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太高 《群众》2014,(12):8-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反映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认识的突破和手段的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超越和突破。如果说法律体系是静态的制度体系的话,那么法治体系则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有机统一的体系,体现了法治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政府机构编制存在很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政府机构编制从法制化向法治化的转变。本文阐述了政府机构编制法制化和政府机构编制法治化的内涵,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政府机构编制从法制化到法治化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积极构建保障、服务和管理三大体系,推动民政工作实现新跃升。(一)坚持提标扩面,构建“民政保障工作体系”。一是立足促进共建共享,在保障标准上求突破。城乡低保平均水平增长至520元和320元;孤儿基本生活费现行每人每月1560元;优抚对象抚恤金年均增幅13.5%:实现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无上限封顶。二是立足促进全面发展,在保障方式上求突破。试点保障工作一体化建设,统筹制定近60项分类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民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的价值取向必将致力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农民权利和社会其他群体利益之间的平衡。要切实保障农民权利,树立平等保护理念。农民权益保障法律的价值取向应注重实现实质公平,杜绝片面追求效率;注重实现内在化的公平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均衡状态,确保权利优先。  相似文献   

5.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讲话时提出:反腐倡廉要取得最终成效,就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本文将从如何既将权力牢牢的"关住",又做到"关而不死"、"控而不僵"出发提出建议,构建权力运行绩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激发权力的正能量,使权力真正在制度的笼子里积极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6.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问题作出了有力的回应,试图从制度上解决"证人出庭难"的积弊。证人出庭制度的贯彻落实应着眼于双向维度,即制度的供给与接受,理性探究证人出庭作证的正当性基础与合理性维度,通过简易程序、庭前程序等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将证人出庭案件范围予以限制,建立关键证人出庭机制、确立庭外调查程序、适度弱化侦查机关强制取证权、完善庭审质证程序等以使证人出庭制度在实效维度充分延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使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又进入到了学者们的视野中,说明了该命题对当代中国仍有现实意义。抽象到具体是马克思在考察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时的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马克思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个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本质性认识的命题,同时也得出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众多特殊性规定,使该命题更加具体化了。抽象与具体也应是我们理解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对中国市民社会的具体考察,有助于丰富马克思命题的理论内涵,及正确地看待中国市民社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政府具体经济行为分析与我国政府微观经济职能的界定陈世香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政治学与行政学界的一个定论是,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现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而转变指向主要在经济职能方面,强调政府经济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9.
杨佳鑫 《传承》2011,(17):78-79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和谐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各类发展的和谐、各类建设力量的和谐、各种思想观念的和谐、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都离不开和谐舆论的保证。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公共舆论的管理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马克思人学观的跃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英健 《岭南学刊》2007,30(5):96-99
马克思的新人学观实现了从抽象人性论向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的跃迁,从"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向"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跃迁,从现成人向生成人的跃迁。  相似文献   

11.
对党忠诚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外在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政治品质和根本的政治要求。新时代提升全体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要在思想上筑牢对党的忠诚信念,在政治上坚定对党的忠诚立场,在行动上落实对党的忠诚行为,在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中做到从思想上到行动上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法的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环境资源压力的加剧,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法体系调整环境资源关系尤为迫切。依系统论的观点,环境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二者在内部结构、构成要素、存在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以此为分析基础,结合我国环境法的现状,从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环境法的内部结构。透过结构分析指出现行环境法体系的缺陷,提出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法律规范的现状 建国以后,我国就十分注重用法律来规范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管理秩序,创制了一些道路交通管理法律规范。如1955年的《城市交通规则》、1960年的《机动车管理办法》和《公路交通规则》、1972年的《城市和公路交通管理规则(试行)》等有关交通管理法律规范。尤其是1986年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后,国家对道路交通管理的立法更是进入了快车道,相继出台了《道路交通管理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等行政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管理学科体系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府绩效管理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国内外政府管理中受到广泛关注,日益成为公共管理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绩效管理的学科体系伴随着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和实践已经开始初步呈现,但缺乏一个统一的话语体系。在基于价值的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基础上,本文从学科属性与总体框架、核心议题与理论模型、基础内容与研究层次、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以及与相近学科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和构建了政府绩效管理的学科体系,并提出了政府绩效管理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5.
政府技术治理研究正在经历一个"吸纳"与"排斥"对峙的割裂发展阶段,重构政府技术治理概念结构,能打开政府技术治理研究的弥合之窗。政府技术治理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多主体使用现代信息化操作工具及其知识体系实现政治和公共行政目标的过程,信息循证主义和数字技术嵌入双重维度及其质化指标共同构成政府技术治理的概念结构。政府技术治理既是现代信息技术创造问题域和权利域、公共需求样态转变亟待回应等外部推力的结果,也是政府为探寻治理创新路径、夯实公共权威的内生选择。赋能数字经济发展、驱动社会应急管理智慧化和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是政府技术治理的可为路径。发挥政府技术治理效用,必然要维系治理价值和技术的平衡,突出治理中"人"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税费改革是针对我国税费关系不清、收费泛滥、费大于税的问题而提出的治理对策。其核心在于规范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收人行为和收人体系。税费改革的到位和成功关键在于收人体系构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政府作为党和国家战略、政策的重要执行机器,其行动制约作为"方向盘"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因此,摒弃传统的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依据,建立新的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使政府有科学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化养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独木难支,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如何使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安享晚年,让更多的老年人及其家庭从养老难题中解脱出来,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南京市鼓楼区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导向和政府对社会化养老的政策支持,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法律保障并不完善。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促进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隐私权所关注与保护的个人隐私指向公共领域的私人生活。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隐私权上升为一种宪法权利,从而保障私人生活免受国家权力的无端介入而保持适度的自由。如果说隐私在现代意义上属于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产物的话,隐私权则完全脱离了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桎梏,已经成为现代法治中带有普遍性的独立的公民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