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城市韧性是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所拥有的应对未来各种挑战、冲击的能力。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传播、城市信息传递、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抓手,是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空间在韧性城市建设中主要扮演着信息服务中心、文化体验场所以及文化宣传窗口三种重要角色。信息服务中心在危机的多个阶段,主要扮演面向个人、社区和城市提供信息服务,确保信息沟通渠道畅通的角色;文化体验场所主要扮演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强化个人、社区和城市的危机应对能力,并培育社区和城市归属感的角色;文化宣传窗口主要扮演文化宣传,助力城市文化的凝聚和城市形象打造的角色。这些多元角色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空间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并不断提升城市韧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不仅要应对自然风险,而且要应对社会风险。随着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体系的日益复杂化,调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减缓风险冲击与扰动的意义愈发重大,韧性城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应对风险社会新范式。韧性城市的目标是培育城市功能韧性、社区韧性与社会韧性,以确保城市灾害期的基本正常生活秩序以及重灾后迅速恢复至灾前水平的能力。韧性城市建设需要借助智能技术手段和智慧社会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的韧性,以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薛宏伟  杜永吉  王婧 《群众》2021,(4):23-24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不可能彻底远离风险,但可通过增强韧性,让其拥有更强的能力来应对风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反映了城市发展向内涵提升、品质提高转变的时代要求。长期以来,江苏十分重视城市的安全发展建设,城市韧...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因人口聚居、建筑密集、活动复杂而日益成为风险中心,呈现出复合性、联动性、叠加性、扩散性、隐蔽性增大等整体性风险。本文基于韧性视角,引入"韧性城市"概念,剖析了现代城市整体性风险防控实践的六大盲点和弊端,并分别从空间、时间和层级三个维度提出了韧性城市风险治理的范式,梳理出"都市群-城镇带-生活圈"防范风险扩散、"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阻遏风险延递、"宏观搭台-中观定标-微观落地"化解风险叠加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6.
《当代广西》2007,(23):14-14
作为广西的首府,南宁市委、市政府一直努力于把南宁建设成为广西的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自“城乡清洁工程”全面实施以来,南宁市以此为契机,全面、广泛、深入地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一年来,首府南宁社会更加和谐,开放南宁、和谐南宁的形象进一步树立。城市魅力更加显现,吸引了国内外一批批客商到南宁观光、旅游、投资:今年10月,南宁市荣获了2007年“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国家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对南宁市政府及南宁市全体人民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居住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所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经济韧性与城市经济韧性的内涵,本研究梳理了城市经济韧性的测度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几大因素,提出了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所需要做好的几项经济金融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政策环境、社会资本、金融发展都是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因素。中国各个城市应当进一步加强建设“韧性城市”的前瞻意识,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各地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以及引导金融业更好助力城市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发展始终与风险并存,因此亟需转换传统的被动应急处置思维,重塑和优化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将韧性治理作为研究视角,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内涵,搭建“风险治理—适应、应急管理—恢复、危机治理—学习”的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治理逻辑框架,提出以韧性理念塑造风险应急文化、以多元主体协同保障应急恢复、以数字技术创新推进应急学习等治理新路径,期待与韧性治理相融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安全发展型城市在我国各地全面建设形成。  相似文献   

9.
10.
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发展中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的体现。沈阳作为省会城市、特大城市,应未雨绸缪积极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动从传统的灾害管理向以容灾、耐灾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转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只有持续加强平战融合的制度韧性、城市基建韧性、能力韧性和文化韧性,才能提升城市的安全性,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巩固和拓展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贾伶 《友声》2011,(1):19-20
2010年10月20日至24日,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邀请,李小林副会长率近50位中国中小城市市长代表出席了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居署。  相似文献   

12.
张迪 《中国减灾》2013,(12):18-19
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社区是基本的组织单元,是强化社会对灾害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为切实加强我国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依托2013年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专项建设项目开展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3.
张国 《前沿》2012,(13):132-133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频繁发生,在城市的发展中,防灾减灾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其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做好。在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在城市社区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了。有鉴于此,要做好城市社区的防灾减灾教育工作,就必须将老年人作为重点教育对象来看待,并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来提高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减灾:困局与出路——城市地震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9·11”事件、中国的 SARS、印度洋的海啸……,这些人为的或自然的灾害造成的伤害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在城市中,由于人口密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往往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国内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特别是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日趋紧迫。2005年5月25—26日,“首届中国城市防灾减灾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城市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法制及国际合作等众多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刊现予摘登。  相似文献   

15.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并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给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速度,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如能源紧张、环境恶化、通勤压力等,尤其是城市风险和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城市的高风险和脆弱性集中显现为: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化城市构建中,“技术赋能”作为理解数字时代下城市公共安全建设的技术分析框架,日益难以解释在实践应用中所涌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聚焦电子数据的流动,有助于理解数字技术嵌入城市韧性建设的过程。基于“流动空间”理论框架,城市韧性数字化建设中的数据流动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数据支撑层、应用平台层和数字空间层。这些层面的交叠与循环展示了数据流动的复杂性。在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多维数据流动不仅增强城市系统对各种风险的快速响应能力,也促进跨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并且深化治理体系的参与程度。此外,数据流动通过数字技术为城市韧性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包括敏捷的透视能力、高效的协同整合能力以及深层次的参与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社区减灾工作的发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等,我国的防灾减灾教育已迈出可喜的一步。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距全民防灾的路还有距离。随着气候异常,灾难频仍,防灾减灾形势依然很严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3,(9):21-2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沿海城市群发展为先导,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6%,人口、产业、工程设施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镇可持续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迫在眉睫。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并着力提高工程抗震和城市防灾水平,是城乡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是保障城乡防灾安全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9.
城市老旧社区是社会风险的多发场域和风险治理的薄弱环节。日趋多发的社会风险和日渐凸显的脆弱性特征构成了老旧社区“高风险—低韧性”的失衡情景,加强韧性建设已成为提高老旧社区风险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基于风险视角,从组织韧性、物理韧性、技术韧性、心理韧性等维度来分析城市老旧社区的韧性建设情况,发现其面临着基层治理主体松散、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应用缓慢以及社区修复机制欠缺等现实困境。未来需要从健全党建引领治理模式、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以及增强社区自我修复能力等方面全面着手,进一步推进城市老旧社区韧性建设,促进其风险治理能力的系统提升。  相似文献   

20.
周萍 《中国减灾》2013,(12):6-7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宫辉力长期致力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教学与应用研究,近日,本刊记者就城市灾害风险现状和防灾减灾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