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卫生厅: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我国对预防传染病的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实行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防疫机构统一向生物制品生产单位订购制度,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为此《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六十九条对非法经营、出售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的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罚。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纳入了新《刑法》调整范围,规定了明确的刑事处罚.因此,对非法经营出售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1、卫生许可证制度问题《条例》第五条规定:"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实践证明,通过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确实能使企业了解有关卫生法规,使生产工艺、车间布局、产品配方等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为企业投产后生产出卫生合格产品奠定了基础。但是,《条例》对经营单位的监督并没有规定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只是在《条例》第十三条以实体规范形式规定了经营者应履行的法定义务,且在程序上没有任何要求,既不需要事前许可,也不要求事后登记备案。由于经营单位开业前未经事前许可,得不到卫生监督部门关于卫生法规、卫生知识方面的咨询,不了解《条例》的要求,经营过程中难免有违法行为;另外,由于对经营单位的监督是事后监督,对经营单位进货渠道、经营品种、数量等基本情况不掌握,加上监督力量薄弱,只能对本地区大的批发零售部门进行监督,而那些地处偏远,中小型销售单位大多顾及不到,形成监督的空白区。因此,建议对化妆品经营单位的监督亦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或实行登记备案制度,以加强对化妆品销售环节的卫生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血液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一年来,我们贯彻《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和卫生部《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了血液整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去年底,李鹏总理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08号令,发布了《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认真学习、贯彻《条例》精神,加强管理,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为保证生产用原料血浆质量,积极开展机械单采血浆试点工作。据统计,目前开展机械采浆的单采血浆站已达87个,占现有153个单采血浆站的57%。继去年全国血液工作大检查后,今年7、8月份,我部又组织5个检查组分别赴黑龙江、贵州、新疆、河南、广东等12个省、自治区进行了检查。检查情况显示:经过两年的努力,血液工作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观,乱采血、乱供血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临床用血、生产用原料血浆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关注要点1 对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实行许可制度 根据《行政许可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相关规定,条例规定了明确的许可条件和许可程序。 (第3、9~11、19~22、24~26、33条)关注要点2烟花爆竹生产的安全管理 规定了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并应当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许可。 (第8、11条) 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对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从事危险工序的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第12条) 生产烟花爆竹使用的原料(如氯酸钾),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国家标准有用量限制的,不得超过规定的用量。 (第13条)关注要点3经营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 规定烟花爆竹的经营分为批发和零售,并规定了批发企业和零售经营者应当具备的经营许可条件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实施经营许可的程序。 (第16~19条)  相似文献   

6.
6月1日将有27部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14部,地方级法规13部。一、行政法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点:进一步规范疫苗接种行为,引入药品批发企业进行疫苗分销。二、部门规章及规章性文件1.《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办法》要点:民办非企业连续两年不参加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条例第一条所说的“单位”,是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 条例第一条所说的“个人”,是指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 条例第一条所说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是指生产、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药品经营许可工作的监督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变更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经营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 (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变更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并指导和监督下级 (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开展《药品…  相似文献   

9.
政府有责任向公民免费提供第一类疫苗;住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可以享受定期入户接种的待遇;新生儿、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责任更加明确;预防接种证免费办理,可以异地使用……2007年6月22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通过这些制度和细节的设计,体现了对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这一条例,是加强我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司法业务文选》2012,(29):2+49
解读一调整危险化学品登记的主体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规定,《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将危险化学品登记的主体调整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使用单位不再进行登记。《办法》第三条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原则,即"企业申请、两级审核、统一发证、分级管理的原则"。两级审核是指登记企业的登记材料需要经过当地登记办公室初审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1995年4月8日接某单位书面举报:称本市某企业未取得化妆品卫生许可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批准文号而生产染发露。4月11日我市卫生监督部门根据举报线索找到了非法生产单位。发现有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生产染发露,并已生产半成品(双氧水瓶)千余瓶,并在仓库中发现成品染发露200合,并有外包装箱若干。经查,该单位在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和特殊卫生文号的情况下,擅自于1994年10月开始生产染发露,产品主要销往外地小商品批发市场和个体理发店。据以上事实,该企业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下称《条例》)第五条、第十条,依据《条例》第24、25条做出了"责令停产、没收库存产品200合,的行政处罚而结案。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以下简称《稽查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海关实施稽查应当遵守《稽查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中所称“被稽查人”是指《稽查条例》第三条所列企业、单位。其进出口活动包括: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卫生部近日制定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管理规范》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报告病种包括法定传染病、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嘉祥县卫生防疫站在生物制品管理中,紧紧依靠县卫生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动真的,干实的,来硬的,大大强化了生物制品的法制化管理,净化了疫苗供应渠道,全县非法经营使用疫苗的现象得到控制,收到明显效果。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单位尤其是卫生系统内部单位和个人为了贪图微利,无视国家法律规定,私自购销使用预防用生物制品,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供苗渠道,影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这些疫苗来路不明,其运输、贮存条件无法保障,接种效果令人担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玩症,97年该站把生物制品管理当作全站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一名站长靠上抓,制定了疫苗领发制度和检查制度,成立了生物制品管理机构。利用各种会议,采取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向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以及乡村医生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预防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1995年4月8日接某单位书面举报:称本市某企业未取得化妆品卫生许可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批准文号而生产染发露。4月11日我市卫生监督部门根据举报线索找到了非法生产单位。发现有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生产染发露,并已生产半成品(双氧水瓶)千余瓶,并在仓库中发现成品染发露200合,并有外包装箱若干。经查,该单位在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和特殊卫生文号的情况下,擅自于1994年10月开始生产染发露,产品主要销往外地小商品批发市场和个体理发店。据以上事实,该企业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下称《条例》)第五条、第十条,依据《条例》第24、25条做出了"责令停产、没收库存产品200合"的行政处罚而结案。分析与思考:本案现场执行结束,当事人未提出异议和诉讼。对本案的处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规正  相似文献   

18.
对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原则的反思和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993年7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6条也曾作了类似的规定。理论界有人将上述规定归纳为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前置”原则,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先行处理。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9.
2005年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第58次卫生大会修改通过了《国际卫生条例(2005)》(以下简称《条例(2005)》),并将于2007年6月生效。各缔约国需要在该条例生效之前完成国内立法调整。为此,我国已启动对现行《国境卫生检疫法》(以下简称《检疫法》)的修订。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为与国际法接轨的修法活动,因而,以《条例(2005)》的变化与内容为依据是我国这次《检疫法》修订的背景和基础。修订后的法律文本需要与《条例(2005)》保持一致,也需要适合我国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和疾病预防控制新态势的需要。现就对《条例(2005)》的理解,对我国《检疫法》修改发表自己一些粗浅的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上海市公民义务献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管辖区域内的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和公民,均应遵守《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第三条 市和区、县卫生局主管本管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