆子”。因此,领导上就分配我去搞燃料化工企业的调查研究工作,跟一个调查组去煤矿和石油公司蹲点。老实说,我对工矿企业的经营管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7,(Z1)
正炎热的天气,我走进一个开着空调的冷面店。为了看街景,我坐在靠小吃一条街的桌旁。五颜六色的冰汁冷面端了上来,我欣然吃起来,一边还看着街景。外面到处都是吃的场面,小吃一条街真是名副其实。街上摆满了餐桌,成排的、望不到头的餐桌,与成排的、紧挨的店铺形成一个独特的风景,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冷热酸甜,荤素麻辣,天南海北,举不胜举。大批涌来的男男女女们,在街面上穿梭着、流动着、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7,(8)
<正>几天前,外地好友王芳妹要来东安看我,品尝一下我的家乡特色菜——东安鸡,还特地强调不去酒店,必须在家里吃。我拗不过她,只得答应。无鸡不成宴,慷慨、爽快、热情是我们湖南永州东安人的待客之道。不管是在大酒店宴请贵宾还是在小餐厅朋友相聚或者是在家里请客,东道主都会拿出自己认为最好的美味来表示自己的心意,东安鸡当然是首选的菜肴。我一大清早就去买菜,买了农村家养的土鸡、土鸭、鱼以及一些佐料。  相似文献   

12.
王殊 《瞭望》1986,(36)
见过周总理以后,我就准备回波恩去,晚上常常出去看望亲友。七月二十三日晚上九时半,我从一个同志家里吃过晚饭后乘公共汽车回皇亭子宿舍,刚刚下车,正在车站上等候的新华社外事部同志欣喜若狂地拉住我的手说:“真是好不容易找到你了!”原来他们刚刚接到电话通知:有重要事情要我在晚上九时到外交部门口,然后  相似文献   

13.
马可为 《团结》2006,(2):49-49
2005年11月,我有幸参加“2005中国地方青年邀请计划”活动,对日本进行了为期23天的交流访问。23天里,我们参观了日本的工业、农业、医院、媒体、环保、城市规划等部门,对日本人的环保意识感受颇深。去日本之前,就早已对日本的洁净有所耳闻。一到日本,我就感受到了当地良好的环境状况: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干净的地面,绿树成荫的街道,被红色的枫树、黄色的银杏树点缀得更加诗情画意。在访问了日本的几个地方后,我发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这样的景观随处可见,根本看不到光秃秃的土地和山丘,绿色成了这个国家的主色调。随后我们了解到,日本…  相似文献   

14.
吃的速写     
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品质,有不少过人之处,至不待言。中国人讲究吃,也属一种美德,堪称“吃的艺术”。既然是一种艺术,欣赏的人就很多,品尝过中国饭菜的外国食客,无不赞美一番。据报载:日本、美国……都有中国餐馆,生意十分兴隆,更多的情况我说不清楚。莫斯科的北京饭店,布加勒斯特的南京饭店我倒光顾过、中国菜的色、香、味、形之美,吸引了许多顾客,常是高朋满座。吃不是一  相似文献   

15.
我去日本时候学习的一,是在去年4月就联系好的,一切费用由日方承担。由于那段时间北京很  相似文献   

16.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相似文献   

17.
柳枢 《党政论坛》2014,(22):53-53
来丹麦旅游,在哥本哈根一下飞机,接我的朋友就说要请我吃一顿丹麦大餐。但在酒店住下后,朋友却把我带到了酒店的健身房,然后说:“今天你想吃什么就完全靠自己了。”我不理解,我吃什么和健身房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6,(9)
正父亲过世快10年了。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却常常浮现在我的梦里,留存在我的心里。在我小时候,家里很穷,窗户上没窗户纸,炕上没炕席,也没有被褥,只有一块小毡头;说到吃,那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无奈,我只好跟着母亲去讨饭。家里只留着长我6岁的姐姐看家,父亲常年给地主扛活做长工,所挣的粮食远远不够全家人的口粮。不得已,在我8岁那年,父亲又让我给屯子里的庄户人家放牛牧驴,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6,(5)
正清明节这天,我慕名来到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旧址陈列馆门前,见馆门开着我就走了进去。一位工作人员招呼我:"同志请进!"对这个地方我还是很熟悉的。以前它叫北陵电影院,我还在这里看过电影。去年我去采访省委党校一位教授,他还非常感慨地谈及到这个地方:"有一天我去北陵电影院,当时那里已经不演电影了,但里面都是卖货的——这是一个对国人很有教育意义的地方,我们不能眼看着它成为别的什么地方。"在这位教授的呼吁下,那里进行了彻底整治,恢复了当年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景——  相似文献   

20.
作为日本人,我完全同意“食在中国”的说法,我这么多年留在中国的最大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