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传统治安制度向近代警察制度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沙 《公安研究》2001,(2):91-95
文章介绍了清朝初期的治安制度,分析了清朝末年对原有治安制度进行改革的原因。着重介绍了中央警察机构和地方警察机构的建立,这表明中国传统的治安制度完成了向近代警察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传统警察体制并没有明确区分刑事执法权是地方事权还是中央事权,或者警务是中央事权还是地方事权,而将公安机关人、财、物全部置于地方政府管理之下,其中潜在的认识就是警务是地方事权,而刑事执法权也被作为警务的一个部分笼统地纳入了地方事权之中。因此,笔者认为,警察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明确划分警务中哪些成分是中央事权,哪些成分是地方事权。其实质是理清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突破的一个认识是,刑事执法权是地方事权还是中央事权。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不能分割…  相似文献   

3.
关于警察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想使公安工作适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来的巨大社会变革,必须对警察体制进行积极而又慎重的改革。警察体制改革应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原则,依法治国的原则,精简、规范、效能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的警察体制改革,顺应了经济市场化的历史趋势。要进一步改革警察体制,必须重新明确划分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触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的体制的核心。而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刑事执法权是地方事权还是中央事权。警察体制改革应当避免由“块块分割” 变成“条条分割”,按下葫芦浮起瓢。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引入和创新绩效管理制度,解决现存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笔者拟对警察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警察绩效管理制度创新的价值及意义、警察绩效管理的创新行为偏差予以探讨。一、警察绩效管理的内涵什么是“警察绩效”在学术界并无更多探讨。曾有公安学者提出“治安效益”理论,认为“治安效益是公安主体为社会提供治安保障所取得的效果和收益”,但也未能揭示优化警察管理的实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0,(5):91-91
牛天秀、岳爱武在《长白学刊》2009年第6期撰文认为,由于行政性分权式的财政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日益繁重的社会经济管理任务,导致地方政府常常在实践中将经济行政作为地方政府责任的中心内容,导致了地方政府责任“泛经济化”倾向。为此,必须通过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界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以及逐步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责任“泛经济化”倾向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行政性分权式的财政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日益繁重的社会经济管理任务,导致地方政府常常在实践中将经济行政作为地方政府责任的中心内容,导致了地方政府责任“泛经济化”倾向。为此,必须通过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界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以及逐步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责任,矫正这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7.
解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界域问题,应从“治安”概念着手研究;“治安”的内涵虽然可以确定,但“治安”的外延却是无法穷尽的。依据治安内涵来审视现有警察行政管理任务,它们都是为达到维护治安秩序的目的而服务的。换言之,现有违反警察行政管理的行为均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界域。因此,应将“治安管理处罚法”命名为“警察行政处罚法”。  相似文献   

8.
体制 ,表示 :一整套互相联结 ,彼此成体系的事情与部分。模式 ,其含义为辅助分析某一体系的简化分类。当提到警察体制时 ,有人往往会认为仅指领导体制 ,或仅指组织机构与编制等 ,这是我国比较警察研究中的一种认识误区。体制模式除了组织、机构外 ,还包括很多方面。至今世界上有以下几种体制模式分类 :梅拜的四种模式 ;邱华君的两派论。新警察体制模式划分说称之为“六种警察体制模式分类说” ,“中国模式”应单独成立。英国警察体制 ,其特点是“中央与地方分权式“的自治体警察 ,我国警察体制是“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两种体制听起来十分相似 ,但在基层警察 ,英国实际上是“条块结合 ,以条为主”。在杆石桥调查中 ,有近 80 %的基层民警都主张基层公安机关改革 ,应逐步向“以分局领导为主 ,统一标准”的方向发展 ,与世界警务改革的趋势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9.
非典时期开始启动的“问责制”现在正被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由于为人民服务与依法行政的理念所决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必然是责任政所,对人民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相对于司法机关通过司法程序追究的法律责任而言,“问责制”注重的是民主制度层面的政治责任的监督。政治问责是相对于法律责任而言的,政府的行为与是否违法无关,而是关系政策是否失误。  相似文献   

10.
王虹铈 《公安教育》2003,(4):41-42,37
治安作为一种活动,又被称为治安管理,是国家运用警察力量为维护公共治安秩序依法实施的一种组织管理活动。只要有人聚居、生产、交往、活动的一切场所,无论是城市、农村、工厂、矿山、机关、学校、繁华街道、偏村陋巷,交通工具等等,无时无刻不存在治安管理的问题。[1]治安是用治理的办法,保障维护对象呈安全状态的行为。治安行为由谁来完成?谁来承担治安行为后果责任?这产生了一个责任主体问题。一、治安责任主体与单位治安责任主体治安责任主体是担负预防危险,保障安全,具有治安管理职责,履行管理行为并且对管理结果承担责任的…  相似文献   

11.
康大民 《公安学刊》2002,(4):5-7,24
“入世”后 ,我们需要懂得国际上Police即“警察”(治安力量 )的多样性。将民间治安力量称之为警察是一些国家的历史传统。有些国家现在还有可以行使一定警察权的“辅助警察” ,在其他行政部门存在着有警察权的执法力量 ,一些行业单位也有自己的警察 ,保安业被称为“私人警察” ,民间治安组织已经成为社区治安的基本力量。“警察私人化”正成为国际警界的热门话题。21世纪将成为“人民治安”的新世纪 ,非官方的“警察”将空前发展。公安行业的全球化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我国警察的领导体制入手 ,论述了我国警察执法战斗的指挥体制及其特点 ,阐明了警察执法战斗指挥关系的类型。如何建立既能搞好治安行政管理 ,又能满足快速反应的执法作战需要的高效体制 ,是公安机关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治安调解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因民间纠纷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非处罚性处理方法。究竟需要怎样的治安调解制度,应当将其置于整个纠纷解决机制之中加以考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关于治安调解的原则性规定,治安调解适用的情形主要在该法第43条和第49条规定调整的范围内。治安案件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只需表明自己的权益受损,证明责任由警察担当。但不应将公安机关的证明责任绝对化,尤其是在当事人因民间纠纷提起治安处罚程序,要求公安机关追究对方责任的情形下,当事人应当对证明自己主张的案件事实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治安调解的程序适用一方面应便于公安机关掌握纠纷事实真相,明确双方责任,提出处理建议;另一方面还须为调解不成或者不履行协议的治安处罚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城市化的演进导致城市经济的多样化,摊贩作为城市中非正式经济和非正式就业的典型群体,给城市带来了快捷、便利的服务和生机勃勃的街头文化,但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管理和治安控制等社会问题。晚清警察成立于城市近代化初期,对非正式就业人群管理经验显然不足。1908年的汉口摊贩罢市风潮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起因便是摊贩与警察的冲突,风潮最终虽在官府和商绅的联合调解下得以平息,其间警政腐败、地方政府反应迟钝、处置手段生硬、舆论疏通不灵等问题反映出中国城市近代化初期市民社会的群体诉求与政府市政管理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治安史上 ,宋代是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宋太祖赵匡胤改“坊市结合”为“街市结合” ,改坊里封闭式管理为街巷开放式管理 ,成功地领导了我国城建体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宋代城市治安的开放式动态管理模式富于开创性。它的巡检制、户牌制、分厢管理体制与防隅巡警和消防队的组建在世界警察史上具有首创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们对社区建设的社会功能通常已经形成了以下认识,即一是社区建设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使社区承担各类“单位”组织剥离和转移出来的各项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二是社区建设是改革过去中央高度集权、以垂直条线专业部门为主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逐步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人财物的大量流动 ,形成了治安防控的动态化环境。加强在动态环境下的治安防控能力 ,应变公安机关“独家经营”为为社会提供安全服务的模式 ,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实现动态治安的社会化控制 ;建立刚性的责任行政机制 ,强化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和职能发挥 ,实现依法强制化管理 ;通过科技强警和多警种协同 ,在快速反应中实现对治安形势影响较大问题的平抑。  相似文献   

18.
治安本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词源和古籍考证的角度开始对治安的本质进行探究,治安实质上是国家对社会的统治、治理和控制;从韩非对治安的论述开始,广义的治安的含义并未改变。治安事实上体现了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是由对社会的暴力统治和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两部分组成的。国家依靠物质手段对社会进行控制;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的概念在事实和内在逻辑上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向社会和公众作出郑重承诺 :“有困难警察。”这是公安机关根本宗旨的体现 ,也是人民警察所肩负的政治责任、道德责任的具体要求。人民警察应当树立为社会服务 ,以“社会为本”的价值理念 ,自觉履行“有困难找警察”的承诺 ,在公众和公安机关之间建立起信任机制 ,树立现代责任政府、责任警察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一、实行“分级所有”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长期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监管)”的管理体制。党的十六大关于“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精神,确立了在坚持国家统一所有的前提下,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所有的管理体制,即由“分级管理”转变为“分级所有”。目前中央和地方省、市两级政府大都已建立起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