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禹 《民主》2005,(9):9-9
今年9月1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社会活动家雷洁琼同志在北京迎来了她的百岁华诞。雷洁琼祖籍广东台山,她年仅14岁就投身五四运动,走上街头进行爱国宣传;19岁时远涉重洋到美国学习社会学,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并获得南加州大学社会  相似文献   

2.
她,是县种植业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干部; 她,是17岁孩子的母亲; 她,是老父亲最钟爱的女儿; 但是,她不能辅导孩子功课,不能和孩子玩耍,甚至长时间见不到面,幼年时的孩子总是对她很生疏;她不能为突然辞世的老父亲送终尽孝,只能把这份刻骨的悲伤埋在心里,继续工作。因为地里的庄稼不等人,有更多的人在等待着她,需要她。她说,有大家才能有小家。我对农民有感情,我对土地有感情。对小家有着深深愧疚的她,却为“大家”带来了上千万的经济收益,带领当地农民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生产环境的经济作物种植新路。她就是平谷县农科所的高级农艺师张丽平,一位谈吐文雅、办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6,(11)
当代著名作家丁玲三月四日上午十时四十五分,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终年八十二岁。 丁玲的一生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她1904年生于湖南临澧县;1927年开始文学生涯;1930年加入左联,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杂志;1932年,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她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到达延安以后,曾任苏区中国文艺协会主任,领  相似文献   

4.
蔡睿贤 《民主》2005,(9):8-8
今年9月12日民进名誉主席雷洁琼度过了百岁寿辰,她在90多岁时仍能步履自如、思维敏捷、发言洪亮,曾有不少人向她求教健康之道。后来在社会上有流传,说她自称的保健秘诀是:“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作为她的家属,得到过她长期的教育与熏陶,我当时就对这“三不”中的“不锻炼”甚为讶异。因为我知道她从小就参加各种当时对女性还不太普遍的体育运动,而且一直保持锻炼到老年。例如在广州当学生时她是学校的篮球运动员;日本侵华初期,在华北北部宣传抗日她还能骑马  相似文献   

5.
唐剑锋 《党政论坛》2012,(10):18-18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不太好,可是自尊心却那么强。当霍懋征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她总是举起手来。可是时间长了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时候,明明她举手了,但当真的让她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她却一头雾水。细心的老师有一天终于将她叫到办公室询问缘由。老师春风般的话语和母亲般的笑容消除了小女孩的顾虑。  相似文献   

6.
郭红敏  卫红春 《侨园》2012,(12):14-15
今年67岁的陈梅月幼年丧父,从小一直生活在河南。陈梅月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她集国民党元老之后、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慈善家、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画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她是国民党元老陈果夫惟一的外孙女;她15岁唱红津门,成为一代名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夸赞;她一生收养了23名孤儿,培养出7位博士;她是中华纸塑脸谱第一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她是河南省华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和世界陈氏联谊总会会长,力促祖国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7.
李亚平 《各界》2008,(10):50-52
在皇太极著名的崇德五宫中,位居第五位的永福宫庄妃,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她在娘家的蒙古名字叫布木布泰.有人认为和喇嘛教教义有关,含有"出世之人"的意思;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布木布泰是当时蒙古人用来装东西的大口袋,是很重要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用粗制毛线编织而成.从当时游牧渔猎民族的习俗上判断,后一种可能性似乎更大,姑且存疑.布木布泰嫁给争太极是在公元1625年即大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的二月初二日.当时,她是虚岁13岁.她的丈夫皇太极比她大21岁,时年34岁.……  相似文献   

8.
与李达结为连理王会悟,1898年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父亲王彦臣是晚清秀才,他在镇上办的私塾,茅盾曾在那里读过书。王会晤6岁起随父就读,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从小养成了善良勤劳又刚强坚毅的性格。12岁时,她考入嘉兴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7,(12)
正日前,我在沈阳参加全省信访工作会议时,不禁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原辽宁省轻工厅从事信访工作时处理的一件难忘的事情。丹东手表元件二厂工人李雪(化名),女,18岁,共青团员,未经父母同意,与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男人相恋,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李雪家在丹东市内,工厂在五龙背,她与哥哥、姐姐同在一个厂,哥哥是工会主席,姐姐是团委书记,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一天晚饭后,李雪领10岁的小侄到锦江山公园打羽毛球,回家时忘拿了挂  相似文献   

10.
潘彩霞 《各界》2014,(9):95-96
能让一位坚定的独身主义者心甘情愿步入婚姻的殿堂,究其原因,恐怕唯有“爱情”二字吧。出身书香门第,母亲是画家、书法家,父亲是学者、诗人,陈衡哲注定不同寻常。4岁时,习诵诗书,“咏絮之才”初现:7岁时,她同中国女人传统的枷锁——缠足小战一场,获得全胜佳绩;十一二岁的时候,梁启超、谭嗣同成了她的偶像;十三岁,不顾母亲劝阻,走上孤独的求学路;十七岁,与父亲对峙,坚定抗婚,从此立下“我永远不结婚”的誓言。  相似文献   

11.
岁暮惨案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正是中国农历腊月二十六。上午十时许,六十二岁的杨绣珍女士同往常一样,到市中心一家华侨餐馆去做工,可是,当天晚上她却没有回到在布鲁塞尔北郊的家。第二天早晨,清洁工人发现她陈尸于家门之外。经法医检验,结论是预谋的先奸后杀案。她头部受伤,钱包被劫,凶手在逃。 六十二岁的妇女还被强奸,这在比利时各界、特别在华人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震惊。  相似文献   

12.
在党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和一位烈士后代去看望革命老前辈——帅孟奇同志。帅大姐今年已94岁高龄,仍思维清晰,待我们热情得很。当她忆起和邓颖超、康克清同志亲切交谈的情景时,心情很激动。据她的秘书介绍,帅大姐离休后有个心愿:为了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长治久安,一定要把关心下一代作为自己的使命,满腔热情地从事革命传统教育。帅大姐是党内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在她那简朴的会客室里,我们看到墙上挂着10多幅由战友们赠给她的书画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何香凝同志84岁时亲笔绘制的红梅画卷、唐天际将军书写的陈毅同志的名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待到雪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6,(8)
正面对银行卡里从云而降的20万澳元巨款,在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留学的杭州姑娘董思群不为所动,在核实情况后,她毫不犹豫将这笔巨款退还给了当地银行。这一举动不仅成了当地报纸的热点新闻,她也因此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名人……为梦想打拼,美女律师出国留学今年27岁的董思群具有典型江南女子的特质,秀外慧中,多才多艺。上大学时,她就在国内一些知名的网络平台写小说,成了兼职网络签约作家,并解决了大学期间的全部学费和生活开销。大学毕业没多久,21岁的她就  相似文献   

14.
周易 《党政论坛》2011,(14):28-28
与李达结为连理 王会悟,1898年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父亲王彦臣是晚清秀才,他在镇上办的私塾,茅盾曾在那里读过书。王会晤6岁起随父就读,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从小养成了善良勤劳又刚强坚毅的性格。12岁时,她考入嘉兴女子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5.
人民的女儿     
春节前夕,我访问了赵志珍同志。赵志珍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的夫人,当年活跃在晋察冀抗日前线的女八路。她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几缕银丝飘拂在两鬓,慈祥的面容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我问起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历时,赵志珍同志的神情变得深  相似文献   

16.
陈益群 《民主》2010,(3):16-17
<正>2月19日,我怀着崇敬、沉痛的心情,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了一代师表霍懋征老师。霍老22岁从北师大毕业后,一直坚持在小学教师岗位上,32岁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35岁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4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终生献给基础教育,勤奋耕耘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7,(5)
正沈阳市格林豪森社区有这样一位耄耋老人,她多年做社区义务调解员;赶上年节自己做面食免费送给居民;她无怨无悔伺候卧床老伴22年;更有一段令她至今还骄傲的经历——近日,笔者在沈阳市沈河区朱剪炉街道格林豪森社区见到了任吉芬老人。别看老人今年80多岁了,但说话走路一点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而且在她身上还有不少常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她是山东人,性格热情豪爽,善良仁义。上世纪50年代初,爹妈  相似文献   

18.
把手还给我     
范德波 《党政论坛》2011,(22):21-21
在英国加州,一个4岁的小女孩,她的爸爸有一辆大卡车。她的爸爸非常喜欢卡车,总是为车做全套的保养,以保持卡车的美观。一天,小女孩拿着硬物,在她爸爸的卡车钣金上划下了许多刮痕,她的爸爸盛怒之下用铁丝把小女孩的手绑起来,然后吊着小女孩的手,让她在车库里罚站。当他想起小女儿还在车库罚站时,已经是4小时后了。等他赶到车库时,小女孩的手由于被铁丝绑得太紧,血液早巳不通,皮肤都发黑了。  相似文献   

19.
招福 《各界》2008,(4):49-51
一个关于"富贵"的预言   甄洛是中山国无极人(今属河北省),生于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日.她的家世显赫,是东汉时二千石显官甄邯的后人.她是家中三男五女八个孩子中最小的.在她三岁的时候,父亲上蔡县令甄逸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20.
当不少中国人醉心于现代西方文化并企图以此来重造东方文化时,法比恩,这位29岁的法国姑娘,却深深陶醉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哲学思想,无一不使她着迷。7年来,她苦心钻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身罹多种疾病,却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寻找东西方文化的共通点,为中法文化交流搭桥铺路。 1962年,法比恩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家庭。中学一毕业,她即放弃父母给她安排的舒适生活,只身走向社会,一边做工、一边在广告公司搞设计。18岁,她考入图鲁兹美术学院,因成绩特优提前于1983年毕业。第二年,法比恩来到四川美术学院,成为该院第一位外籍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