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挝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自1975年年底成立以来,贯彻了三年计划(1978—1980)与第一个五年计划(1981—1985),正在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1986—1990)。为了摆脱国家的极度贫困,近13年来,老挝政府在恢复与发展经济方面制定了不少政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些政策,有的没有从老挝的国情出发,因而受挫折,  相似文献   

2.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于1975年12月2日,至今已整整十年,在这期间,以凯山·丰威汉为首的老挝政府制定与贯彻执行了三年计划(1978——1980)与五年计划(1981——1985),在恢复与发展国家经济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也还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与巨大困难。本文不准备就这十年来的老挝经济进行全面与系统  相似文献   

3.
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后,约有三年半时间用于医治印、巴分治的创伤。1951年4月1日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今年是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在六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经济上或政治上的原因,中长期计划曾经中断四年,只有年度安排(详见附表一)。1980年印度政府在拟订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同时,还制订了一个十五年远景规划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76—80年)于1976年7月28日由马来西亚下议院通过,8月17日由马来西亚上议院通过,终于付诸实施了。这是侯赛因·奥恩总理亲自抓l的第一个全面经济开发五年计划。马来西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虽然只是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长期规划(1971—90年)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的计划书本身便有430页,比马来西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71—75年)的计划书的份量多一倍,它的内容还涉及到政治与国内治安等问题,比第二个五年计划更为周到。  相似文献   

5.
引言 印度尼西亚现在正进入第五个五年发展计划的最后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69年。在过去的20年期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显示出了某些差异,但总的来说其增长率是很可观的。在第一次石油景气期以前的1969—1973年期间,其经济年均增长率为8.4%。这个增长率在很大和程度上归因于其经济从制度改革所导致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过度膨胀中复苏的过程。那种抑制了生产和投资的直接管制方式已被取消。经济重新向外国投资开放。通货膨胀逐渐得到了控制。预算侧重于基础设施的重建,国家的全面预算在支  相似文献   

6.
1985年6月18日,尼泊尔政府公布了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草案。该计划从1985年7月16日开始实施,到1990年7月15日结束。一、背景尼泊尔从1955年开始执行经济建设五年计划,到1985年7月15日止,已完成了五个五年计划,一个三年计划,两个年度计划。经过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将越南的第二和第三个五年计划作比较时,过去十年的实际经济成就就比较清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的惨败(在此期间越南经济不但没有扩展反而收缩下来)导致了政策上的重大转变。笫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增长率(根据新数据)仅为1.5%。工业生产停留在1976年的水平上,农业生产每年仅增长2%。随着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社会主义化的步伐放慢了,实行了物质刺激,同时比较注意个人的利益。由于风调雨顺,粮食产量从人均268公斤上升至1983年的300公  相似文献   

8.
第二个五年计划(1976—80年)和第3个五年计划(1980—85年)的完全失败,迫使越南共产党的老卫士在1986年召开的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下台。实际上,改革者们的执政标志着越南发展的一个阶段,其新经济政策着重于三大生产计划:粮食和食品、消费品和出口产品。农业构成越南经济的基础,并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养活其大约80%的人口,因此其发展业已成为第4个五年计划(1986—90年)的主要目标。在这方面,新的改革已注入土地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及农产品的交易。改革者们也采取了其他矫正措施,以维持越南农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的第四个五年计划(1981年至1985年)已于1981年3月27日提交到马来西亚议会讨论。本文拟介绍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一、第四个五年计划书的结构马来西亚的第四个五年计划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回顾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时期(1971年至1990年)中的过去十年(1971年至1980年)的实际成绩;第二部分列示今后十年(1981年至1990年)的综合指标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由日本亚洲协会(我任该协会主席)于1978年12月在马尼拉举办的亚洲圆桌会议的一个小组会上,当时的菲律宾工业部长维森特·帕特诺博士(他是作为来宾参加这次会议的)讲了一些话。我今天的演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指出:“在今后的十年期间内东亚和东南亚将是世界上的经济增长地区。”帕特诺博士之所以如此确信无疑地作出这样的预测,乃是由于这两个地区在过去的十年期间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贸易额的增长率使他有充分的根据作这样的乐观预测。事实上,当我们深入考察这些地区在1970—1978年期间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时,我们可以看到新  相似文献   

11.
一、印度尼西亚经济的现状 (一) 经济概况印度尼西亚经济用迅速采取印尼盾贬值等措施似乎渡过了由于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所导致的原油减产后的危机,现在正处于第四个经济建设五年计划(1984——1988年度)的第一个年度(1984年度),1984年度,印度尼西亚取得了高于该开发计划期间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计划指标(5%)的5.8%经济增长率。但是,其后由于受到原  相似文献   

12.
“计划”的特点不久前,越南共产党举行了一再拖延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重要议程之一是讨论和通过1981——1985年越南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三、五”计划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彻底破产,1981年经济仍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拟定的,它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泰国自1961年开始实施第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以来,至今已顺利走完了七个历程。从1997年财政年度(即从1996年10月1日起)开始,泰国实施第八个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1997—2001年)。这是一个跨世纪的经社发展计划,如何制订和实施这一计划,对泰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东盟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政治、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系于1967年8月由在曼谷召开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五国外长会议倡议建立的。到今年(指1982年—译者)已经十五周年了。在这十五年的期间内,东盟虽然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但它的五个成员国已经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并使东南亚地区的纠纷缓和到极小限度。现在,东盟已经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组织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5.
越南经济革新十年总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党的六大堪称是历史的里程碑,标志着形成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模式的决定性转折。党的七大继续肯定并不断完善六大提出的革新路线。从1986年到1995年的两个五年计划中,经济革新事业开展并实行了十年,成效显著。仅在革新的头五年,即1986—1990年五年计划里,我们就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一些经济增长指标,五年间,社会总产值增长26.4%,年均增长4.8%;国民收入增长21%,年均增长3.9%。如果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幅度和与苏联、东欧各国发生变化时其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迅速下降相比较,我国经济在1986到1990年间的增长速度已经不低了。 更重要的是,到1990年,我们已经基本上废除了旧的经济管理机制,建立了横向型的新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转变是在东欧各国和苏联陷入全面危机之前,由于有了这一及时的转变,我们仍争取到了国际上的支援和帮助,为确保1986—1990年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是尼泊尔开始执行第七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1985—86年度至1990—91年度1)的第二年。综观这一年尼泊尔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说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基本矛盾又难以缓解。为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实现经济平衡发展,保证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尼泊尔政府制定了新的一系列政策,谓之“中期发展战略”。但是,由于尼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要在短期内克服目前的基本矛盾,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是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现正在实施1989—1993年的第五个五年计划。印度尼西亚希望通过这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达到苏哈托总统所称的“经济起飞阶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印度尼西亚正在设法更多地依靠私营部门来获得必要的资金,促进结构的变化以及提高生产率。这个战略变化包括实行一系列公共政策“改革计划”,其目的在于大大放宽对贸易和投资的管制,提高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效率,以及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份量。对于一个迄今为止仍然是高度集权和官僚主义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要彻底背离以往的习惯作法。但这也是风险很大的一个战略,很可能在经济起飞的航道上碰撞许多空中陷井。印度尼西亚自1967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在苏哈托执政的早期(1967—1972年),主要的目标是将苏加诺总统当权最后几年的经济崩溃恢复到正常状  相似文献   

18.
沙特员工本土化路漫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特雇用外籍劳工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是伴随石油开采产生的,可以说是其孪生兄弟。60年代,沙特外籍劳工不足10万人,占沙特国内劳动力不到10%,主要是石油企业中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入70年代特别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随着石油企业国有化和油价大幅度上扬,石油美元滚滚流入,由贫穷落后跃为世界富国行列的沙特,开始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1970—1975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如:1990—1995第五个五年计划投资总额为4981亿里亚尔合1328亿美元),展开大规模基础项目建设,对外籍劳工的需求随之迅猛增长,至90年代中期,在沙外籍人高达630余万,其中劳工480多万。  相似文献   

19.
到1987年6月30日为止的1986—87财政年度是巴基斯坦第六个五年计划(1983—84至1987—88)的第四年。1985年底,巴基斯坦宣布取消军法管制,建立以居内久总理为首的文官政府。这个财政年度又是执行居内久总理的社会、经济发展“五点纲领”的第一年。这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既反映五年计划的进展程度,亦反映为期四年的“五点纲领”的执行情况。总的讲,1986—87年度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是好的,同时也存在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现据巴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1992,(3)
一、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大纲所应规定的政策要点。 (1)宗旨。1992—1996年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宗旨是: ①持续、稳定地保持经济增长率。 ②合理地扩大居民收入和促进地区与农村经济的繁荣。 ③发展人类资源、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